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晏子与孔子
- 中华晏氏网 2014年6月4日 晏金洲
晏子与孔子
◆岳德成
(来源:今日高密数字报刊http://www.wfnews.com.cn/epaper/gaominews/html/2011-08/09/content_234154.htm)
引言
笔者欲对高密历史名人“高密三贤”之晏子做一些介绍和解读,为吸引大家眼球,把中国人气指数最高的历史人物―――大红大紫的孔子找来,对比着一块说说。
之所以将孔子拉来和晏子一块说,一是因为晏子和孔子虽然差了点年纪,且不是一个国家,但他们毕竟是同时代人,而且是同时代的名人―――都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有可比性;二是他们两人之间还有一些交往和纠葛,便于找到放在一起说的话题。
一、晏子和孔子的生平事迹
先说晏子。
晏子,姓晏,名婴,字仲,死后得到平的谥号,谥号相当于现在的荣誉称号,因此,历史上习惯于称其为平仲。春秋后期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晏子的出生地据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记载为“莱之夷维人也”,即现在的高密人。晏子的出生年,史料无明确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明确记载他卒于公元前500年,在他父亲晏弱公元前556年去世时,他30岁左右,他继承父职出任齐国大夫。
史料上对晏子的言行事迹有明确记载是从他父亲公元前556年去世,他遵循古礼为他父亲举丧开始的。据史料记载,晏子长得很矮小,身高六尺,据考证,当时的一尺仅相当于现在的21厘米,六尺若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约也就一米三左右,个子确实矮小了点。晏子个子虽矮,却是当时名重天下的风云人物,他先后辅佐了齐国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在齐国政坛纵横捭阖50余年,成为当时齐国名副其实的国之干城。当然,晏子在长达50余年的仕途生涯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虽然说不上几上几下,但也沉沉浮浮波折不断。
再说孔子。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远祖原是宋国的王室公卿,孔子的曾祖父为躲避宫廷内乱,居家迁移到鲁国陬邑这个地方,从此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名低级武官,武功高超且作战勇敢,在他64岁时娶了20岁的颜征在,相传颜征在婚后就到住家附近的尼丘山去祈祷,然后就怀了孔子。因孔子是祈祷尼丘山而得,故取名孔丘。又因在家里男孩中排行第二,因此,他的字叫“仲尼”,仲,就是第二的意思。
孔子3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孔子生长在出了名的礼仪之邦鲁国,对他后来的人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家境虽然贫困,但志向远大,15岁时就“志于学”,发愤苦读,到20岁时就以“博学好礼”而闻名鲁国。
孔子不但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而且还继承了他父亲高大英武的相貌,长的身高九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以上。孔子满腹经纶,成人后一直想进入仕途政界大展身手,有所作为,但由于家庭背景贫寒和没有权势人物举荐,投靠无门,难于进入仕途,在“三十而立”之年,只好另辟蹊径,发挥自己博学多才的优势,在家办起了学校,授徒讲学,开了我国私学的先河。
公元前501年,被鲁国国君鲁定公委任为“中都宰”,第二年就提拔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的鲁国司空,不久,又升任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加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再加司法部部长的鲁国司寇。因仕途不顺,四年后,孔子带着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几位亲信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晚年的孔子专注于文献整理和讲学授徒,先后编订了《诗》、《书》、《礼》、《乐》,为《周易》撰写了序言,编著了记载鲁国历史的《春秋》,于公元前479年病逝,享年73岁。
二、晏子与孔子的交往
从晏子和孔子的生平资料可以看出,晏子比孔子大约年长30多岁,并且一个是齐国人,一个是鲁国人,但由于他们都是当时诸侯国之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他们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交往。
据现有史料记载,晏子与孔子有确切记录的交往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22年,那一年身任齐国国相的晏子陪同国君到鲁国访问,并顺便拜访了时年30岁在鲁国已小有名气的孔子。当时,孔子刚刚开始在家收徒讲学。齐景公在拜访孔子时,问孔子秦国的国君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天下?孔子回答齐景公说:秦穆公之所以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是秦国“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意思是秦国虽小而志大,地虽僻而善用人。齐景公又问:“怎见得他善用人呢?”孔子就向齐景公列举了秦穆公如何用五张羊皮赎回陪嫁奴隶百里奚,对百里委以重任,授以国政,言听计从,遂霸诸侯的事例。孔子的见解和观点获得了齐景公的认可和赏识。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517年,也就是晏子陪同齐景公在鲁国拜访孔子五年之后,在这一次交往过程中晏子与孔子发生了一些戏剧性冲突。这一年按照鲁国纪年是鲁昭公25年,按照齐国纪年是齐景公31年。这一年鲁国国君鲁昭公与把持国政的国卿权臣季平子产生矛盾和冲突,鲁昭公率领军队攻打季孙氏的城邑,不料兵败。兵败后,鲁昭公在鲁国难以立足,被迫逃往齐国。正在家聚徒讲学的孔子追随鲁昭公来到了齐国。
