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叶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叶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大冶叶氏族源探秘 已阅:1590 / 回复:0(楼主)

大冶叶氏族源探秘
             叶有森
   曾于新浪博客上看到过李贤浚先生写的《湖北大冶蛟潭叶氏源流考》一文及大冶叶氏族谱相关的一些内容,得知在大冶叶家坝等地有一支叶氏宗族,其先祖原是由李氏改姓而来。李先生在文章中对大冶叶氏的宗族源流作了一定的研究考证,并肯定了大冶叶氏是由李姓所改的基本事实。但对于其始祖李筠的具体历史情况,具体的改姓事因等问题,却并没有得出十分明确的结论。本人虽非大冶叶氏后裔,但却也是叶姓宗族一员,故对大冶叶氏这个神秘的宗族产生了要一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虽自觉才疏学浅,水平能力有限,但在强烈的探秘欲望心驱使之下,还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究尝试。探究的结果却使我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惊喜!因为发现在我们的叶氏宗族中,原来竟有着一大支系其先人有着极其跌宕起伏,既悲壮惨烈又曲折传奇历史经历的著名李氏改姓宗族。这真是件意想不到之事!令我在激动之余又感慨叹惜不已!但这毕竟只是我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感受,还有待于众人的进一步检验进一步确认,更有待于叶姓族人的理解和支持。做为叶姓宗族一员,我是觉得有责任也很有必要把这个探究的结果公诸于众,以利于众人的批评指正,以利于宗族的溯本正源。
   湖北大冶市叶家坝等地的叶氏宗族,据其族谱所载,祖上原本姓李,始祖名为李筠。在宋淳祐四年(1244)该族首修的族谱中,曾载有该族耆公撰写的《叶氏发源引》一文。文中记载道:“叶氏之谱,所以谱叶氏族也……(李)广十六世孙暠为西凉王。越三世生熙及雍,熙则唐世之根本,雍乃我姓之渊源。雍五世孙筠,因失西夏走森林,以叶覆身纾难,此又叶姓由来也”。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该族二修族谱时由万树公撰写的《纪源序》中也记载道:“(李)暠公八世孙筠易李为叶,虽则恩姓,其意殆亦不忘于木本之义欤”。同时又有该族显菴公撰写的谱序云:“我族叶氏……始则以西凉武昭王之裔名时,时之孙筠,西夏失守,潼溪受害,藏于叶中,得避其难,此以叶为姓所由著也”。在该族的族谱中均明确记载李筠为西凉王李暠之八世孙后裔(与唐高祖李渊同辈),是因战争“国事失利”,在战乱避难中“以叶覆身纾难”“藏于叶中,得避其难”。因树叶有救命之恩,为报叶恩,李筠故而将李姓改易为叶姓。  
   中国人自古有言道:行不改姓,坐不更名。通常一般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祖宗遗传给自己的姓氏的,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被迫而改名换姓者亦是自古常有之事。即如遭受到了政治上的迫害和社会上的祸难,为逃避迫害和祸难不得已而为之。李筠被迫而改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亦正是如此。除了上述族谱所载的改姓事因,此外还有诸如“以兵乱故,得甦于叶”“因国事失利,回师护国反遭诽谤”等的改姓事因传说。但是由于事隔年代久远,族谱上的这些记载和传说,难免都是些比较简单笼统大体的叙述,没有详细明确清析的记载。因此后人要想清楚了解始祖李筠公具体的历史情况,诸如始祖所处的历史年代,始祖的家族门第社会身份地位及其活动经历,引发始祖改姓的历史事因及事件的详细具体过程等问题,还必须要借助于相关的历史信息资料,只有从历史信息资料中才能寻找出后人所需要的真实完整的答案。
