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晏殊家世中的几个问题

    中华晏氏网 2014年5月3日 晏金洲


晏殊家世中的几个问题

 

杨安邦 ( 东华理工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摘 要:晏殊家世中诸子的生卒年和晏殊第五子晏知止的改名情况,有关典籍、史料及论著均未详明。文章 根据晏殊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及有关资料,对晏殊家世中这二个问题作出考述。
关键词:《东南晏氏重修宗谱》;晏殊;诸子生卒年;晏知止;改名原因

 

北宋名相、著名词人晏殊家世中诸子情况,史传几无记载。《宋史 ·晏殊传》中只列举知止一人,且言辞极略¨[1]。欧阳修所撰《晏元献公神道碑铭》列出晏殊八子二女 ,但于生卒年亦未涉及 [2]。近人 夏承焘先生编写的《二晏年谱》,对于其生卒年均是推算而定 [3]。其他有关晏殊家世的专文,均未对其诸子生卒年作出确考[4] 。涂木水先生《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一文[5],引晏殊故里的宗谱《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对晏殊第八子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作出确考 ,解决了文学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但于晏殊其他子女情况未予涉及。 
最近,笔者到“二晏”的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原江西省临川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划入进贤县),查 阅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该谱“临川沙河世系”中,对晏殊诸子与配偶的生卒年及有关情况均有明确的记载。本文现根据该宗谱及有关资料,就晏殊诸子生卒年及仕履情况与其第五子晏知止的改名情况,作一详述。

1 晏殊诸子与配偶的生卒年及仕履等情况
据宗谱载 ,晏殊生有九子六女 。现分述如下 :
长子居厚:字德茂。官大理评事,赠太寺丞。宋祥符丙辰 十月初八日生 ,景佑丙子 三月十五日 殁 ,年二十一岁。景格甲戌随侍毫州作 《瑞麦赋》, 时年十九岁。娶李氏,丞相李昉之女,封夫人,祥符甲寅五月初二酉时生,至和乙未九月初一戌时殁,同葬本都祖山。生有一女,适中散大夫王力。

