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氏网新闻】偏"姓"一家人

    中华籍氏网 2013年1月29日 河南商报


商报“稀有姓氏”报道反响强烈,很多读者打来热线,其中就有这么“偏姓一家人”:

  丈夫姓胥,妻子姓摆,丈母娘姓典

  专家说,胥姓是晋大夫胥臣的后代;摆姓是回族中的一个姓;典姓虽少,祖上可都是官爷

  30多岁的胥先生第一个打进电话,他说自己姓胥,妻子姓摆,丈母娘姓典,母亲姓钟,全家都是罕见姓。

  佀(si)先生更是为自己的姓发愁。很多时候,名字打不出来,他身份证上的姓就是手写上的。驾驶证上,他的姓被打成了“侣”。

  商报记者 卢艳艳

  姓氏故事·偏姓一家人

  他姓胥,妻子姓摆,丈母娘姓典,母亲姓钟

  昨天,商报以《我姓“耍”,常被耍》为题,报道了许多市民因姓氏稀有闹出不少笑话后,很多市民纷纷打来热线,讲述自己身边稀有姓的故事,胥先生第一个打来热线。

  “我姓胥,妻子姓摆,丈母娘姓典,母亲姓钟,全是罕见姓。”他笑着说,过去,打传呼机时,他给别人发自己的名字,怎么都打不出来,无奈,他发个拼音过去了事。或者去银行,银行工作人员打半天,也找不到这个字。他只能手写自己的姓。

  长大后,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一问她的姓,胥先生吓了一跳,妻子姓摆。更为惊奇的是,丈母娘姓典。他告诉妻子,自己的母亲姓钟。

  “不会吧,咱家的姓都这么偏。”两个人觉得太意外了。

  很多人都对他们说,“你们俩的姓都太偏了,应该在一起”。

  专家解读

  胥姓是晋大夫胥臣的后代

  我省著名姓氏研究专家、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谢钧祥: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为姓,世代相传姓胥。“古代姓氏有以国为姓,以郡为姓,或者以人的名字为姓,有很多种形式。”

  还有说法是,胥姓由上古国名而来。五帝之前,有个国叫华胥国,位于今陕西蓝田县。胥之得姓始此。

  胥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9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四。

  摆姓是回族中的一个姓

  谢钧祥:摆姓是回族中的姓,早期于唐天宝元年(742年)进入中国,在长安任掌教的西域回部人摆都。

  及至元代,在至元二十九年,有一位叫摆言太的将领。摆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典姓古代都是当官的

  谢钧祥:典姓的说法也有好几种。其一,源于少典氏。太昊娶少典氏,她的后代中世袭封地的人,袭用了典姓。

  第二种说法是以官职为姓。古代当“典籍”官的人,用此为姓。

  这种情况也是姓氏产生的一种。比如,籍姓的产生就是类似的道理。晋国有个公族在朝廷里面专门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事情。因学问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为姓氏,称为籍氏。

  据史料记载,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之间,典姓这个大家族在开封发展得最为旺盛。

  姓氏故事·佀(si)

  身份证上的姓靠手写

  驾驶证上干脆打成“侣”

  张先生一个朋友,姓佀。佀先生是山东人,在郑州上班。

  初次见面,张先生听佀先生解释了半天,没听明白对方说啥。

  最后,佀先生脸都涨红了,“叫我老四得了”。

  最让张先生捧腹的是,他偶然一次机会,看到了佀先生的身份证。

  身份证上,佀先生的名字是打出来的,姓却是手写的。

  他的驾驶证上,姓干脆打成了“侣”。

  “我能怎么样,这个姓这么怪。”每次谈及自己的姓,佀先生都显得很无奈。

  张先生对朋友的姓也特好奇,他一回家,就去查了字典。

  可字典上,并没有解释这个姓是怎么来的,蕴含怎样的含义。

  专家解读

  改自似姓,和魏孝文帝有亲戚关系

  谢钧祥:这个姓其实是鲜卑族的一个姓,说起来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魏孝文帝崇尚汉文化,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后,令族人改复姓为单姓。似姓就是在此时更改的,似姓改自似先。

  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姓逐渐演变成了“佀”。

  现在,其族人多数居住在山东郓城和河南。

  姓氏故事·道

  爷爷的爷爷说,他们是赵匡胤后人避祸改姓

  道先生是中原区人,在国棉五厂附近上班。

  1960年,道先生的爷爷快要过世时,他叫道先生等人到他的床前,公开了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是,“我们原来姓赵,是赵匡胤的后人,因为赵家没落后,怕被灭九族,因此改为道姓。”

  这个说法,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一家人代代相传。

  到底对不对?道先生不知道。

  他不知道,经历过相同命运的道家人,在哪些地方还分布有。

  “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寻亲聚在一起。”他说。

  专家解读

  以国为姓,并非赵匡胤的后代

  谢钧祥:道这个姓,是以国名为姓氏。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国为道国,位于现河南省确山县。

  史籍《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的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起来,依附于强齐。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则乘机北扩,控制了淮汝间地区。

  楚国曾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后又将其迁回原地复国。道国最终为楚国所兼并,后来道国的国民子孙就以原国号为姓氏,称道氏。

  道先生所说的他们是赵匡胤的后代,是因怕被灭九族避祸改姓,这个说法没依据。

  在古代,一个朝代被推翻时,后一个朝代为表示对前代的尊重,都会封旧王朝的人一定的官位,并不会诛灭九族。这是我国历个朝代默认的规则。比如,三国归晋时,蜀国皇帝刘禅也被封位。

  姓氏故事·炊(cuan)

  明明是炊事员的“炊”,为啥念(cuan)

  徐先生有个同事姓炊,刚认识时,徐先生喊他老炊(chui)。

  可每次,徐先生叫好几遍,朋友才转回头,“你叫我?”

  “嗯,我叫你啊。”徐先生说。

  “哈哈,我姓炊(cuan)。”同事笑着说。

  这让徐先生糊涂了,那个字明明是炊事员的“炊”,怎么会念(cuan)。

  那天上班,他变得六神无主,满脑子都搞不明白背后是啥原因。

  回到家,他也查了字典。

  在字典上,他没发现(cuan)这个音。

  “这是咋回事儿?”徐先生搞不明白了。

  专家解读

  这个姓的老祖宗是炊母神

  谢钧祥:这个姓,有两种读法,一个是(chui),一个是(cuan)。

  史料记载,这个姓读(chui)时:源于职业,出自远古时期人类敬祀之炊母神,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炊母神,就是在古代氏族部落中为族人们做饭的女性,是她使大家有可口的饭菜食用,人们称之“炊母之神”。“炊母神”受族人崇敬和景仰。后有人以炊母神为姓氏,称炊氏,读音作chui。

  读(cuan)时,其实就是昨天商报报道的爨(cuan)姓的简笔。

  这个姓出自周王朝时期爨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爨官,为西周时期在宫廷内为王室成员制膳之士中的灶官,专职掌管炊火。在古文中,“爨”即“炊”,因此亦有简笔为炊氏者,读音仍作cuān。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爨氏家族,始显于蜀汉时期,强盛于晋朝时期,直至唐朝天宝五年被南诏蒙氏所灭,前后大约辉煌了有700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爨文化。

 


分享按钮>>【籍氏网新闻】源于周代官职籍谈“数典忘祖”
>>【籍氏古代名人】籍 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