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从范仲淹《江山第一楼记》领略晏殊宰相功业
- 中华晏氏网 2019年12月1日 晏金洲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从范仲淹《江山第一楼记》领略晏殊宰相功业
晏氏文化研究会 晏金洲
2019年12月1日
【前言】晏殊是东南晏氏五世祖,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出其门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历代传诵,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在此名作五年之前即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春二月,宋仁宗命参资政事范仲淹作《宋仁宗勅赐江山第一楼记》,宋仁宗御书飞白体“ 江山第一” 赐朝廷重臣检校太尉枢密使晏殊兴建的临川晏氏府邸,这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我们通过此文证明晏殊作为政治家对于北宋的文治武功,以及范仲淹的英雄文采!
一、《东南晏氏重修宗谱》
江西吉安发现的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孤本,是由北宋宰相晏殊的第八子晏几道主修,历经第八世祖南宋吏部尚书晏敦复,第十三世祖晏师吉,晏秀,二十三世祖南京户部给事中晏文辉,二十九世祖湖口县令晏成玉一共六次续修。《东南晏氏重修宗谱》把晏氏族人由北南迁江西等地的情况,世族的繁衍生活的状况,以及朝廷对临川晏氏先祖恩遇等等都作了详尽的记载,是十分珍贵的研究北宋、南宋、元、明、清历朝社会政治以及临川晏氏家族繁衍文化的原始历史档案资料。不仅是给晏氏家族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二、宋仁宗御书飞白体“ 江山第一”
晏殊是东南晏氏五世祖,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出其门下。范仲淹作于庆历六年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历代传诵,在此名作五年之前即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春二月,宋仁宗命参资政事范仲淹作《宋仁宗勅赐江山第一楼记》,宋仁宗御书飞白体“ 江山第一” 赐朝廷重检校太尉臣枢密使晏殊兴建的临川晏氏府邸,这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我们通过此文证明晏殊作为政治家对于北宋的文治武功,以及范仲淹的英雄文采!
图1 范仲淹文《宋仁宗勅赐江山第一楼记》
三、范仲淹作《宋仁宗勅赐江山第一楼记》
范仲淹作这篇记,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滕子京为什么约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了。《岳阳楼记》是滕子京于庆历五年约范仲淹写的,范仲淹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十五日写成。之前因范仲淹受仁宗皇帝之命写过《宋仁宗勅赐江山第一楼记》,滕子京是想提高岳阳楼的知名度而请的。由此可知这两篇记的历史价值。
全文内容如下:
庆历元年春二月,丞相臣晏殊得侍清闲之燕,论山川形胜。臣殊曰:“臣之居在大江之西,山有华蓋之高,水有临川之清,臣作楼其间览山川之胜。陛下悯臣余生丐骸骨归老焉,臣之至愿足矣!”上皇曰:“嘻!卿旧学之臣也!朕奚容靳?”乃飞白御书“江山第一”四字以赐之,勅参知政事臣范仲淹为之记。
臣仲淹再拜稽首而言曰:天下之名山大川众矣!岱嶽、衡山、洞庭、彭蠡之广,三峡、函关之奇,宜为“江山第一”而未有名之者。今皇上独取於临川之江山以第一名之,圣意於是乎有在矣!夫天地混元之气融结而为江为山,而江山之在天下者,其体同也。肤寸之山,山也,万仞之崇,亦山也;杯涓之水,水也,万顷之波,亦水也。其动静,其流行,其昭著,理无不同,宁有高卑广狭之计哉?人也者。天地混元之气会萃於一身,参立於天地之间,天下之物触悟乎心目莫非至理,故见夫江之动山之静而动静之体立,一动一静而至理存焉。至埋之存则夫天下之物孰有加于此哉?天下之物无以加则所谓岱嶽衡山何足为崇广哉?沂之水雩之风寻常之水与风也,而曾点氏浴焉咏焉,孔门一时高弟举不能及。若然则夫水也风也无有异也,特造悟有不同耳。临川之山水亦非异於他山水也,岂臣殊之所遇有不同耶?抑亦皇上想其山川之形胜人物之襟度而藉是以发之邪!若然则斯楼之作在於临川非第一也,人而身于江山至理之间,仰俛之顷洒然有得,彼此之间欲履造乎第一等之地矣,臣殊岂以此为夸玩之具?皇上亦岂偶然而名也哉?盖以臣殊高怀雅度奥学雄才,居相傅之尊严,为学者之矜式,至正而不厉,至明而不察,达事物之变而不屑于言,究天人之蕴而不滞於迹。克乎!其有容渊乎?其有道非山川磅礴扶舆清淑之气所钟能然欤?是则人蕴地之灵,地因人而胜,谓之“江山第一” ,孰曰不宜?洪惟圣聪,洞瞩海宇。臣殊登斯楼也,日睹宸翰天章齐荘恭敬如亲黼扆,如侍天颜正已以率人推仁而及物,使吴楚闽越之民咸被维新之化,岁乐丰登域跻仁寿而臣殊当宰相中第一人也。臣仲淹学识谫浅,不足发扬圣意,谨书此以复明诏云。
四、范仲淹十二世孙范时希作书记於后
明朝晏殊十三世孙仪(东南晏氏十八世)则重修江山第一楼记,时成化十五年(1479)已亥岁暮之吉文正十二世孙乡贡进士范时希书记於后。
图2 范仲淹十二世孙范时希作记
宋仁宗天圣间,晏元献以资政侍郎荐时希始祖大理寺丞,先公文正为秘阁理正,以谘政教之得失,备廊庙之选也。先公常以书上资政公,请仁皇统诸王於内宫,上皇太后圣寿以敦世子之义。请诏宰臣率百僚於前殿,上两宫圣寿以尽君臣之礼。及当时之急务尤多,故与资政公相知之深。先公及拜司谏等官,屡言朝政见忤,若职出之四方列郡不能久於其朝,晚年始参大政。而元献公以丞相归老,仁宗乃御书“江山第一” 四字名其故乡之楼。勅先公作记播扬其意,诚一代之盛事。今十八世仪则珍藏遗迹,彔於简册,重建一楼,揭以旧扁。士大夫多为之歌咏,以彰当时明良之盛。时希沗文正后裔筮仕进贤学谕,始得识荆于仪则以睹先公之作。所谓千载奇逢!非偶然也,抑何幸欤!故叙元献公与先公相知略节于斯册,併成近体一律以咏斯楼之胜!岂诗云哉?
江右楼台此最高,归田元献息贤劳。先公受勅为皇记,仁主题名染御毫。当代明良胥庆会,於今子姓沐余膏。云梯久頼先人造,接武青霄看凤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