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程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程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贵州遵义程氏大统宗--程耀华 已阅:3440 / 回复:0(楼主)

笫三节  桂花房族史传承记载
一、程钟灵湖北麻城孝感至江西泰和迁川入黔史考
1、桂花房老《经单簿》、老谱碟记载第一篇
    世系源流,始迁祖程钟灵,生于宪宗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圣封校尉,世宗嘉庆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圣封柱国(从一品)。祖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在麻城、孝感有祖业,圣召任职迁徙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因西羌之乱,攻破吾族所辖二城一县,程钟灵让位。公元1509年因四川蓝廷瑞之乱,尙书洪钟征剿不利,朝廷命太子御史彭泽率总兵西征,钟灵领旨为业随军征战,迁徙四川省江津内江高梁镇西涯街石子岭(今四川省内江市双才镇石子岭村)程家湾。娶妻林氏生八子:聪、明、智、慧、定、国、安、邦。
根椐以上记载与桂花房老族谱记载:其年代分别是1505年、1507年、1553年 。钟灵公生于宪宗成化15年,钟灵公是孝宗弘治末年(1505)进士,武宗正德二年(1507)校尉,世宗嘉靖31年(1553)柱国。 大明世宗肅皇帝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在位45年,年号嘉。
程钟灵赴朝投身治国,留林氏只手撑家,贞静幽娴,贤淑聪慧,储充饶裕,广发善心。庭外有合水河一道,行人往来不便,常常岀现安全问题,林氏投资投劳修建卷硐大桥一座,桥上镌立碑记,名曰:八仙桥,以象征膝下八子(八房)之荣。林氏冰心玉洁只手撑家修卷硐大桥的事迹,得到乡人和官府的褒奖。明世宗皇帝朱厚熜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钦赐圣旨:修立碑坊一座,御赐题书对联:只手补完天北阙,冰心照破地中迷。横额:金石同心。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圣主崩颓,当朝乱政,干戈不息,朝阁降夷入番,钟灵告老还乡,年度耄耋,九三寿终,葬于内江西涯街南门外。其后,林氏传授了程钟灵为膝下八子所作的离别诗。(注:程钟灵膝下八大房裔孙,无论是居住在川黔境内的和分散全国各地或至海外的嗣孙,都以八仙桥牌坊以及御赐题书对联和程钟灵遗诗为追根溯源的主要依据之一)。其后,八房分迁,各奔东西。
自大明校尉程钟灵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迁四川合江市高梁镇西涯街石子岭程家湾的程氏世系:程钟灵林氏传子程聪、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
即:一世祖程钟灵林氏:中华伯符世系96世,新安元谭世系52世,程颢19世。林氏率八子随营迁贵州遵义府。程聪、程明扶林氏迁仁怀县(今仁怀市),落处:贵州省仁怀县安罗里三甲地名龙井湾(今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青菜沟村)。因偶得一兜青菜九斤十六两(当时的计量单位是二十两为一斤),因此,该地得名称菜沟,后人呼为青菜沟。林氏卒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6年),葬于钟家湾后岗。坟前有大楠木一株。是记。
2、仁怀市茅台镇桂花房自堂派、家风
吾族自立堂派、郡氏、家风(以【立雪堂】为堂派,【安定郡】为郡氏。【明道家风】为家风。
吾族自立堂派、郡氏、家风(以【立雪堂】为堂派,【安定郡】为郡氏。【明道家风】为家风为依据,从而为贵州遵义境内以及外省外县的聪、明、智、慧、定、国、安、邦系裔孙以及在赤水河流域一带的程氏其他程氏宗亲系派支族都同样以立雪堂为堂派,安定郡为郡氏,明道为家风这-堂派、郡氏、家风奠定了历史传承的根据。
3、贵州遵义仁怀程氏桂花房《程氏族谱》记载第二篇
程钟灵赴朝投身治国,留林氏只手撑家,贞静幽娴,贤淑聪慧,储充饶裕,广发善心。庭外有合水河一道,行人往来不便,常常岀现安全问题,林氏投资投劳修建卷硐大桥一座,桥上镌立碑记,名曰:八仙桥。以象征膝下八子(八房)之荣。林氏冰心玉洁只手撑家修卷硐大桥的事迹,得到乡人和官府的褒奖。明世宗皇帝朱厚熜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钦赐圣旨:修立碑坊一座,御赐题书对联:只手补完天北阙,冰心照破地中迷。横额:金石同心。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圣主崩颓,当朝乱政,干戈不息,朝阁降夷入番,钟灵告老还乡,年度耄耋,九三寿终,葬于内江西涯南门外。其后,林氏传授了程钟灵为膝下八子的离别诗。(注:程钟灵膝下八大房裔孙,无论是居住在川黔境内的和分散全国各地或至海外的嗣孙,都以八仙桥牌坊以及御赐题书对联和程钟灵遗诗为追根朔源的主要依据之一)。  