   根据大冶叶氏族谱的记载,其始祖李筠公与唐高祖李渊同辈,同为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八世孙,李重耳的六世孙。因此李筠活动所处的历史年代也应与李渊所在的年代基本相同,即也应是在北周隋唐初之际。以李筠后裔现在实际传承的世系已近五十世,以平均每世为三十年计,也基本上与这个历史年代相符合。有此二种世系相互参照佐证,即可基本上证实李筠确系活动于北周隋唐初时期之人。同时也即匡定了李筠活动所处历史年代的基本范围。要考知李筠的历史事迹及其改姓的真实事因,其考查的重点当然就只能界定在这个历史范畴之内。只有在这个范畴之内才有可能获取得我们所需要的真实历史信息。现在我们首先来考析大冶叶氏族谱所记载的始祖李筠公“因失西夏走森林”和“西夏失守,潼溪受害”等改姓事因的情况。在此这个“失西夏”“西夏失守”中所指的“西夏”,一是指地名,一是指国名。如指地名,国内真正名为“西夏”的古代州郡县以上地名应该没有。带“夏”字的如“江夏”“夏口”“夏州”等古代州郡县,事实上也考据不出历史上与李筠之事有什么联系(即以耆公所处的年代,也绝不会把这些地方也称之为“西夏”)。如指国名(这是肯定的,因除此之外再无第二个“西夏”),则是指宋朝时期的“西夏国”(公元1038—1227,本称“大夏国”,由党项拓跋部所建,开国君主为李元昊,都城在今宁夏银川市,因处在宋朝的西北部,故宋人习惯上称其为“西夏”)。但这个“西夏国”存在的历史年代与李筠所处的历史年代相差甚远,大大超出了前面所确定的考查范畴,因此李筠之事肯定不会是发生在其时其地。西夏亡国的年代距耆公并不远,耆公当然清楚西夏国的情况,也当然清楚李筠公绝非“西夏国”之人。但耆公明明知道李筠不是西夏之人,却偏偏要把李筠之事与西夏扯到一起,这好像非常矛盾又非常不合情理!这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耆公的做法很明显是出于隐晦避讳的需要。因其时距西夏亡国不久,且西夏曾是宋朝的敌国,故耆公便把先祖当年避难改姓的原因转移推诿到“西夏失守”身上,避免了直接提及当年不愿提及之事,其目的只是为了避讳避晦。在这里“西夏”只是一个暗代替用之词,并非真是实指“西夏国”。因此族谱上“失西夏走森林”及“西夏失守,潼溪受害”等改姓事因的记载,实际上应该都是些假说借代虚拟之事,并非是李筠公避难改姓历史事因的真实记录。但可能有人又会怀疑耆公等所借指的“西夏”,或许实为“西凉”之误?这种可能性也是不会存在的。理由是李筠既是李暠的八世孙,其距李暠的“西凉国”(公元400—421)起码也有近200年之久,因此李筠肯定不是“西凉”之人,耆公也绝不会把李筠公说成是“西凉”人,当然也就不存在“西凉”误为“西夏”之事。事实上耆公对于始祖李筠公的史实可能是清楚的,只是由于受到历史观念的局限和社会风气氛围的影响,出于无奈,他只得用一种比较隐晦借代式的手法来加以记叙罢了。但耆公等的这种做法却无意中增加了后人想要了解始祖李筠公真实历史情况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宗族后人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那么耆公等所假借代指虚拟的“西夏失守”,究竟其实际所指者又该是哪个前代王朝?哪个历史事件之事呢?回到前面我们所界定的考查范畴,搜索李筠活动所处的北周隋唐初历史,发现在这一时期曾发生了几起(与李氏有直接关系)影响极大的重要历史事件;一是唐初的玄武门之变,从历史年代上来讲与李筠是非常地对应相符。在玄武门之变中,唐宗室李氏(包括其他李氏)族人为逃避政治灾难,很可能会有改姓换名事件的发生。但在唐书或其他有关史籍中却都找不到有关这类事件的任何记载,在叶氏族谱上也更是找不到任何一丁点相关的线索。而且按理说李筠只是唐宗室远房疏族,不太可能参与涉及到这种皇位争夺的内斗事件之中。因此也就不太可能会受到株连而须改名换姓以逃避祸难。所以说李筠避难改姓之事基本上可以肯定与这个历史事件无关。二是在女皇武则天时代,亦曾发生了屠杀李唐宗室成员和赐改皇族个别成员姓氏的事件。但事实上也是没有发生过赐改一个名为“李筠”的宗室成员或其他李氏成员为“叶氏”的事件。因避难避祸而自行改姓为“叶氏”者同样亦是查无实例。因此李筠避难改姓之事同样也是不可能发生在女皇武则天时代。三是在隋炀帝杨广时代,还发生了一起影响更大的历史大事件。这个大事件即是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因为一句“李氏应为天子”的社会谶语所引发的隋炀帝迫害残杀李穆宗族的事件,也即史称的隋末“李门大冤案”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即是由“李氏”本身的姓氏问题所引发,因此是最具有“避难避祸”改姓的社会政治环境。也是最能促使“李氏”家族成员改名换姓以逃避屠杀迫害的最典型历史事件。但根据史书的有关记载,在这个迫害残杀“李氏”族人的历史事件中,也是没发现有一个名为“李筠”,且为李暠后裔者被迫害残杀或被流放外徙的有关记载。