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8日 温祖强


       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曾在广东韶关基层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师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任北大中文系,1984年至1987年读博士生,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留校任教,1987年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聘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中文系主任等职。
  现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曾任南京大学、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完成4项国家级研究课题。获得过6项国家级与省部级奖项。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年)等10种,编著有《比较文学论文集》(1987年),《中西比较文学论集》(1988年),《高等语文》(合作,2003)等13种,发表论文约200篇。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ISBN7-301-00255-6/I.018,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前后四次印刷。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与钱理群、吴福辉合著,北大出版社1998年出版,另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繁体字版。
  《中华文学通史》(近现代卷),与人合作,华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温儒敏负责撰写其中有关文学思潮与批评,以及部分作家作品的章节,约10万字。
  《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收论文36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与人合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收有关现当代文学重点作家及重要文学史现象研究论析16篇。
  《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收文学史研究及学术随笔35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系统地评述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沿革,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编辑本段]编著书目
  《比较文学论文集》,1984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1987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郁达夫名作欣赏》,1998年和平出版社出版。
  《时代之波》,199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北大风:北大学生百年作品选》,1998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百年学术:北大中文系名家学术文存》,1998年北大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语文》,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名家素质教育大型系列教材,计划100种(已出版35种),北大出版社,任执行主编。
  《高中语文》(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任执行主编。
  《北大文学讲座》,(与人合作),中央编译2005年出版,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老师讲稿集成。
[编辑本段]论文目录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2辑。
  《试论〈怀旧〉》,《鲁迅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
  《略论郁达夫的散文》,《读书》,1981年第3期。
  《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国外文学》,1982年。
  《港台比较文学研究述评》,《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3期。
  《重读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读书》,1983年第2期。
  《深刻的思想 特异的构思:读鲁迅的小说〈药〉》,《阅读与欣赏(现代文学部分五》,1983年。
  《〈朝花夕拾〉风格论》,《北大研究生学刊》,1985年创刊号。
  《欧洲现实主义的传入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新文学现实主义总体特征论纲》,《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风景〉:执着的与超然的》,《文艺报》1988年6月11日。
  《梁实秋及其文学美学论著》,《博览群书》,1989年第7期。
  《香港文学批评印象》,《香港文学》,1989年1-2期。
  《梁实秋年谱简编》,《文教资料简报》,1989年第2辑。
  《〈围城〉的三层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2辑。
  《〈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第2期。
  《雍容(幽默(简单味》,《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12期。
  《〈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8期。
  《客家味:传统人文精神及其他》,《小说评论》,1990年第3期。
  《略论胡风的文学批评》,《新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平议》,《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与批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5期。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梁实秋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与偏离》,《文学史》第1辑,1993年。
  《沈从文怎样写鉴赏性评论》,《名作欣赏》,1993年第3期。
  《李长之〈鲁迅批判〉及其传记批评》,《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对现代批评传统的重估》,《文论报》,1993年10月9日。
  《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文学走向死亡?》,香港《大公报》,1993年7月14日。
  《批评作为渡河之筏捕鱼之筌》,《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历史选择中的卓识与困扰:论冯雪峰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郭沫若其人其诗》,韩国《中国语文论丛》,1994年第7辑。
  《剖析现代人的文化困扰:评〈废都〉》,《"废都"废谁》,1994年。
  《境界》(英文),《TamKang Review》,Spring-Summer,1994。
  《调整学术步履》,《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韩译本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
  《朱光潜的诗美学与新诗理论辩正》,《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
  《战国策派的文化反思与重建构想》,《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诗探索》,1995年第3期。
  《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怀恋的月色--读〈水样的春愁〉》,《名作欣赏》,1997年第3期。
  《春风沉醉郁达夫》,《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误读"价值》,《中国文化报》,1997年10月4日。
  《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 》,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梅村心曲〉的客家味及传统人文精神》,《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1999年纪念老舍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收入《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化》。
  《关于"经典化"与"学院化"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小说〈二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辑。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大学报》,2000年第4期
  《张爱玲热的兴发与变异》,2000年10月香港"张爱玲与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7日。
  《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the Gaz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msterdam Atlanta》, GA,2000《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卷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现代中国》创刊号,2001年版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科学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三期
  《思想史取替文学史?》,2001年南京"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北大学报》2001年第4期。修改稿又提交2001年11月首届"北大论坛"。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2年1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1期。
  《"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大学报》2003年1期
  《四十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度新文学史》,《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诗一样的日子还在吗?——读冬至〈入住望京的女人们〉》,《北京日报》,2002年9月。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别、车、杠现象"》,《读书》杂志2003年第11期。
  《如何看待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偏激"》,《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6期。
  《沈从文与北大》,《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Z2期。
  《鲁迅的问题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2002年5月7日在东南大学的讲演》,《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
  《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从学科史回顾八十年代的现在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5期。
  《当代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3期。
  《科技发展与以人为本》,《文明》杂志2004年6期。
  《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小作家选刊》(小学),2004年第11期。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
  《关于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2期。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北大中文系学生试卷的观点举要》,《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新诗是怎样发生的?》,《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0日。
  《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关于"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的讨论》,《人民教育》,2005年第10期。
  《学科史的梳理与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引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东方丛刊》,2006年第2期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美丽的东西捡起来——送别林庚先生》,《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6日。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1]


分享按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
>> 温瑞安,笔名有温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