其后,八房分迁,各奔东西。自大明校尉程钟灵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迁四川合江市高梁镇西涯街石子岭程家塆程氏世系:程钟灵林氏传子程聪、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林氏率八子随营乔木营迁贵州遵义府。程聪、程明扶林氏迁仁怀县(今仁怀市),落处:贵州省仁怀县安乐里三甲地名龙井湾(今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青莱沟村)。因偶得一兜青菜九斤十六两(当时的计量单位是二十两为一斤),因此,该地得名称菜沟,后人呼为青菜沟。林氏卒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6年),葬于钟家弯后岗。坟前有大楠木一株。是记。
4、据河南缑山谱《本氏归命 求世业图》记载
据程占鳌于道光二十年庚子冬月六日编著的程氏族谱《本氏归命、求世之图》河南缑山谱原文记载:北宗明道系程钟灵世系:克绍:明道四世迁荥泽;德昭:明道九世迁湖北麻城孝感乡;万龄:明道十三世孙,卒麻城,灵柩运回河南归葬大杨坟;钟灵:明道十九世孙。钟灵公生于宪宗成化十五年,明进士,圣召任职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落业鹅掌大丘,官校尉,圣封柱国,配林氏,生子聪。因国乱入川无考,  望后人详查。
5、贵州遵义仁怀程氏桂花房《程氏族谱》记载
明万历(神宗帝)28年,即公元1600年,播州(今遵义,属川管辖)宣慰使杨应龙反叛,明廷派前四川巡按李化龙为兵部侍郎,总督川、湖、贵三省军务,率吴广、刘綎、麻贵、陈璘、董一元等分八路大军征剿,川师四路,湖师一路,黔师三路。祖母程林氏随营程聪、程明二子,在川师总兵吴广部下经合江入播征讨,从二月十二日至六月初六,共征战114天,剿灭杨应龙叛军。随之改土归流,播州更名为‘遵义军民府’,设‘威远卫’,隶属军籍,由军队管理,留1200名官兵镇守关隘。祖母林氏与程聪、程明便镇守仁怀县安罗里三甲地名青菜沟,在龙井湾埋锅造饭时偶得一篼青菜重九斤十六两(老秤),言此土肥水美,物阜民丰,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翠柏苍松,人杰地灵,呈现一子万孙之兆,便落户于此。尔后,程智、程慧按移民政策迁来仁怀、遵义等地落户。清朝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岁即公一六八七年,‘遵义军民府’改名‘遵义府’,‘威远卫’驻军改为民籍,由地方政府管理。清朝雍正六年戊申岁七月即公元一七二八年,‘遵义府’由四川划归贵州管辖。我祖入黔已达四百有十载,自此枝繁叶茂,富贵兴隆,虽非钟鸣鼎食之家,亦不失为此方之巨族,开基创业,戴月披星,耕读为本,忠孝为先,业绩斐然。现仁怀、习水、金沙、遵义、桐梓、绥阳、威宁、开阳、贵阳,四川泸州、古蔺、重庆永川、綦江、六盘水市、纳雍县等地。有程聪、程明、程智三支。遵义松林、董公寺有程慧支系。 程国、程邦二人升进朝。八支后裔约几千户数万余人,分居云、贵、川及全国各省份以及海外。
6、桂花程氏老《经单簿》、老《程氏族谱》记载
     贵州省仁怀市程氏明系(二房)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族,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程钟灵之孙程明之长子程万都从三合龙井湾(今青菜沟)迁居茅台村大头坝(茅台村: 今茅台镇),因为来时有一颗很大的仙桃树而名大桃坝,当时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茂盛,土地肥沃,上面有天然古泽,四周有小溪河流,四面环山,群峰插天,物产十分丰富,好一个避静、俊逸叠秀的地方。程万都就选宅黄泥堡定居,与张氏祖母开基创业,繁衍生息,同年他与张氏祖母亲手在黄泥坝栽了颗桂花树,以此作为他迁居后的纪念。从此,这颗桂花树迎风而立,枝如利剑,茂叶如铁,绿荫如伞,树大根深,花香万里。有诗为证:桂花繁茂枝枝发,丹桂飘香育后人。 正如诗所述,这颗桂花树象征着程万都的裔孙的繁荣昌盛,也因为这颗桂花树的密切关系和渊源,程万都后裔现有19个支房族的子孙思念祖德,就命名为程氏族明系(二房)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就因桂花树的著名,政府将大头坝更名为桂花村。有诗为证:祖籍本源记载清,一脉流传到如今。万都迁居大头坝,亲手植桂树一根。根深叶绿枝繁茂,地址命名桂花村。花艳馨香千古秀,万都后裔代代兴。这就是仁怀程氏桂花房族的命名来历。
二、新安程氏世系---桂花房世系渊源考
  程姓是徽州的大姓,也是最古的一个姓,民国《歙县志》记载:“邑中各姓以程、汪最古,族亦最繁。”。据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记载:“程姓出黄帝重黎之后,自周大司马曰休父,佐宣王中兴,封程伯,子孙因以国氏,望安定。其后曰婴,仕晋平公,有立赵孤之德,封忠诚君,再望广平。汉末曰普者,从孙氏定江东、破曹巢,赐第于建业,为都亭侯。”程普之后曰程元潭,永嘉之乱时,佐琅琊王起建业,为新安太守,有善政,民请留之,赐第黄墩,遂世居此。程元潭即为新安程氏一世祖。新安程氏传至13世出一显赫人物程灵洗。他曾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后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封遂安县候,以后因军功先后升任豫州刺史、左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重安县公等职,为陈朝栋梁之一,卒后赠镇西将军,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因侯景之乱时,程灵洗曾率领乡人保卫乡土有功,对此,徽州人十分崇仰,死后尊封他为“邑神”,影响十分久远。徽州的诸多府志、县志及程氏族谱等,都有关于程灵洗的记载,如弘治《徽州府志》中就记载有:
