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氏家谱源流】幸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中华幸氏网 2013年1月8日 万家姓


幸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姓启幸臣;阀阅南昌:全联典指幸氏的源流和郡望。 

廷弹蠹相;庙祀龙王: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高安人幸元龙,字震甫,庆元年间进士,官郢州通判。绍定年间,曾上书弹劾奸相史弥远。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高安人幸南容(另一说为晋朝时期的幸灵),有文学之才,唐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据传后来发现神异,百姓称他为“龙王”,建庙来祭祀。 

松垣世德;渤海家声:此联为江西省南康县幸氏屋排中心祖厝联。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幸元龙,以忤史弥远被劾致仕。著有《松垣集》。下联典指幸氏的郡望。 

雁门世泽;渤海家声:全联典指幸氏的郡望。 

  

2.五言通用联: 

高安家声远;雁门世泽长:此联为江西省瑞昌县高丰乡幸氏祖厝联。 

兄弟八进士;子孙三乡贤:此联为江西省高安县洪城村幸氏祖厝联。 

富贵家声旧;楼台气象新:此联为江西省高安县洪城村幸氏祖厝桂岩书院联。桂岩书院创办于一千二百多年前,据目前已有资料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的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书院座落在江西省高安市华林山洪城村西边,今上游湖北端的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方。据史记载,书院当年建筑规模宏伟,“环植桂三百株”、“中置书院,旁翼四斋”,附建有习武用的跑马场、观武用的“歇豪亭”和供休息用的“紫翠亭”,总面积超过一百亩。书院因所在地多桂花树和页岩而取名为“桂岩书院”,南宋宰相周必大曾在该书院二次重修时为其题额,以示鼓励。书院自唐至清,历经三大兴废,规模曾渐趋完善,有朝拜厅、授业堂、自修堂、习读斋、藏书室、花园、膳食房,其执教人均由创办人、重修人亲自担任,同时邀请名人志士来院讲学。据高安华林山洪城村《幸氏宗史》记载,当年“应桥车马驰逐,长途游客如织”,(“应桥”指古桂岩书院一带的一座石桥)前来求学、讲学者络绎不绝,开一代兴学重教之先河。桂岩书院的创办人幸南容(公元746~819年)处在唐朝中期,目睹朝廷对科举致仕者重用有加,毅然辞官归家自办书院,并进行当时达官贵人不屑一顾的授业活动,自己也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通过科举荣登进士(与柳宗元同榜并结为忘年之交),官至国子监祭酒(今教育部长),曾出使和藩,政绩斐然。告老还乡时,柳宗元著《送筠洲大司成幸南容归序》表示敬意;死后其《墓志铭》又由柳宗元亲自撰写,朝廷追封其为渤海郡开国子文贞公。书院曾于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荒废,宋朝幸元龙(郢洲通判)于公元1211年重修,至宋朝末期被元兵烧毁;明朝成化年间,幸楚德、幸顺迪又重修了一次。后又曾遭受过魏忠贤“毁天下书院”的浩刼,片瓦不留;现存遗趾是明、清期间重修的建筑物残留。桂岩书院自兴至废历期千余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仅《幸氏宗史》记载的幸氏,受读于桂岩书院而中进士者达五十多名。受桂岩书院办学影响,唐宋時代江西就先后办起了皇寮、义门、梧桐等书院,把教育推向了社会。 

  

3.六言通用联: 

宋时行军司马;唐朝太子校书: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镇国军行军司马幸寅逊,蜀人,初事孟昶为茂州录事参军,预修前蜀书,历官简州刺史。随昶归朝,尝上疏谏猎,宋太祖嘉之。以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年九十余卒。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学者幸轼,高安人。为唐贞元年间进士、国子祭酒幸南容孙、博学强记,有祖风,中和间为太子校书郎。 

  

4.七言通用联: 

雁飞万里传喜讯;门对千山引祥云: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幸氏望族居住地“雁门”二字的嵌字联。 

英气劲节钦震甫;疗疾名医有灵公:上联典指宋朝郢州通判幸元龙的事典。幸元龙,字震甫,高安人。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医幸灵,豫章建昌人,“为人疗疾,辄有验,赖济者甚多。” 

  

5.八言以上通用联: 

烂贝灿珠,蜚词华于艺苑;言规行矩,高气节于松垣: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幸南容,有文学,唐贞元年间进士,仕至国子祭酒。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幸元龙,以忤史弥远被劾致仕。著有《松垣集》。 

洪者大也,大会三门子孙,源流渤海;城其成乎,成为百代宗祖,派逆沧州:此联为江西省高安县洪城村幸氏祖厝联。 

由宁化而开基,本儒学而受恩荣,艺苑之芳声宛在;自豫章而胥宇,采芹藻而探桂杏,兴朝之伟绩聿新:此联为幸氏宗祠“渤海堂”堂联。 

栋宇卜官田,门捍日月,座镇鼓旗,山岳钟灵长毓秀;渊源承渤海,迹著尚书,名传御史,簪缨继起绍前徽:此联为江西省南康县幸氏屋排中心祖厝联。 

赐姓自周朝,衍渤海,衍沧州,本本源源,万派千枝同一脉;发迹由唐朝,若名臣,若理学,彬彬秩秩,五常百行位三才:此联俗称天子扇联,即贴于祖龛左右楹柱的长联,为幸氏宗祠“渤海堂”堂联。

 


分享按钮>>【幸氏网新闻】探寻长沙幸氏之来源
>>【幸氏家谱源流】幸氏的郡望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