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清代两代治水能臣晏斯盛和晏倓?

    中华晏氏网 2019年12月22日 晏金洲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清代两代治水能臣晏斯盛和晏倓 

中华晏氏网  晏金洲 

   2019年12月21日

    高邮地处江淮之间,北有淮河,南有长江,常有水患之虞。明清时期高邮州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水运州城和漕运重镇。京杭大运河高邮段是古邗沟的一部分,明清时期漕运重要的中转州城。明清时期漕运史上出现明总督漕运三十年的平江伯陈瑄、康熙河道总督靳辅、乾隆漕运总督高晋等治河名臣,他们为明清漕运的畅通和京杭大运河大堤的安危立下汗马功劳,他们都不是担任高邮州范围的地方官员。然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是中国历代地方官吏遵循的政绩观。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朝廷任命担任高邮州州同的江西新喻县浒江人(今属上高县)晏倓,身为地方官,为治理高邮州的地方水患和兴修水利以积劳卒于官任知道的人就为数不多了。

一、同治《新喻县志》记载

    同治《新喻县志》记载卷之九宦业记载:“晏倓(1725-1771),号静轩,晏斯美子。乾隆庚午(即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乡大挑分发江南候补知县。总督高公晋以斯盛著有江南水利二卷问之对答如流,改补高邮州同,治河务蓄洩得宜。四十七岁卒于官,百姓闻之皆流涕。所著静轩近艺及诗草藏于家。”当我读到最后一句“卒于官,百姓闻之皆流涕。”时,我的心不禁突然一沉,深切地悲悯和感念这位倒在高邮土地上的清朝乾隆时期晏氏家族清正廉洁的官员代表。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朝代,大凡为人民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清官,不仅会影响到家族后人,而且当地的老百姓一般也会永远记住他。他出生地的家乡官员更是以此为荣耀,编撰地方志时一般也会单独列传载入县志、府志乃至省志。

    晏倓以民为重的为官准则和廉洁奉公的道德风范,是中华晏氏家族上自上古祖先齐相晏婴到北宋宰相晏殊,下至其伯父清朝山东、湖北巡抚、户部侍郎晏斯盛传承下来的晏氏家风家规家训规范。正是有了这种“身系家国、尽忠有责”精神的传递和观念的引导,晏氏后人寒窗苦读的传统和为国为民的努力从未改变,从而成就了一个个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官身留名的耕读之家和书香门第。

二、道光《高邮州志》记载

1、高邮州官制

    据道光《高邮州志》卷之六官制记载:国朝高邮州置知州一员从五品,岁支俸银八十两养廉银一千二百两(自雍正六年起),州同知一员从六品,岁支俸银六十两养廉银六十两(佐杂养廉自乾隆元年起)。扬州府管河通判一员驻劄高邮(自康熙三十一年始),正六品,岁支俸银六十两养廉银四百两。

道光《高邮州志》卷之八职官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州同知晏倓,新喻县举人。州同,清朝地方各州之副职。明朝称州同知,清沿置,改称州同,以别于各府之同知。无定员,从六品。与州判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水利诸事。

2、高邮州治水

    据道光《高邮州志》卷之二河渠记载:“高邮运河为南北孔道,西受湖水东入闸河。然治高邮河渠者不得仅言高邮,须通筹全河。全河关键北在清口,南在运河。清口为淮水经流会黄刷沙以趋海。运河为淮水支流,分淮水三分济运以入江,关系甚钜。而高邮受全河灌注,地又最洼,运河绕城而行,城南四壩鳞次栉比。运河不治则高邮先受重灾。故高邮河渠首重运河。”“自乾隆二年(1737年)大挑以后历今七十余年未挑,加以黄水灌注,河日淤日浅,堤日高日危。近因上游东西堤屡有漫口,又宝应运河湍激,开白田铺竹络,壩洩水入湖,上流掣,则下流缓,而沙愈停,故界首以南迄邮之境节节淤垫,涝则汛滥,旱先干涸,关系运道民生者亟亟也。”

