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商丘睢阳的历史和考古发现 已阅:1416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睢(音suī 一声)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91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72万。商丘是商文化的古都,《左传》、《史记》、《周易》、《竹书纪年》等诸多经典文献都有明确记载。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宋襄公是宋国的第二十位国君,睢县城北湖襄陵现竖立有宋襄公像。如果评选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宋襄公当名登榜首。贬毁他的人,讥笑、嘲弄,说他愚蠢、顽固、迂腐,;褒扬的人,将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合作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今睢阳区考古发现。宋城东垣长近3公里,南垣长3.5公里,西垣长3公里,北垣长3公里(强),周长13公里,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据相关材料记载,当时人口约在10万人以上。由于历史上黄河一次次的泛滥,使原本10多米高的城墙,被黄土完全覆盖。现时在商丘市阏伯台西侧百多米,一块石刻铭牌安闲宁静,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国故城」字样。

据商丘市政府调查统计,1.13平方公里的商丘古城内城里,常住人口有3万人。这里还云集着21家行政事业单位,10家金融单位,15家企业,14所学校,4家医院,以及93条道路。当地人形容说,「古城虽小,人满为患,百业汇聚,五脏俱全」。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据《汉书•地理志下》,睢阳。故宋国,微子所封。禹贡盟诸泽在东北。《史记•货殖列传》: 陶、睢阳亦一都会也。

2010年年初,文物部门在睢阳区新城办事处十里铺村发现的一处古墓群,共出土铜器、陶器、石器等各类文物60余件。经专家认定,整个墓群是属于西汉时期的平民墓群,已有2000多年历史,包括21座墓坑。

隋开皇初梁郡废,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梁郡。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为归德军。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诏升为南京。

考古人员还在商丘找到大运河码头遗址。北宋时期的隋唐大运河宋州(今商丘)码头,北岸占地约24.5万平方米,南岸占地约24.8万平方米。现在挖掘的是北岸码头的一部分,约7800平方米。并有意联合大运河一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安史之乱」时,曾发生唐代死守睢阳殉难的忠臣张巡吃人事件,据称有「凡食三万口」之说。有人认为,此说殊不足信。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时代具代表性肖像画「睢阳五老图」画,内容是杜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这五位真宗至仁宗时期的官员。为首的宰相杜衍在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范仲淹等人实施的改革活动「庆历新政」里扮演改革派的后盾。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为州,属开封府。清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州为府,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民国2年(1913年)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

1999年,考古人员在商丘市睢阳区王坟乡夏营村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出土青石质墓志铭一盒,另有金头簪、金戒指等文物。志石记载墓主人是明武略将军千户马锐。

商丘市文物局、商丘市博物馆、睢阳区文物局的考古工作者还在对未来农业院内,发掘出一处明代古墓。古墓前有两个陶罐,棺顶盖有一片「镇棺」青瓦,棺下枕有青砖,青砖上有模糊的文字。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对金耳环,以此确定墓主人为女性。商丘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郑清森说,从该墓出土的器物上初步断定,此墓的年代应为明代弘治十五年以后

1997年6月1日国务院批覆,设立梁园区和雎阳区,雎阳区辖原商丘县的城关、郭村、李口、宋集4个镇和城北、路河、王坟、勒马、阎集、娄店、冯桥、高辛、坞墙、临马店、毛锢堆、包公庙1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目前下辖:李口镇、宋集镇、郭村镇和高辛镇;古宋乡、勒马乡、冯桥乡、路河乡、坞墙乡、阎集乡、娄店乡、临河店乡、毛堌堆乡和包公庙乡。所属乡镇原隶属于原商丘县。


作者:chinesemahan (2013/6/23 14:04:1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4,59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