按:晏居厚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即公元 1016年,卒于宋仁宗景柘三年,即 1036年,享年二十一岁。
次子成裕:字仲容。赐进士出身,官尚书屯田员外郎。天禧己未三月生,元丰癸亥四月殁,享年六十五岁。娶李氏,封淑人,天禧辛酉正月初三生,康定庚辰七月十一戌时殁。再娶章师皋公之,封淑人,天圣癸亥十月生,元丰癸亥三月殁,俱葬祖山。
生子六 :靖、璋、琦、绅、宜、齐;女一:适朝奉郎王汝弼。
按:晏成裕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即 1019年, 卒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即 1083年,享年六十五岁。
三子全节:字介夫。出继三叔晏颖为后。官大理评事。天圣癸亥四月生,元丰乙丑四月殁。娶陈氏,封孺人 ,天圣丁卯八月初一辰时生,元佑丁卯六月殁,葬本里祖山。生子二:恺、悌。
按:晏全节生于宋仁宗天圣元年,即 1023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即 1085年,享年六十三岁。
四子宣礼:字君仪,一作均仪,官通议大夫。天 圣乙丑六月初三日生,熙宁甲寅四月卒,享年五十岁。娶康氏,封夫人,天圣戊辰四月生,庆历丁亥三 月殁。继娶王氏,王库部之女,天圣己巳八月初一酉时生,熙宁丙辰十月初一酉时殁,俱葬本都王家山。生子三:藻、邕、泾;女三:长适朝议郎王,次适内殿崇班许,三适宣议郎李考颖。
按:晏宣礼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即 1025年,卒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即 1074年,享年五十岁。
五子崇让:字善处。后改名知止。中皇佑元年冯京榜试 ,官鸿胪寺卿,赐正议大夫。天圣丁卯五月初二生,熙宁丁巳九月殁。娶集院尉保月之女,封夫人 ,天圣己巳二月十一酉时生,元桔丁卯四月初一午时殁,俱葬祖山。生子六:昙、晖、时、晐、耆、杲;女五:长适内殿崇班夏,次适宣德郎田,三早逝,四适左侍禁,幼失记。
按:晏崇让生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即 102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即1077年。享年五十一岁。
六子铭远:字达夫。熙宁癸丑官户部员外郎。天圣庚午七月十二卯时生,熙宁癸丑八月殁,享年四十四岁。娶驾部李稷之女,封宜人,天圣庚午三月十一戌时生 ,殁葬失考。生子七:晞、瑞、瑜、丕、昕、喧、曾;女四:长适奉议郎张义,次适承事郎王仲磷,三适宗子士极,四适进士张济。
按 :晏铭远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即 1030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即 1073年,享年四十四岁。
七子祗德 :字严甫。官判太平州,赠朝议大夫。景佑甲戌十月初二生,崇宁乙酉年殁,享年七十二岁。娶韩氏,兵部韩宗彦之女,封恭人,景禧丙子三月生 ,殁失考。再娶张氏,侍禁张熙之女,封恭人,生殁失考。三娶张氏,大理丞张涣之女,封恭人,生殁失考。生子三:充、廉、庠;女一:适进士宋明。
按 :晏祗德生于宋仁宗景佑一年,即 1034年,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 ,即 1105年 ,享年七十二岁。
八子几道 :字叔原,号小山。以父仕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提举西京崇福观,赐宣奉大夫。有《小山词》行世。宝元戊寅四月二十三辰时生,大观庚寅九月殁 ,寿七十三岁。娶王氏,三司使王靖之女,封夫人,康定辛巳三月初一生,殁失考,俱葬祖山。生子二:溥、澄 ;女三:长适宣德曹汉,次、幼失记。
按 :晏几 道生于宋仁宗宝元元年 ,即 1038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即 1010年,享年七十三岁。宗谱还对晏几道仕履、为人、家室葬地和词赋等均作有载述。
九子传正:字彦世,号腥山。官太常寺卿,知扬州,赠宝文阁学士、户部尚书。庆历辛巳年二月生,元符己卯年三月殁,寿五十九。娶张氏,将作监簿张杰之女,封夫人,庆历癸未二月生,殁失记,同葬祖山。生子二:诜 、谌。
按:晏传正生于宋仁宗庆历元年,即 1041年卒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即 1099年,享年五十九岁。 

2 晏殊第五子晏知止改名原因
晏殊第五子晏知止,为晏殊诸子中之最显达者,但宋代典籍和方志史料对晏知止的载述甚少, 历来关于晏知止的改名原因与排行亦众说纷纭。 
《宋史》仅在晏殊传后列举知止一人,且言辞极略:“子知止,为朝请大夫。”¨ 欧阳修《晏元献公神道碑铭》列述晏殊八子,以崇让为第四子,未述知止其人 [1]。至于崇让因何故改名知止,《宋史》和欧阳修《晏元献公神道碑铭》均语焉未详。晏殊家乡《临川县志》卷二十之《选举》有载述道:“皇佑元年己丑,冯京榜,晏崇让,殊子,改名知崇,朝请大夫。” (清同治版《临川县志》)近人宛敏灏先生推测:《宋史》所称者崇让,后曾改名,疑惟“止”、“崇”二字互异,他说:“《临川县志 ·选举》,晏崇让以皇佑元年己丑冯京榜中进士,名下注云‘殊子,改名知崇,朝请大夫。’知崇疑知止之误 ,即同叔四子崇让也。”[3][257]夏承焘先生《二晏年谱》赞同此说,亦谓“知止与让,字义亦相应。宛君说是也。”[3][257]‘他考证晏知止于神宗朝元丰元年为吴郡太守,对晏知止之文采赞叹不已:“同叔子能以文学承家者,叔原之外有崇让。崇让后改名知止,字处善,尝刊《李太白集 》.《元 丰 类 稿 ·类 要 序》,乃 为 知 止作。”[3][264]1987年钟陵先生《二晏家世事迹补辨》 专文,亦认为宛、夏二先生所说有理,然于其改名原因亦未能确指 。近年涂木水先生《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专文对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作出确考,但对 于晏殊第五子晏崇让改名之 因仍未涉及 。 
晏知止在宋神宗元丰年知苏州期间,曾刊行了《李翰林诗集》(即《李太白集》),使李诗复显于世。集中有信安毛渐题云 : 
临川晏公知止字处善 ,守苏之明年,政成暇日,出李翰林诗以授以渐曰:“白之诗历世浸 
久,所传之集,实多讹缺。予得此本,最为完善,将欲镂版,以广其传。”渐窃谓李诗为人所尚,以宋公编类之勤,而曾公考次之详,世虽甚 好 ,不可得而悉见。今晏公又能镂版以传,使李诗复显于世,实三公相与成始而成终也。元丰三年夏四月,信安毛渐校正谨题。[7][1482] 
南丰曾巩先生《类要序》称:“公之子知止,能守其家者也。以书属余序。”[8][170]并在《李白诗集后序》中述道: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 
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 ,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8][157] 。 
据上所述可知,晏知止在唐代大诗人李白之诗集讹缺不传的宋代 ,依据北宋宋敏求的重新编辑和曾巩的编年排次,最终镂版刊行,传于后世。仅就此举 ,即见晏知止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功莫大焉。