但在当时事件真正的受害者,隋朝太师李穆的宗族后裔中,却真找到了一位在“李门大冤案”事件前即已去世的同名同姓的李筠。他虽非著名历史人物,却是在北周隋唐初这个历史时期里,史书中唯一有明确记载的“李筠 ”(《隋书,李筠传》)。他即是隋朝太师申国公李穆的嫡长孙李筠。李穆去世后即由他承袭了申国公的爵位(李穆长子李惇早故)。这个李筠虽在隋炀帝迫害残杀李穆宗族事件之前即已去世,但其子孙后裔却是遭受到了“李门大冤案”的劫难,被隋炀帝残杀和迫害,幸存的子孙被流放迁徙到了偏远的岭南地区。他所在的年代与大冶叶氏始祖李筠的活动年代又正好非常地对应相符。李穆宗族后裔的历史情况与大冶叶氏李筠宗族后裔的历史情况又有许多相似相同之处。因此这个“李筠”极有可能即是大冶叶氏族谱上所记载的始祖李筠。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问题只是在于这个“李筠”是李穆之后,而且是在“李门大冤案”之前即已去世。而大冶叶氏始祖李筠却是李暠之八世孙,这是族谱上明明白白记载着的。二人虽同为陇西李氏,同为汉将李广之后,但毕竟支派房系有别,这个“李筠” 怎么可能会是大冶叶氏的始祖李筠呢?会有这样的可能吗?这个当然就牵涉到旧族谱对于李筠先祖世系的记载是否存在着讹误的问题。我们只要能够找到证据证明大冶叶氏宗族事实上为李穆宗族的后裔,自然就能证明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这个证据呢?前面已说过,大冶叶氏宗族与李穆宗族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相同之处,我们即可抓住这个特点,把李穆宗族的有关情况整列出来作为对比参照对象(因为李穆宗族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同时也把大冶叶氏宗族与之相似相同的地方对列出来,然后参照对比二者相似相同的情况。如果二者的相同点越多相似度越高,则说明其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如二者相似相同的情况完全一致,则完全可以证实大冶叶氏宗族实即为李穆宗族的后裔。即可证实大冶叶氏族谱原来有关李筠先祖世系的记载确实是存在着讹误。同时也就可以证实大冶叶氏宗族的始祖“李筠”,其实即是李穆的嫡长孙申国公李筠,而非西凉王李暠之后。
李穆宗族与大冶叶氏宗族相似相同点如下列;        
第一点:  李穆宗族隋朝时代出了个申国公李筠。大冶叶氏宗族始祖亦名为李筠,按世系推算亦属隋朝时代人物。二人同名同姓同年代。
第二点:  李穆宗族的李筠是位朝廷命官,官居一品大员。大冶李筠既有“回师护国”的经历(同时有关“西夏失守”的记载也暗示着李筠曾是位将军级人物),说明其亦是位手握兵权的朝廷重臣。二人在朝廷中都是官高位重。
第三点;  李穆宗族的李筠曾袭封申国公爵位(申邑即指河南宛县,也即南阳郡治所在地)。大冶叶氏族谱记载其第二代祖成公“封南阳郡,因功食邑南阳”(疑为李筠之事而误为成公,因成公后迁零陵,之前不可能有受封南阳之事)。他们都曾经拥有一个相同的封爵封邑之地“南阳”(申邑)。
第四点:  李穆宗族是在隋末因“李门大冤案”事件(被朝庭诬加“谋反罪”),遭迫害残杀并被流放,族人因避难避祸而必须改姓(历史上同为李穆宗族后裔的李白家族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冶李筠则是因“国事失利,回师护国,反遭诽谤”被诬蔑攻击诽谤,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为避难避祸而改姓。二者都是在同一历史时代背景里,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和残杀,因“避难避祸”而被迫改姓。
第五点:  李穆宗族被迫害残杀后,其余幸存者被“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岭南)”(《隋书,李浑传》),被集体流放到了岭南地区(包括李筠的第二代)。大冶叶氏族谱则记载其二世祖(李筠的第二代)成公“因功食邑南阳,继迁永州”“始迁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三世祖潭公“生楚永州府零陵县”“起永州府零陵县”。他们的二世祖所迁徙和三世祖的生长地“零陵县”,正好是处在南岭地区的范围之内(隋唐时期零陵郡的辖地即包括有今湖南南部和广西北部南岭一带地区)。二个宗族都是在同一历史时段里(都同是在李筠的第二代),同时被流放或迁徙到了同一岭南地区。
