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向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向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微子启裔“宋玉”考-3 已阅:1997 / 回复:0(楼主)

微子启裔“宋玉”考-3
宋玉对赋的卓绝贡献
宋玉的辞赋,开创一代赋体而承先启后,影响极大。文人骚客竞相模仿,热闹一度空前,影响至今。著名楚辞学者吴广平先生有个中肯的评价:“应当承认汉代虽以辞赋为文学代表样式,但产生的所有辞赋作家,似无一人从整体上超过宋玉;也无一人,像宋玉那样对后世产生那么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赋体。创立文体赋。在宋玉以前,未见以赋命名者,是宋玉开先河,给古老的华夏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文体。文体赋具有什么特征?即是注重文采,注重韵律,有问有答的一种散文化的文学体裁。具体为三段论式:起始段提问(散句)------中间段是主体段,答问(韵句)-------结尾段(散句)。开劈了大赋的先河,冲破了楚辞、诗经所原来有的韵文形式,也打破了先秦诸子说词的干涩隐晦,于是又韵又散,又问又答的全新模式的文体赋形成了。这种新文体,把一种干瘪的陈述变成对话,把一种假设表现得真实可触,增加了文章的动态感。随着空间、时间、事态的多向发展,使道理软化在生动描写中,激活读者思维,给人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来源有三:一是春秋到战国,群雄纷起,百家争鸣,纵横家游说各国,论道说理成为时髦风尚。如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所论所著皆议论问答式,有疑而问,有问而发。而且,发则振聋发聩,有气势,令人敬畏,多为治国安邦之作品;二是得到民间诗歌、巫傩歌舞的滋润,从《诗经》三百吸取营养;三是楚辞的分孽延伸,潜移默化,文体赋中段的句式,基本是从楚辞所特有的”兮”字句而演变成为该赋体的两种句型,即六言句和四言句。因此,文体赋是取三者所长,兼而有之,累经千百代而发展。时至今日,赋作再兴,宋玉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作用。以赋文曲谏。宋玉文赋设喻劝谏,曲线议政,微谏劝君,即曲谏。与屈原的诤言直谏不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屈原去后,宋玉排在笫一,说明他的成就最高,是继承屈学的最好弟子;再者,叙所作之赋大受嘉奖,文彩斐然;第三是说,他文多讽谏(曲谏)不直谏。比如他的《风赋》、《钓赋》、《讽赋》、《御赋》、《笛赋》,洋洋洒洒,由此及彼,由浅及深,由表及里。运用类比移用手法,用大量篇幅写它事,让听者沉入此中,关键时刻,作者笔锋一转,画龙点睛说彼,听者才猛然醒悟,原来不是这么浅显,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于是得到听者首肯。
特色。敝人认为有三点。一是敢侃大山。宋玉的赋是侃大山,善于吹牛的祖师爷,他拉开了游戏文学的序幕。其《大言赋》《小言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尽吹之能事,笔若悬河,神思八方,说东道西,侃天侃地,借物说事,天花乱坠,谁能与之仲伯?这样看来,宋玉是相声、小品、商人、政客、快乐大本营之类的祖师爷,他们应该到宋玉庙里去烧烧高香!
二是以小见大。描景写物叙事多从细微处入手,于细小之处见精神,笔笔细腻入微,引人品味;句句狂放似颠,令人陶醉。
三是创立美学。屈原追求美政,宋玉追求美学,这是他师徒写作手法的区别。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舞赋》《登徒子好色赋》都是中国早期美学文学的绝顶之作。这些文中对美的看法、美景美人的描写、事情的记叙、两性的描写,皆抒发得惟妙惟肖,挥发得淋漓尽致。为后来者的辞赋、诗词、小说、理论的美学延读,加足了底气。
宋玉的作品。传下来的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华。目前知道的有《九辩》《招魂》两篇辞;有《高唐赋》《神女赋》《大言赋》《小言赋》《风赋》《讽赋》《御赋》《钓赋》《笛赋》《舞赋》《高唐对》《对楚王问》《登徒子好色赋》等13篇赋。除此而外,《隋书·经籍志·小说类》在《燕丹子》一卷条目下的附记里说:“又《宋玉子》一卷、录一卷,楚大夫宋玉撰。”
参考文献:
1、姜书阁  宋玉及其辞赋考辩  先秦辞赋原论 齐鲁书社1983.
2、郭建勋  楚赋文体研究  中华书局 2007.
3、彭德    宋玉生平考            2007.
4、金吴广平  楚辞全解  岳麓书社2008.
5、荣权  百年宋玉综论   江汉论坛 2009.
——向胤道  2010年春于草园书屋2012夏再改冬三改

作者:向胤道 (2013/3/19 9:29:4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向氏论坛  执行时间:12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向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