孔子这次到齐国寻求仕途很是花了一些心思,孔子到齐国拜见了在齐国避难的鲁昭公后,就投奔到齐国国卿权臣高昭子家中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借高昭子的门路以便晋见到齐国国君齐景公。孔子晋见齐景公的目的有二:一是劝说齐景公帮助鲁昭公复国,鲁昭公一旦复国,那他就是鲁昭公重归君位的功臣,这就为他回鲁国进入仕途铺平了道路;二是期望得到齐景公的重用,在齐国能有一番作为。期间,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做好铺垫,还做了一回秀。在见到齐景公之前,他先是拜访了负责音乐艺术的大臣齐国太师,虚心向齐国太师请教有关古代音乐艺术的问题,获得齐国太师的好感。孔子的作秀很快就达到了预期目的,很多齐国人知道了孔子在齐国专心学习齐国古乐的故事。
齐景公听说孔子到齐国来了,就召见了他。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意思是说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关键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不能乱。再就是为政要注意节制,要节省财物,不要奢侈。当时正为执政大权旁落到世卿权臣手中而忧心忡忡的齐景公感到孔子的见解很正确,很符合齐国的国情和实际,觉得孔子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打算重用他,并准备把一块叫“尼”的地方封赏给他。
就在孔子踌躇满志准备步入齐国政坛时,谁知平地起波澜,使他的如意打算很快化为泡影。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孔子到齐国后,一直没有去拜访名重齐国的国相晏子。一天,齐景公在召见孔子时问他,你到齐国来怎么不去拜访我的国相晏子呢?孔子回答说:自己不愿意见晏子的原因是晏子到现在已先后侍奉了三代国君,并且他对每一个国君都很顺从。言下之意是怀疑晏子这个人不坚持原则,在侍奉国君和为政时有曲意逢迎国君之嫌,是一个不能坚持真理和没有主见的人。这话传到晏子耳朵里,晏子反驳说:“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又说“婴闻之,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事一君。”意思就是说,我晏婴家族世代做齐国的臣民,若是没有做人的操守和原则,不明白是非,那还能在齐国立足吗?再说,人只要保有忠君爱民之心,就会得到天下人的信任,并愿意听从你的使用;若不忠君爱民,强暴不法,那你就连一个人也使唤不动。只要一心一意忠君爱国,那么你就是侍奉一百个国君也没问题,但若是你三心二意不坚持为人做臣的原则和操守,那么,你就连一个国君也侍奉不好。
孔子得知晏子的这些言论后,知道自己评价晏子的言论有失检点,想尽办法补救,挽回一些影响,于是他又说了一些称赞晏子的话,称赞晏子:“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并告诫跟随他身边的弟子们说:“小子识之!晏子以一心事百君者也。”就是说,晚生小辈们你们一定记着,晏婴老前辈是世上少有的坚持自己做人信念可以侍奉多位君主的人!
但不管如何还是给孔子进入齐国政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当齐景公就打算重用孔子一事征求晏子的意见时,受到了晏子的阻拦和反对。晏子反对齐景公重用孔子的理由主要有四条:一是孔子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他提出那些治国主张和政见,华而不实;二是孔子主张用声乐来教化治理民众,而声乐只会使得民众懈怠奢侈,难以用来教化驯服民众;三是孔子崇尚厚葬,而崇尚厚葬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搞得民穷国贫;四是孔子提倡繁琐尊卑上下的礼仪,这些礼仪浪费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难以学会,因此不是驯化和引导民众的好办法。齐景公听从了晏子的意见,放弃了重用孔子的念头。
当孔子再一次见到齐景公时,齐景公委婉地告诉他,我很欣赏你,你若留在齐国我会厚待你,但却不能重用你。孔子一听知道自己在齐国没戏了,加之这时齐国已派军队从齐鲁国界处攻占了鲁国的一个城邑,作为安置流亡到齐国的鲁昭公的食邑之地,鲁昭公乐的在那里吃喝玩乐颐养天年,复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孔子只好带着他的弟子黯然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晏子与孔子的第三次交往发生在公元前500年,这一年是孔子一生中在官场仕途风头正健的一年。这一年,他先由中都宰升迁为小司空,又由小司空升为大司寇,摄相事。期间,齐国和鲁国打算在现在我省莱芜市一个叫“夹谷”的地方,两国国君举行一次会盟谈判。孔子以大司寇身份陪同鲁定公参加会盟仪式。孔子在参加会盟前提出“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为防止齐国在会盟时搞小动作,发动突然袭击,他事先调度军队,对会盟期间保护鲁国国君的安全工作和防止齐国发动突然袭击做了充分的准备。果然不出孔子所料,齐国制定了趁会盟之机劫持鲁定公的阴谋计划。据说晏子也参加了这次会盟仪式,但由于他年事已高,他作为齐国德高望重的国相只是陪同齐景公参加会盟的相礼仪式,没有参加具体的会务准备和活动,更没参入借机劫持鲁定公的阴谋制定。笔者这样认为不是为晏子讳言或开脱什么,而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从有关记载这次“夹谷会盟”的历史资料来看,主持这次会盟仪式的鲁国方面的主持人是孔子,齐国方面的主持人是上大夫,有关史料上只是说晏子参加了这次会盟却没有记述他的任何言行。我们推测一下此时的晏子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参加会盟仪式只不过是名誉席位罢了,像现在我们搞一些活动时请一些德高望重的领导或名人出席仪式基本一个性质。二是从“夹谷会盟”回国后,晏子劝说齐景公为表示齐国对鲁国友好的诚意,巩固会盟成果,主动归还一些过去齐国侵占的鲁国的土地一事,亦可说明晏子没有与闻会盟期间劫持鲁定公的阴谋活动。在这次会盟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孔子的才干,机智果断地及时揭穿和粉碎了齐国欲在会盟期间劫持鲁定公的阴谋,迫使齐国国君签订了会盟条约。