但是 ,晏崇让因何故改名知止,其排行如何,晏殊故里的族谱《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晏崇让项下 ,记载了晏崇让中宋仁宗皇佑元年冯京榜试 ,任鸿胪寺卿,赐正议大夫。对众说纷纭的晏崇让改名原因作出明确的记载:
晏崇让 ,字善处,行十,避濮郎讳改名知止 。
濮王为宋英宗 的生父赵允让,是宋真宗的侄子,宋太宗的孙子 。当年,宋真宗的太子赵佑夭折以后 ,曾经将赵允让迎人宫中抚养,打算立为皇子, 后来仁宗赵祯出生了,才将他送还府邸。赵允让于嘉佑四年(1059)病逝,追封为濮王。宋仁宗无子, 晚年立濮王之 子赵曙为皇子,赵曙于治平甲辰年 (1064)继位(即英宗)。由于宋英宗是由“濮王”赵 允让过继给仁宗做儿子的,而赵允让又是在儿子过 继之前死去,所以后来宋英宗即位后,朝廷还曾发生过一场热闹非凡的“濮议”,即濮王追尊之争,也就是宋英宗对继父仁宗和生父濮王追尊称呼的争论。该族谱载述的改名原因当可征信。至于晏崇让改名为知止的具体时间,现无依凭难以确证。不过据避濮王讳而改 ,最迟当从宋英宗即位之后治平年间(1064)开始。
《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关于晏崇让的生卒时间和排行也有明确记载:
晏殊五子晏崇让 ,宋天圣丁卯五月初二生 ,宋熙宁丁巳九月殁,夫人宋天圣己巳二月十一酉时生,宋元佑丁卯四月初一午时殁。
于此可知:晏知止为晏殊第五子,生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 102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 即公元 1077年,享年五十一岁。
晏殊故里的族谱《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8)由临川沙河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江西省湖口县令晏成玉主修,晏氏后裔历代相传而保存下来。顺便一提,据晏殊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原属江西省临川县,上世纪70年代初划入进贤县)晏世后人所述,该宗谱曾于上世纪 60年代文革初破“四旧”时,举族谱谍煨烬无遗,幸当时晏氏一船民后裔在外流动营生,未及火衅,得以保全。1988年晏氏族人以此宗谱孤本为底本重修,故此宗谱所载乃为今人了解晏氏家世难得的资料。
[参考文献] 
[1]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 ·晏公神道碑铭[M].北京:中国书店 ,1986.
[3]夏承焘.二晏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9.
[4]邹自振.二晏研 究回顾与展望[J].抚州师专学报,1987 (2):12—18.
[5]涂木水.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J].文学遗产,1997 (1):107.
[6]钟陵.二晏家世事迹补辨[J].南京师大学报,1987(2).
[7]李太 白全集:全三册 [M].王琦 注.北京:中华书局, 1977.
[8]唐宋八大家全集 ·类要序[M].选凡点校.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7. 

 

 


分享按钮>>燕云十六州
>>【鲍氏网新闻】悼鲍亦兴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