三、新喻晏氏官宦世家——晏倓家世

1、父亲晏斯美

    同治《新喻县志》记载卷之十文艺晏斯美(晏斯盛弟)传记载:晏斯美,字守先,行炽一,号节菴。浒江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举人,以兄斯盛宦贵州七载,江南五年,迎养双亲,母以险远未行,遂不求仕进。左右就养,吟咏一室。著有《节菴诗草》,兼善书法,人获其数字皆宝之。子倓见宦业。

2、伯父晏斯盛

    晏斯盛(1689—1752), 字虞际,号一斋。新余浒江(今上高蒙山乡浒江村)人,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举乡试解元(第一名)。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改庶吉士。雍正戊申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后提督贵州学政,再补鸿胪寺少卿。乾隆丙辰特授安徽布政史,壬戍擢山东巡抚,癸亥三月调抚湖北,次年正月升户部侍郎。为官清正廉洁,深知“民以食为天”,故“生平宦辙,所至以士习农田,积贮为先”。备受百姓爱戴。著《梦蒙山房集》、《易经解》、《禹贡解》八卷等。《清史稿》有晏斯盛传。

3、祖父晏维旭

    晏维旭,字昇如,以子斯盛贵,诰封奉直大夫鸿胪寺少卿晋封通奉大夫安徽布政使湖北巡抚。再赠资政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从祀乡贤祠传见善士。同治《新喻县志》记载卷之十一善士记载了晏维旭。

3、曾祖晏世珍

    晏世珍,字以聘,以孙斯盛贵,赐赠奉直大夫鸿胪寺少卿,晋赠通奉大夫,安徽布政使湖北巡抚。

4、高祖晏延荣

    晏延荣,字坚白,以曾孙斯盛贵,赐赠通奉大夫、安徽布政使,赠湖北巡抚。

三、两代治水能臣

1、晏氏治水著作——《江北水利书》

    同治《新喻县志》记载卷之十三书目《江南水利二卷》、《江北水利书》晏斯盛撰。晏斯盛官至巡抚和户部侍郎。晏氏生平撰有诸多文论、奏疏、诗歌等,集为《楚蒙山房集》;另有《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禹贡解》八卷传世。在晏氏著作中,水利文献占有重要比重,以《江北水利书》最具代表性,学术研究的缺失与晏氏所存留的历史文献以及其本人应有的历史贡献明显错位。

2、《江北水利书》之价值

    晏斯盛一生为官多地,其在所任职地方,曾撰写了大量关于水利的文论,分析当地的水利形势,阐述其水利建设思想,并提出水利建设建议,人们较为熟知的有《水利备旱疏》、《饬查江北水利檄》、《河淮全势疏》、《复制府议农田水利书》、《黔中水道记》等。有学者朱玉菠和熊帝兵研究认为:“《江北水利书》二卷才是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水利专著,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晏氏在水利建设领域的代表之作。晏斯盛在水利方面颇有成就,这在其《楚蒙山房集》中有明显体现。客观地说,无论是著作规模还是学术价值,晏斯盛的 《江北水利书》都远在 《筑围说》、《筑圩图说》 之上。学者之所以尚未关注于此,这可能与 《江北水利书》 自身的流传和影响力有关, 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更主要的原因是 《江北水利书》 的价值尚没被完全揭示出来。因此,晏斯盛的政绩及其学术思想亟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晏氏为官较关注当地的社会问题,对赈灾备荒尤其用心 ,《清史稿》 赞日: “ 斯盛究心民事 ,屡陈救济民食诸疏。”同治 《新喻县志》也指 出了晏氏的这一为官特征: “ 宦辙所至,以士习、农 田、积蓄为先务,尤尽心于荒政 。”

