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宓氏宗谱与宓家埭是否曾经牵沙蟹

    中华宓氏网 2012年12月7日 万家姓


根据慈溪童银舫先生多年考证研究的材料,对观论坛友宓幂,关于宓家埭的宓姓人具体是怎么个来历,解释如下:
《慈水宓氏宗谱》是慈溪最大版本的家谱之一,开本甚大,长46.5厘米,宽31厘米,厚1.4厘米,蓝布面,绵纸,清道光十二年(1832),取斯堂木活字本,十五世孙族长宓廷基修,宓翼宸、宓飞黄、宓宫悬纂辑。共印十部,每部六本,凡十卷首一卷。卷首:凡例、传、义田规则、勅命、家则、谱序、家庙记、宗祠记、宗祠条规、建祠捐助总目、排行、历代祖像、宓氏分支图、迁慈发源派系图;卷一:显二派世系;卷二:显四派、显六、显七派世系;卷三至卷六:庆一派世系;卷七:庆一派、庆二派世系;卷八:和头房派世系;卷九:车轮桥恪一派世系;卷十:贴水桥派世系,跋。
康熙三十四年,宓庆远《慈溪宓氏家谱启》中云:“余家遡自羲皇之后,多因上世荒荡无征,恐令人疑止就周记有子贱公讳不齐,作一世祖,与书遡自唐虞同一意也。瓜瓞绵延久矣。迨五十四世孙乾三忠信公,为宋高宗御史中丞,建炎二年随驾至杭,自汴而择徙于剡溪焉。至六十二世孙万四银公,为宋理宗光绿大夫,于淳祐五年,复徙慈邑杜湖塘北田下,后子若孙,日益繁荣,我杜湖塘下离县居乡咸称宓家埭。有宓家桥、宓家漕,山南有车轮桥宓,沿海有淹浦宓,宓氏之传知为彰彰矣。”
关于从宓家埭分徙的支派,有徙于广东敬德桥者,有徙于崇明沙者,有徙于湖州者,有徙于武林苋桥者,有徙于四明川山者,有徙于石门者,有徙于钱塘瓶窑者,有徙于绍兴余姚者,以上数支皆系慈邑分派。
宓氏迁慈始祖宓银,谱载如下:“第一世忠毅公 新行太,老行万四,隆之子。讳银,谥忠毅。先贤子贱公六十二世孙,宋光禄大夫,理宗淳祐五年由嵊县剡溪迁居慈邑杜湖塘下。夫人童氏,生三子。慈水开基,螽斯衍庆,文谟佑启,东利贻休。葬五磊山直日湾。”
《慈溪县地名志》记载: 宓家埭,片村。包括三九房、大三房、上礼房、杨家漕、高田、童家桥六个村民委员会所属各村,1193户,3988人。
三九房村。据传五百年前宓家太公第三、第九两子建宅于此。
大三房村。据传该村已有600余年历史,宓氏宗祠属大三房。
上礼房村。据传,清道光年间,宓家礼字房辈建宅两处,此村在南,故名。
七三房村。据传原为宓氏十房,以讳言十而改称七三房。
宓大房村。据传宓氏祖先于宋淳祐五年迁入,长子分居于此。
光绪《慈溪县志》,仅在清代有四人入传:宓泓、宓如椿、宓昞烺、宓于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童兆良先生发现并征集到《清诰授奉政大夫江办补用同知赠资政大夫二品顶戴赏戴花翎并用道允和宓公墓表》,太仓唐文治撰文,吴兴沈尹默书丹。墓表中云:“公讳彰孝,字允和,别号庄晓,浙江慈溪县人。系出单父宰后,鸣琴而治,潜德聿彰,递传至南宋,有光禄公银者由剡迁慈,爰世居杜若之滨,遂为慈溪望族。”
宓氏宗族曾多次发心修谱,如明万历四十八年、清康熙三十四年、乾隆三十四年,都未能完成,惟有道光间,从十年至十二年历时两年而成并刊行问世,殊属不易。
根据上述研究资料,宓氏迁慈始祖宓银,为宋理宗光绿大夫,于南宋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从浙江剡溪(嵊县)迁徙到慈溪杜湖塘北田下。到清康熙年间,从宓家埭分迁出去的宓氏,已在濒海的淹浦聚居有宓姓小村了。
慈溪东部地区有句“宓家埭牵沙蟹”的老话,,南宋时期宓家刚到杜湖塘北田下,清朝初年宓姓又向北到六七里外的淹浦落户。说明宓家初到慈溪,其族居地周围均是水田,并不是可以“牵沙蟹”的海涂地。当然,再向前一二千年,这片湖塘北田可能是爬满“沙蟹”的海涂地,但可以“牵沙蟹”时,这片海地根本不叫“宓家埭”。
所以,老话“宓家埭牵沙蟹”,虽然声韵是“搭连闲话”,但只是一句杜撰的、以讹传讹的笑话而已。

 


分享按钮>>宓氏姓氏源流与迁徙分布
>> 迁徙考之一 上古至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