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晏子治东阿”的历史镜鉴

    中华晏氏网 2018年2月6日 解放军报


 “晏子治东阿”的历史镜鉴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徐兵博

2017-09-04 11:440

《晏子春秋》和西汉刘向编著的《说苑·政理》,记载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同一则著名故事。结合起来看,事件概略如下:

齐景公派遣大夫晏子治理东阿。三年后,晏子“毁闻于国”(即他的坏名声传遍全国)。景公于是召晏子回来,当面训责并要严惩他。晏子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三年时间,并保证一定会“誉满全国”。果然,三年后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晏子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齐景公决定奖赏晏子,而晏子却婉言谢绝并请求辞职让贤。景公问起原因,晏子才向齐景公说起了自己的“困惑”和“不解”。

前面三年,他在东阿开辟交通,修筑道路,勤于地方行政,防遏盗贼,让淫邪放逸之人厌恶;他尚勤尚俭,奖励勤俭孝悌,处罚偷盗懒惰,让懒惰成性之人厌恶;他判决讼案,不避贵族强权,遭强权贵族厌恶(晏子把这些淫邪放逸、懒惰成性以及贵族强权的人称为“三邪”);而对于向他“求情办事”的齐景公身边的人,合法就答应,违法就拒绝,又得罪了景公“左右近侍”;他在侍奉公族贵戚时谨守礼节,不越礼犯分,因此也使贵人们对他不满(晏子把景公身边“左右近侍”和“公族贵戚”称为“二谗”)。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邪二谗”们就到处宣扬他的“恶名”,于是他便“毁闻于国”了。

而后面三年他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小心处理政务,不修道路,延缓建设;不奖励勤俭孝悌,也不处罚偷盗奸邪;判决讼案时尊重权贵们的意见,“三邪”们因此对他赞誉在外,齐景王的左右近侍有所请求他也一律答应。加重赋税却少纳国库,媚事君王左右,阿谀权贵,如此“二谗”们也在君王面前称颂他,他的善名美誉便传于“内外”。然而,前三年他秉公守礼治理东阿时,救济贫民,百姓无一受冻挨饿;后三年他的作为却使民无积贮,百姓食不果腹,原本应受奖赏的做法却使君王恼怒并欲加严惩;现今应被杀头的作为却受到君王的赏赐和祝贺。他实在“愚昧不明”其中道理,所以不能再治理东阿,并请求让位于贤者,也不敢接受君王的赏赐。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这段解释后恍然大悟,连忙请求晏子继续治理东阿,并允诺以后不再干预东阿事务。由此事,齐景公也知道了晏子的贤德,后来重用他辅佐国家大政,三年后齐国大兴。

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记》曾专门为他立传,记载了他出使楚国、不入狗洞、舌战群儒的著名故事。史载晏子在齐国为相期间,始终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仁政原则,先后辅政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近五十年,使齐国复兴了管仲时期建立的霸业。晏子的“善政之道”和“显赫声名”就连同时代的孔子也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太史公司马迁更是心仪晏子,声称假令和晏子生活于一个时代,愿意为他执鞭当马夫。可见晏子在当时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晏子治东阿”的故事警醒我们,如何确立共产党员的“名誉观”。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利用人的“好名之心”去克制“私利欲望”。共产党人也从来不讳言“名誉”,因为在共产党人看来,真正的“名誉”是人民群众对那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的最高评价和最大褒奖。因此,真正优秀的党员干部都把“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看成是衡量自己为政得失的重要标准。在这一点上,古圣孟子的一段论述颇耐人寻味。孟子认为,考察一个官员,君王“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那么什么才是最可信赖的呢?孟子认为,是“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即不但老百姓都说他好,还必须亲自下去调查研究,发现这个人确实名副其实,才可相信。

我们最后还要明白,在古代,晏子可以牺牲东阿百姓三年的“幸福生活”来体现“政绩”和“声誉”,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中,这个周期未免过于长了些。我们唯有从晏子治东阿的历史镜鉴中,深刻明白善政为民、谋利为民、取信于民的为官之道,从而真正营造出一片“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局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