上列即为李穆宗族与大冶叶氏宗族,在姓名年代点上,朝廷命官点上,封号封邑点上,改姓背景点上,以及迁徙的年代和地理点上,所具有的五个主要相同之点。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这五个相同点相同的程度都非常高。第一点完全相同,没有问题。其他四点也基本上可以说完全相同。这也就基本上即可确定大冶叶氏宗族即是李穆宗族的后裔。我们若将前三点的情况综合起来分析,这个问题就非常明确了;从前三点对比的情况来看,已明确了大冶李筠也应是位朝廷重要命官,官品职位很高,可在隋朝史书上除了李穆宗族的李筠外,再没有找到另一个李筠,这个李筠哪里去了?再说也不可能出现二个同名同姓之人同朝为大臣高官这样的事情,皇帝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怪事存在(必须得有一人改名)!所以其实他们就是同一个人,即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李穆长孙申国公李筠。只是因为其后人把他定错了位置,才造成了同时出现二个李筠的历史假象。单就这个情况即已很能说明问题了(李筠的问题是关键,确定了李筠的问题,也就基本上确定了整个的问题)。如果再以第五点的情况来作进一步的判断分析,则完全可以确定这个事实。因为首先第一就是在当时除李穆宗族以外,再无其他任何的“李氏”宗族被流放或迁徙到岭南该地区的确凿历史记载。第二就是事实上也不可能在同一历史时段里,同时出现二支具有许多共通点的李穆宗族后裔和李暠宗族后裔被流放或迁徙到同一该地区的情况。出现这种巧合的机率微乎其微,历史上肯定没有发生过出现过。因此二者肯定只能有其一,绝不可能二者同时兼有之。而这个其一者,很显然地当然地也就只能是史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者,亦即当时实实在在被流放迁徙至该地区的李穆宗族后裔,这个是必然规定肯定是如此之事。再如果已证实到这个程度大家还是慊上述情况还不十分足够地非常充分地说明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增加一项更具说服力更有证明力的第六个相同点,即以李白家族的历史情况来做参照对比;我在《李白家世源流》一文中,通过考证已得知李白家族实为李穆宗族的后裔。而大冶叶氏宗族的情况与李白家族的历史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惊人的相似!他们既有隋末多难改名易姓的经历,同样也是误认李暠为先祖。何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二个相隔1000多年的宗族,情况却是如此相似。这个情况恰恰足以说明他们1000多年以前本来就是一家子,本来就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才会有如此相似如此恰合之事。(大冶叶氏宗族的情况正好也反证了李白家族确为李穆宗族的后裔)。
  通过对上述二个宗族六个主要相同点的具体对比分析,现在我们应该已经有充足的理由和把握,可以非常确定无疑地这样说;大冶叶氏李筠后裔成公潭公的宗族,实际即是当年被流放迁徙到岭南地区,后来又从岭南零陵县辗转迁徙至湖北大冶的李穆宗族的后裔。同时也即证明了大冶叶氏族谱上所记载的始祖李筠的身世门第先祖世系确实是存在着讹误。这个根本性的宗族归属问题解决了,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冶叶氏的始祖李筠,毫无疑问地肯定地就是隋朝太师李穆的嫡长孙申国公李筠。这是因为在当年李穆的后裔子孙中,唯一就只有他名为“李筠”,而且其所处年代又正当其时,与大冶叶氏族谱上记载的始祖李筠所在的年代非常地相符对应吻合,他是独一无二的人选,所以必定是舍他其谁非他莫属的!尽管始改姓者实际上是李筠的儿子孙子辈,但因李筠是以嫡长孙的身份袭封李穆的申国公爵位,曾是族内最有声望地位的代表性人物,而大冶叶氏宗族又恰恰正是李筠的子孙后裔,因此遂以其为始改姓者(后人又将宗族改姓的事因附加于其身上),并尊奉其为改姓后的始祖,这也就是非常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之事。至于说到族谱因何会出现误把李筠公记载为李暠八世孙,而没有上接李穆世系的这个历史问题(包括李白家族历史上的情况),这个问题应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所造成(我以为与李陵拓跋氏问题及“李门大冤案”事件都有一定的历史关系)。