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宗族源流考证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21日 九佛山


          认祖寻宗实为感念先祖功德,鞭策和激励后人见贤思齐,因此,考证族源乃族中大事,非同儿戏,马虎不得。需慎之又慎。

现今世界各国的汉族温姓均出自中国古代姬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

姬姓始祖为亶(音胆)父,是尧帝时期大臣,官居司农,其后若干代至姬昌,姬昌为商朝四大诸侯之一,称西伯侯或昌伯,在位50年。西伯侯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7年,期间他根据伏羲八卦演绎成64卦,创制成《易经》,周朝建立后,西伯侯姬昌被尊为周文王,因此,《易经》也称《周易》。传说姬昌有4乳,24妃,生99子,长子为伯邑考,次子姬发,四子姬旦。

殷商时期的西伯侯(周文王)颇有安邦治国之道,他在治理其封地西岐上可谓: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反叛,信达军民,纪刚肃清,政事严整,臣贤君正,民风淳朴,子孝父慈,德贯天下,仁布四方,时称西方圣人。后来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之所以能统领各诸侯灭商朝,与文王的“德贯天下,仁布四方”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10××年,周武王发布讨纣檄文,率领戎车300乘,虎贲(敢死队)3000人,甲士4.5万人东进伐纣,在孟津会聚各路人马,举行了誓师大会。公元前1066年的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朝,商纣王兵败自焚,周武王宣告天下:周朝灭掉了商朝,我受命管理天下。随后又分兵四出,征讨商朝各地诸侯,建立了周王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历史局限,周武王并不能象管理周人那样,有效的管理起这个硕大的帝国,所以,新兴的周王朝吸取夏、商两朝的经验,于1065年封侯,实施“以封建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开始治理国家。

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姬诵)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四弟周公(姬旦)摄政专权。1061年,周公姬旦与周成王平定“三叔之乱”。1055年周公姬旦失权,周成王掌权之后,于1054年,封其胞弟叔虞(姬虞)于唐国,史称“叔虞封唐”。

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政通人和,达到了“四夷宾服,海内宴然,囹圄空虚,刑罚不用”的程度,史称“成康之治”。

叔虞之子燮(音谢)继父位后,因南有晋水,故改国号为晋,史称晋侯。后人尊叔虞为晋国始祖。

叔虞后裔被分封到一个叫温邑(今河南省北部温县西南)的地方,故以为姓,这个被分封的人便是汉族温姓的始祖。

中国自周朝开始建立史官记事制度,因此自周朝以后,很多朝代的大事记都比较详实,历史事件有据可查。

因此,汉族温姓族人皆古代帝王后裔,乃帝王血脉,有显赫的出身和风光的家史,我们的先人有彪炳史册的千秋功业,在建章立制上有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周朝、晋国之后,自汉代至今,温氏宗族已出过7位宰相(包括温家宝)。


相关资料

《周易》为周文王创制,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事物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周礼》是周公(姬旦)撰制的政典,相当于现代的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典。涉及政治生活、军事行动、外交会盟、法律法规民俗民风、伦理法则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周礼》也是孔子儒家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而儒家则是中国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

春秋五霸(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齐桓公、楚庄王)之一的晋文公是叔虞后裔的一个支族。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一的燕国国君也为姬姓,与周王室同宗。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山西历代记事本末》


分享按钮>> 投百万巨资修缮四百年祠堂
>>【安氏当代名人录】河南省统计局副局长安建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