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新华网:晏氏老人的家谱事业

    中华晏氏网 2013年12月25日 晏金洲


 

新华网:晏氏老人的家谱事业

撰文 记者欧阳春艳 实习生王珍珍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7/30/c_125088038.htm

2013年07月30日  中国日报网 《民间修谱热复兴 年轻人大多不重视不参与》

 

73岁的晏春林老人,在中科院武汉分院附近有间专门的办公室,他的头衔是“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主任。对于自己退休后的新身份,晏春林很自豪:“全国有52万姓晏的人,武汉只有8000人姓晏,但经过我们的努力,武汉成为了全国晏氏的总部。” 

晏春林告诉记者,晏氏的姓氏文化“做得很大”,不仅有自己的期刊,还有“中华晏氏网”、“中华晏姓网”等两大网站。记者在相关网站上看到这样的记述:“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晏春林先生历时十余年,潜心探究晏氏宗族渊源,行程几万里,耗资数万元,跑遍全国各地,联系晏氏宗亲1400多位,收集晏氏宗谱260余宗,接待各地寻根问祖的晏氏宗亲百余批。” 

更让晏春林骄傲的是,在他的促成下,接连两届全国“中华晏氏文化研讨会”都是在武汉召开的,“场面很大,一次会的费用就在8万左右,不过都有赞助”。 

对于晏氏文化研究,晏春林如数家珍。谈家族历史,他从炎帝讲到晏子的父亲晏弱;谈家谱研究,他从郭沫若说到顾颉刚。 

当被问到他这些家族历史研究是否过于“民间”时,晏春林拒绝接受这样的说法。老人咬定:“无论是出土的编钟文物,还是乾隆三十二年的家谱,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会有假!” 

为了收集更多晏氏资料,晏春林和同伴跑过全国不少地方,他说“自己花了不少钱,但也有会员的自愿赞助”。“我们同姓的一位老板,一次就拿出20万支持家谱编修,还有很多外地老板也上我们这里寻根……”晏春林坦率表示,修族谱,“钱不是主要问题”。 

多年努力,最后汇集成了12卷《东南晏氏重修谱》,新谱补齐了断代的历史,一直写到了2007年。晏春林找到扬州著名的广陵书社,挑选了最好的纸张和油墨,印刷这套新谱,每套成本400多元。 

“族谱自古以来都是限量,我们也只印了300套,除了用成本价卖给少数晏氏会员,别的都免费送给了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图书馆,供他们永久收藏。”晏春林坚信,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的努力一定有文化历史价值。

 


分享按钮>>【阎氏网新闻】2013年冬至节广西玉贵地区阎氏家族祭祖大典
>>【廖氏网新闻】东山少爷获“音乐先锋榜”2013年度十大金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