“夹谷会盟”之后,晏子不久就病逝了,孔子却进入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夹谷会盟不但挫败了齐国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而且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进一步得到了鲁国国君的信任和重用。为增强鲁国国力和国君权威,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现存社会弊端的政治主张,这既引起了那些既得利益者豪门望族的不满,也引起了紧邻之国―――齐国的恐慌,他们怕鲁国实行孔子的政治主张后,变得国富兵强,给他们带来潜在的威胁。于是齐国就采用与鲁国的孔子敌对势力联手的方法使孔子的治国主张难以实施。一方面由齐国给鲁国国君呈献来大批的美女、骏马,一方面由鲁国的那些公卿诱导鲁国国君沉湎声色犬马之中,不思进取,无心国政,并渐渐疏远了孔子,使孔子失去了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舞台,诸多改革“新政”只得半途而废。
晏子与孔子的共同与不同
在很多人的心目意念中,晏子与孔子似乎是两个相去甚远的历史人物,一个是能言善辩、足谋多智、娴于外交辞令的智慧人物,一个是文质彬彬、道貌岸然的圣人形象,难以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其实不然,如果你把晏子和孔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你就会发现晏子与孔子虽然有许多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
先说共同的地方。
他们在自己国家甚至在其他诸侯国都是名重天下的风云人物。晏子在齐国政坛从政执政长达50余年,先后辅佐三代国君,成为那个动荡时代绝无仅有的政坛“常青树”;孔子首创私学,开一代风气之先。从他们的生平事迹看,晏子在齐国国势江河日下,外有秦、晋之患,内有国君平庸昏聩之忧的形势下,凭借着自己直言敢谏的崇高品格、识时达变的政治智慧、不辱使命的外交才能和节俭清廉的道德情操,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各诸侯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也为他本人赢得了在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齐名并称的声誉。孔子则在首创私学和整理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孔子虽然一生主要从事聚徒讲学、整理文化典籍的教育工作,仅有短短四年多的从政时间,但在这短短四年中他协助鲁国国君大刀阔斧地改革社会弊端,励精图治,使鲁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尽管他们不属于一个国家,晏子的年纪也比孔子大一些,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差异,但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济世救民的政治情怀和远大抱负,都有着关心百姓疾苦,反对统治者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的社会主张,在从政过程中都提出和坚持了以民为本、以礼治国的从政理念和治国思想。此外,他们都具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能,是当世博学多才之士,德高望重之人。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齐国国都临淄,不管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动乱事件或出现了什么样的动乱、灾难的流言谣传,只要大家看到晏子还在国都住着,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有了主心骨,神闲气定的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民望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再说孔子,他在鲁国政坛难有作为不得志的情势下,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带领弟子门徒周游列国十数年,期间虽然受到一些困厄、嘲笑和难堪,但总体上还是受到了各个国君的隆重礼遇,在那竞强争霸、弱肉强食、战乱不止、国无宁日的春秋末期,若是没有巨大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孔子带着一大帮子门徒在周游列国期间别说受到各国的隆重礼遇和丰厚供养,恐怕连解决吃饭问题都是难以想象的。
再从他们两国国君得知他们死讯时的反响看,他们的去世,都像巨星陨落般使他们的国君疼惜不已,受到了哀荣备极的礼遇。据史料记载,晏子病逝时,齐国国君齐景公正在外地巡游,听到晏子病危的消息后,就立即催促随从驾车往回赶。在往回赶的路上,心急如火的齐景公方寸大乱,嫌马车跑的太慢,就跳下马车自己跑,当他发现自己并没有马车跑得快时,他又回到车上,回到车上后,他又觉着马车跑得慢,就又跳下马车自己跑,先后上来下去的反复了四次。就这样他边跑边哭的奔到晏子家。当他得知晏子已经离世时,就一下子扑在晏子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边哭边诉说自己的疼惜之情。对齐景公的悲痛之言《晏子春秋》是这样记载的:“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逸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意思是说:晏老先生在辅佐我期间,不分白天黑夜的规劝我,连细小的过失也不放过,我尚且沉迷于淫乐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于和百姓们积下了深重的怨恨。现在上天降临大祸于齐国,没想到灾祸没有降临到我的头上却降临于先生,大概齐国的江山社稷亡覆的危险快来了吧,今后国家出现了重大灾难事变,百姓将向谁去诉说求助哪?!由此可见晏子在齐景公心目中的分量。像晏子一样,孔子的去世也使他的国君鲁哀公疼惜不已。据《春秋左传》和《史记》记载,鲁国国君鲁哀公听到孔子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立即写了一篇悼词,悼词是这样写的:“天不吊,不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意思是说:上天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使他扔下我,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君位上,我多么的孤独而又悲伤。悲伤啊,尼父啊,我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了向你这样可以请教的长者和学习的榜样了!
