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名人楷模】诗人、作家 弓福安

    中华弓氏网 2014年9月4日 云居搜集整理


笔名射雕,堂号三酉堂主,山西文水人,作家、诗人。系中华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吕梁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梁市作家协会理事、吕梁市楹联学会理事、吕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柳林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主席、柳林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柳林县书法协会副主席、柳林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柳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清河》主编。有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表在《吕梁日报》、《吕梁文学》、《山西日报》、《山西文学》、《火花》、《黄河》、《诗选刊》等刊物。

我 与 诗 歌

■ 弓福安

   我读的第一本文学著作是《水浒传》,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从老外祖母家借来一套《水浒》,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每每放学一进家门,便拿起来读,常常让母亲因多次催促吃饭而发火。而我则不以为然照旧。《水浒》如此让我着迷,如今想起来,不外乎梁山好汉那多姿多彩的性格和绰号,那时,我能把一百零八将的姓名绰号准确无误地背写出来,不少回目,因为整齐上口也留下了很深的记忆,直到现在还能记得百分之八、九十。

   然而,我更喜欢诗歌一些,这要从课本里的唐诗说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大概是接触的第一首古诗,也并不是这首诗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而是在小五的时候,课本里竟然选了《水浒》里的一首民谣,我却浑然不知,自然迫不及待地翻开水浒查找了一回,果然,黄泥冈上,白日鼠胜挑着一担酒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以后读书,大致再不能如此马虎了。到了初中,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商店里的书总是那么新颖,《唐诗三百首》《唐宋词选辑》都被我千方百计积攒零钞买了回来,在日字本里,留下了许多模拟诗词,如今读来,当然可笑,却又另有一番滋味,让我能回到那幼小心灵里,回味到那时单纯的幸福甜蜜。

   学写新诗,是上高中后的事了,领了出版报的任务,兴奋之余心里一动,排出几行,结果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眼睛,这也大大鼓舞了我,从此,一心一意爱上了诗歌。

   到了大学,眼目顿开,自由的氛围开拓了全新的思维,成立文学团体,编印报刊,与同学们争论,向老师们讨教,这一切都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进步,特别是经历了八九年的学潮,让我们热血沸腾、深刻反思、逐渐成熟,居然写出了一句自我感觉良好的诗:祖国啊/即使你是一截干枯的枝/我蜷伏的样子/也绝非一只候鸟。

   我们的大学在大山之中,从家到校坐公共汽车需要四、五个小时,似乎太闭塞,但我们仍然能读到新诗,能够接触到野游而到的浪漫诗人,每天都沉浸在诗歌的激动中,中文系的几位青年教师,几乎都成了我们的心中偶像,他们随时予以辅导,还联系《吕梁文学》编辑部为我们出专号,并攥写评论。北岛、海子、顾城、潞潞这些闪光的名字在我们嘴上叨来叨去,觉得日子过得出奇得快,生活特别的充实。

   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染淀了太多的诗人气质,总想着用诗歌来表达遭遇的一切,然而诗歌的时代,以及诗人的梦想很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生活的沉重和责任的担子让我成为了一个务实主义者。调到柳林工作的时候,几位同学一起喝酒闲聊。我说,柳林现在还没有文联,如果有一天成立起来,能当一任文联主席,此生足矣。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品尝过了太多的酸甜苦辣,阴差阳错,竟然应验了当初的豪言壮语。

   当文联主席能做什么?坐在这个位置上浮想联翩,自然梦想成真,就应该“真”出些东西来。

   市委宣传部的佩荣副部长,在文联工作会议上讲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文联工作要把握住三句话:一是交朋友,二是搞活动,三是出精品。我牢记这三句话,在文联工作的五年里,广交朋友,大搞活动。同省作协、《山西文学》《黄河》编辑部的好些领导、编辑以及省书法界、美术界的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今年九月底省作协和省女作协一行二十多人莅临柳林采风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特别是通过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杨占平老师,求得了张平副省长为柳林采风创作基地的题名,让我激动难抑。

   激动之余,回想自己多年的历程,重新认识社会、定位人生,始觉这么多年,一直心持偏见,不能认识自己,更无从透解社会。原来,诗歌一直灿烂着,是自己躲避于诗歌之外,追求诗意的人生,却放弃了诗歌的本真。前不久,到《山西文学》编辑部拜访朱凡老师,意外得到了张不代先生的五卷诗集,爱不释手地翻翻,忽然生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恍悟自己才情了了,这辈子是绝不会有所成就了,更遑论出什么精品。心静下来,在这个位置上,只能踏踏实实地为文学、为文学界的朋友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也就生有所值了。此生能出一本诗集,也就今生可慰、不负所爱了。

千年景区游感

○ 弓福安

(一)

日出西华白雾生,茫茫甸草露初明。

情人坡丽桦林艳,幽谷怀柔圣水清。

放马山梁四十里,骋思汉帝五万兵。

千年胜境开新旅,离石东来客路平。

(二)

吕梁心腹美,苍翠千年姿。

原接白云翠,山依骨脊威。

刘渊兵马屯,狐突父君垂。

坞壁旧王地,兴风满谷驰。

(三)

千年堤坝锁溪流,百亩湖田任钓游。

我是人间一浪子,梦邀李杜泛扁舟。

(四)

心清从远绿,曲径探幽芳。

足底松针软,林间岁月长。

煮茶泉水妙,酩酒斗斛香。

一醉此中卧,他乡是故乡。

(五)刘渊

伟貌本天成,赤毫颔下生。

韬追三国士,才服五胡兵。

云顶一时聚,石州万古名。

珲前草木盛,犹向汉王倾。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书法名家 弓彦涛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