可能远在唐代以前(李白之前)即已存在了这个问题,李白家族实为李穆宗族后裔而讹传为李暠后裔即是个非常典型的事例。由于历史上在李穆宗族中已经有了这种讹误的传说,致使其后人在修谱时很难加以甄别,同时可能又受到当时历史观念的局限和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遂把李筠的世系误接到了李暠的世系上,并定其为李暠的八世孙,而没有上接到李穆的世系中去,这完全是事出有因也是在所难免之事。对于李穆宗族现世的后人来说,时代已发展到今天,已完全大可不必隐讳先人的史实,而倒是更应为能有这样的列祖列宗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大冶叶氏始祖李筠上祖世系:李广(1世)—李当户(2世)—李陵(3世)—拓跋氏(4世)……拓跋俟地归(12世)……李富(18世)—李斌(19世)—李文保(20世)—李穆(21世)—李惇(22世)—李筠(23世)……..(李筠为李广23世孙是根据大冶叶氏族谱有关李暠为李广16世孙李筠为李暠8世孙及李贤李穆兄弟传记中有关资料排定)。  
先祖曾为汉家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功勋彪炳于史册;先祖曾叱咤塞外风云,纵横驰骋漠北大草原,建国“拓跋”定王基,“拓跋”战旗从此高高飘扬;先祖曾跃马挥刀,为拓跋魏荡平北地血洒疆场;先祖曾威震秦陇旧地,为西魏北周东征西讨,为北地的再度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先祖曾以无比的忠诚和十三环金腰带,把杨坚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中华重归大一统,再立不世勋劳;先祖又曾用鲜血和生命,奏响了隋家灭亡悲歌的序曲,从而拉开了大唐盛世的序幕……如此先祖,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穆宗族被流放岭外者数以百计(李穆宗族隋朝初即有五品以上官员百余人,经隋朝数十年的发展,宗族自然更为庞大,宗族除遇害的32人及少部逃脱者外,其余则全部被流放岭南)。因被流放的族人众多,其中必有不少族人因为惧怕再遭迫害屠杀而被迫改变姓氏,其中改为“叶氏”者可能并非仅为李筠后裔成公潭公一支,其他族人可能也有不少改为叶姓者(象这样相对有文化的大宗族,改姓必是经过族人的商议确定,非一家一户的单独行为),只是其他改姓族人的后裔或已失传或已失载而已(亦有部分族人后裔后来恢复了李姓)。而族人的改姓原因正是因为“李门大冤案”罪难事件,族人恐惧日后因姓“李氏”而再度遭受残酷迫害和血腥屠杀,以祈用改姓换名来逃避祸难和社会上的岐视(因宗族身上背有朝庭诬加的“谋反”罪名)。至于说因何要改为“叶氏”而不是其他的姓氏?这个应是经过族人特意的选择。原因是“李木”与“木叶”存在共生关系,“木叶”与“木子”又相类近。实寓含“木叶(叶姓)”本源于“李木(李姓)”之意,虽改姓但不忘本源之义。这是族人经过慎重斟酌后的特意选择。正如前面提到的明朝万树公的《纪源序》中所说“虽则恩姓,其意殆亦不忘于木本(李木)之义欤”。这个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由于改姓为“叶氏”的李筠宗族后裔子孙众多,有许多分播分迁于各地的宗支。除了大冶叶家坝等地的叶氏宗族一支外(号称七门二十一庄,但其只是从岭南零陵县外迁的李筠众多后裔中的一支),在全国其他的省区中,也都有着广泛散播。正如其族谱所说“而子而孙,各寄异土,所以山东有我姓之蕃,河南有族氏之盛,显宦多发于燕地,文人蔚于江南。而太原、长安、西蜀、粤东,伟人学士,代盛于王庭”。“其子若孙,或迁建康,或迁闽中,并居楚未迁者,支蕃派蔓,世远年湮,殆难于清晰之而纪载之也”。由于年代历史的久远,加上因社会战乱天灾人祸子孙迁徙流播不定等历史因素,必然会有不少叶氏宗族已失去了对其先祖真实历史情况的记载。其实由李穆宗族后裔改姓的李裔叶氏实为当今中国叶姓宗族中一支很重要的宗族源流。
该帖子被YC8494在2018/10/22 11:43:18编辑过

作者:YC8494 (2018/1/16 10:37:1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叶氏论坛  执行时间:2,543.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叶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