2、晏倓治水卒官高邮

    据《清史稿》记载,晏斯盛于乾隆十年(1745年)到京任户部侍郎,因长期在外做官,八旬老母亲一直是其弟晏斯美奉养,不久以母老请终养回归老家江西新余。晏斯盛回籍后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乡试举行,其侄晏倓考中举人取得做官资格发江南候补知县。晏斯盛以所著《楚蒙山房集》示侄晏倓,告诫其为官清正廉洁,以及江南江北治水最重。晏倓乃认真研读《江南水利二卷》。两年后的乾隆十七年(1752年)晏斯盛方才去世。乾隆十八年(1753年),洪泽、高邮等地洪水泛滥成灾。晏倓在等待候补知县的几年时间里一直查阅历史治理水患资料以及江南各州县漕灌争水、建造闸门涵洞以及济运安全措施等。

    据道光《高邮州志》卷之六官制记载,顺治二年(1645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一百三十七年间,只有一次出现过一年更换三任州同,即乾隆三十五年(1770)初任赵南觐(诸暨县人,举人,升扬河通判)。

    根据《江苏省省通志稿》职官志第十六卷记载:赵南觐,浙江诸暨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举人。乾隆三十五年又五月江南淮安府桃源县题(署)知县(今宿迁市泗阳县),三个月即八月后任宝应县知县。不久升赵南觐由高邮州同,升为扬州管河通判(正六品)。  

    这一年高邮州同如同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地换。次任牟澜(奉天正白旗人,监生)。牟澜是满州贵族北方人官后代,大概不懂如何治理南方水患没满3个月就被替换了。

    继任牟澜的第三任晏倓,由清乾隆时期的治河名臣时任漕运总督高晋(1707-1778年)举荐,乾隆三十五年(1770)晏倓中举二十年后担任高邮州同知。

    高晋,字昭德,清朝大臣,他是乾隆朝著名河道总督、治河专家高斌之侄。据清袁枚著《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记载:“尹太保性宽厚,四督江南,民情贴服。继之者高公晋,亦得民心,然屡患河决。”  

高晋的叔父高斌(1683-1755年)与晏倓的伯父晏斯盛(1689-1752)同朝为官,且同为乾隆前期的朝廷重臣,都是当时的治水名家。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斌授江南河道总督。乾隆元年晏斯盛擢安徽布政使。因疏请河工抢修工段治理淮扬运河,免诸县民田洪湖泄水之患,乾隆皇帝命高斌会同大学士嵇曾筠、副总河刘永澄、安徽布政使晏斯盛、江苏巡抚邵基等详度会勘。

    乾隆三十五年(1770)11月8日,高晋为漕运总督。漕运总督高晋以晏斯盛著有《江南水利二卷》的内容察问晏倓,晏倓关于江南水利治理方面的问题对答如流,于是漕运总督高公晋决定晏倓由侯补知县改补高邮州同。晏倓在高邮州同任上,治理河务成绩斐然,高邮州运河湖水均蓄洩得宜。晏倓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十七岁病逝于高邮州治河工地,当地老百姓和家乡官员百姓听闻这件事后都非常难过并痛哭流涕。晏倓之后继任高邮州同桃源县人王椿年。

五、传统贵在传承

1、“让历史说话”才能走向未来

   强调“让历史说话”,正是要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传统贵在传承。晏倓正是其伯父晏斯盛为官清正、刚直、廉洁、奉公的晏子家风传承。

2、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中引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原文】: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据江西上高县浒江《晏氏宗谱》记载:晏倓(1725-1771),晏斯美次子,字又安,行庄十,号静轩,生于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辰时,卒年未记。娶鹄山店上大学生黄之健女,子二人:绳暄、绳景。女三人,长适高安任福建知县朱必考。根据同治新喻县志记载卒于官,四十七岁,应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无疑。

    屈指算来,晏倓“卒于官”已二百四十七年了,高邮是这位治水能吏好官生命旅程的最后一站。他在高邮仅仅不足一年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任官时间内,他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为自己写下了悲壮而凄美的人生总结,他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大字,为自己的官宦生涯作出了最完美的注解。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