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已阅:18614 / 回复:22(楼主)

<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柴道琳 柴有才 柴千军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8226;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8226;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8226;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8226;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35:50)   回复此贴
  回复: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第 1 楼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8226;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8226;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8226;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41:40)   回复此贴
  回复: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第 2 楼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淫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42:30)   回复此贴
  回复: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第 3 楼

姜太公后裔姓氏
姜(jiang) 吕(lu) 许(xu) 谢(xie) 纪(ji) 丘(qiu) 齐(qi) 强(qiang) 尚(shang) 封(feng) 左(zuo) 薄(bo) 赖(lai) 逄(pang) 申(shen) 向(xiang) 文(wen) 骆(luo) 充(chong) 连(lian) 国(guo) 饶(rao) 盖(ge) 丁(ding) 阚(kan) 易(yi) 崔(cui) 高(gao) 章(zhang) 贺(he) 柯(ke) 卢(lu) 井(jing) 富(fu) 栾(luan) 厉(li) 桓(huan) 景(jing) 柴(chai) 聂(nie) 查(zha) 庆(qing ) 焦(jiao) 梁丘(liang qiu) 望(wang) 戎(rong) 郦(li) 畅(chang) 谷(gu) 浦(pu) 移(yi) 麻(ma) 孝(xiao) 懿(yi) 灵晏(yan) 平(ping) 檀(tan) 闾(lv) 即(ji) 棠(tang) 竹(zhu) 淳于(chun yu) 东郭(dong guo) 太公(tai gong) 将具(jiang ju) 丁若(ding ruo) 乐利(yue li) 申屠(shen tu) 高堂(gao tang) 东宫(dong gong) 士强(shi qiang) 仲孙(zhong sun) 齐季(qi ji) 子襄(zi xiang) 子雅(zi ya) 公旗(gong qi) 子尾(zi wei) 子乾(zi qian) 子工(zi gong) 子夏(zi xia) 雍门(yong men) 闾邱(lv qiu) 卢蒲(lu pu) 卢门(lu men) 翰公(han gong) 公牛(gong niu) 公牵(gong qian) 臼季(jiu ji) 左丘(zuo qiu) 闾公(lv gong) 公纪(gong ji) 余丘(yu qiu) 车门(che men) 虞丘(yu qiu) 南郭(nan guo) 北郭(bei guo) 於陵(yu ling) 章仇(zhang qiu) 三苗(san miao) 汲(ji) 年(nian) 邱(qiu) 甫(fu) 芮(rui) 楂(zha) 。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43:35)   回复此贴
  回复: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第 4 楼

第二节 河北邢台柴氏渊源与历史辉煌


棘蒲侯柴武、开国任城侯柴诞和周世宗柴荣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有一通宋代“柴孝子墓碑”,碑铭曰:“古今姓纂,柴为姜姓,齐太公之子名高,孙奚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氏。”可见柴举乃柴姓之始,而高柴齐人,在濮阳做过卫国副宰相,后居太康,故太康为柴氏始发之地。


在之后的秦、汉、晋、唐、五代约一千四百年的漫长岁月里,载入史册的柴氏名人集中在河北省的冀南一带。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45:57)   回复此贴
  回复:平阳郡柴荣家族谱系 第 5 楼

柴武,河北栾城东柴村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今山东滕县南),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其封地在今赵县城,晋称棘蒲)”,曾与项羽决战垓下。斩与匈奴联合攻汉的韩王信于参合(一说是武子柴奇)。文帝4年率十万军大败并虏反叛的北齐王兴居。死于孝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葬于栾城寺下村西,曰柴武台。因墓台高且旷,古柏笼罩,花草丛生,“柴台晓雾”成为栾城一景。历代文人墨客多到这里游览吟诗。现台上正在建占地390亩的文化公园。


柴诞,河北邢台平乡人。据《平乡县志》记载,柴村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冀州刺史柴诞的故里。柴诞曾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士国,封广平。”死后葬于他的封地(今南和县)西任城村西。现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柴诞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昌盛不衰。据《柴村寺碑》所载,齐天统时有数十人为官,其中有:章武(今河北黄骅西南)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喷将军、柴柳舒州(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主簿、柴洪琥渤海(今河北南皮县)太守、柴神奴赵州(今河北省隆尧县旧城)主簿、柴养奴赵郡(时治所在广阿,今隆尧东旧城)太守、柴次州任县(今邢台市任县)令、柴路生易阳(故址在今邯郸)令、柴惠文柏仁(今隆尧县西部)令、柴道回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太守、柴宝香镇远将军、柴句龙广阿(今河北隆尧县旧城)令、柴善兴南和(今邢台市南和县)令、柴军文襄国(今邢台县)令、柴于无极(今河北省中部偏西)令、柴安熹平舒令、柴灵凤襄国(今邢台县)令、柴龙朝邯郸令、柴队生山羊太守、柴宝荣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太守、柴灵和隔县令、柴太和五原(今包头市西北)令、柴军仲上柱国、柴怀振冠军将军中散大夫、柴士和高平(今山东济宁市)令、柴世安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令、柴庆义阳(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柴由灌


  


弭侵将军、柴令和白马(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令、柴党世上乐太守、柴焦汉南和令、柴韩真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令、柴江郡主溥、柴加禄光州(今河南光山)都督、柴神宝清野将军、柴奴恒广州(今广州市)主薄、柴钟离乡豪都督、柴挥涯平阳和广平(河北省南部)二郡太守、柴世文郡功曹、柴周、柴秋淑、柴太兰、柴僧业、柴龙、柴散和柴赵显等,世称“柴半朝”(主要摘自柴璋骥《任城诸侯国、柴诞国王的历史记载》)。


柴绍,字嗣,晋州临汾人,推测其先祖于西晋时由邢州南和徙此。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巨鹿郡(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公。绍自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与赵州(时昭庆县今隆尧东部)李氏大族是世交,关系甚密,娶荥阳太守李渊第三女为妻(后被封为太平公主)。唐高祖李渊即位,拜绍左翊卫大将军,累进征讨,屡建奇功,进封霍国公,迁右骁卫大将军,华州刺史,镇军大将军,徙谯国(今安徽亳县)。卒,赠荆州都督,谥曰襄。


柴守礼,后周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山南村人(一说南和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妹归太祖为后。后无子,以守礼三子为子,是为世宗。守礼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第,以元舅礼之。


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一说邢州龙冈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6/27 18:47:0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2 每页5条 当前1/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96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