晏子与孔子都有记载他们言行事迹的著作书籍流传后世,《晏子春秋》记载了晏子的言行事迹,《论语》则记载了孔子的言行事迹。他们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并对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应归功于这些著作的和流传,正是这些著作奠定了他们在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晏子春秋》相传为晏子的门徒后人所编撰。全书共8卷,由记述晏子言行轶事的200多个短篇故事组成。主要讲述了人们所熟知的“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晏子治阿”、“踊贵履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通过这些情节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不仅展现了晏子直言敢谏、能言善辩,足谋多智的智者形象和政治家风采,而且通过这些故事使人们深切了解和感受到晏子重民爱民主张减轻刑罚,反对统治者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的政治主张,以及生活节俭,清正廉洁,富贵后仍居陋室,不贪女色不易老妻高贵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同样,《论语》也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门徒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492章,在书中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记载和仪态形象的传神刻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成为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特别是科举士子的必读之书。
晏子和孔子都受到《史记》作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并表示了对他们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在记述晏子的事迹后感慨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意思是说:假若晏子还活在世上,我最向往的一件事情就是能为他执鞭驾马赶车了。同样,司马迁也对孔子予以高度评价,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赞扬孔子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意思是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了孔子的书,推想到他的为人。我到了鲁国,参观了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看到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在世时荣光无比,但死后销声匿迹了。而孔子作为一个平民,传了十几代直至现在,读书的人都还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再说说晏子与孔子的不同。
晏子和孔子虽然都出身在身世并不显赫的士大夫之家,但他们青少年的生活际遇是不同的。晏子父亲去世时,晏子已经成人,并承袭父职做了齐国大夫,几乎没遭受过生活的艰辛磨难。而孔子由于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相当贫寒,故他开始踏进社会时只能从事吹鼓手、为公卿家管理仓库、牛羊等在人们眼里比较低贱的职业。尽管他们都热衷于政治仕途,都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济世救民的政治情怀和远大抱负,都有着关心百姓民众疾苦,反对统治者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的社会主张,但他们的仕途道路和作为却有很大的差距。晏子从政达50多年,一生的主要作为在政治,在官场,虽然在从政仕途中,也有波折,但总体来说,做的顺风顺水。特别是在辅佐齐景公的40多年间,得到齐景公的极大信任,使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得以实施,不但维护了齐国在当时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尊严,而且也成就了晏子杰出思想家、政治家的声望。相比晏子,孔子虽然也有着不凡的政治抱负和才干,并且一生中一直在寻求着能够实现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机会,但他的官运实在太差了,除在五十多岁时才得到短短4年的从政机会外,在政治上一直不被重用,在仕途上难以得意,由于从政时间太短,因此在政治上难有过大的作为。倒是他为解决谋生问题而不经意间做出的一项创业行为―――聚徒讲学,开办私学,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地位,并以其开创儒家学派、整理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卓越功勋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分享按钮>>包公清廉的底气从何而来:年薪超过两千八百万
>>【赵氏网新闻】赵炎召老先生的建设(赵氏宗祠)每日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