  程灵洗,字元涤,休宁篁墩人,少有勇略,尝手殪妖蜃以安乡井。侯景之乱,起乡兵保黟……性好播植,躬耕稼,别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及。妓妾并督以纺织。至於散用赀财,亦无所吝。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乡人感其义,亦相与祀之。宋嘉定中,赐庙额曰“世忠”,累封为忠列王。国朝仍以公爵春秋致祭。
  程灵洗有22个儿子,由篁墩先后扩散到徽州及全国各地,他们皆以自己为“忠壮公”之裔而自豪。对此,程敏政在《篁墩文集》中亦记:程之先望北方,至讳元谭者,从晋南渡,守新安,有治迹受代,为民所请留,蒙赐第郡之黄墩,子孙因留居焉。其十二叶,云麾将军忠壮公灵洗,以布衣起义兵御侯景,土人德其全郡之功,亦祀於黄墩,宋号其庙曰“世忠”,其胤愈盛。故凡新安之程,皆祖太守,宗忠壮,且号黄墩程氏。新安程氏传28世,在唐中后期,出一个名叫程泽的人,从篁墩迁河北中山博野;至32世,又有一个名叫程希振的人又自中山博野迁河南洛阳,其曾孙即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实为新安程氏35世孙。对此,同治歙县下门《程氏抄谱》有明确记载:贰百四十一号中山博野房派。接总图二十六世曰纂公之四子曰公之子二十八世曰泽公,自篁墩迁中山博野。
  贰百四十号河南房派。接博野派二十八世曰泽公之曾孙曰羽公之子三十二世曰希振公,自博野迁河南。其孙曰珦 公,宋大中大夫司农少卿上柱国,封永平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二子曰:颢、颐。而颢字伯淳,号明道,宋进士,历监察御史,追封河南伯,谥曰纯,从祀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豫国公。而颐字正叔,号伊川,崇正殿说书,追封伊阳伯,谥曰正,从祀先圣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洛国公。优越的地理环境,使篁墩至少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居住生息,黄、程二姓在东晋初年就世居于此;而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地位,唐末黄巢之乱时,更是有许多的氏族纷纷迁居于此。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中综录了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88个,其中,可考其具体迁徽时间、地点的有56个家族。究其过程,有三大迁徙高潮,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南渡”,尤以唐末“黄巢之乱”最盛,一次迁居来的达20个左右,这其中,十分明确是始迁篁墩的名族就有15个,他们分别是张、陈、朱、戴、周、萧江、济阳江、康、曹、王、毕、潘、施、齐、唐等。如新安的周氏,尽管有几支,但其中就有一支先祖于唐朝乾符年间任庐州刺史,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梅氏,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从蔡州汝南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的康氏,先祖居京兆,后迁会稽,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王氏,在黄巢之乱时,有一支迁歙县之篁墩,有一支迁篁墩附近的王村;新安潘氏,唐广明年间,有一个名字叫潘光旦的及其兄为躲避黄巢之乱的锋芒,由福建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施氏,世居山东兖州之淄畲林,先迁吴兴县,唐末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再迁歙县之篁墩等等。
  另外,还有许多小的氏族,《新安名族志》中没有记载,若加上他们则更多。除了始迁篁墩的姓族外,在徽州,还有不少的姓族,尽管最初的始迁地不是篁墩,但黄巢之乱时,曾在篁墩避过难,保全了自己的族根,之后获得发展,瓜瓞绵绵。这其中,仅《新安名族志》中记载的,就有方氏、余氏、汪氏、明经胡氏、张氏、吴氏、叶氏、孙氏等。此外,程姓尽管世居篁墩,但在徽州散居的更多,黄巢之乱时,也有不少程氏族人为保族而回迁的。如歙县竦口程氏:“出忠壮公,孙曰誉,隋大业间由黄墩居此。五世曰承圣,唐生员;八世曰元握,安福尹;十世曰记,内江簿;十二世曰萱,僖宗初,避巢乱于黄墩,后与北蓉、芳、蘩,复居竦口。”正因为篁墩是徽州许多氏族的始迁地、最初的避难地和宗族的发源地,因此,它于这些家族来说就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那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感恩的地方,一个充满崇拜敬仰的地方。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些当年是以篁墩作为始迁地和保祖地的家族,在以后的宗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在自己的氏族记忆里,深深地铭记着“始迁”这件事,铭记着“篁墩”这个地名,至少是在谱牒中都记述之,如据《济阳江氏统谱》载:“迁祖讳尚质,字彦纲,号萧翁,行十二,先唐大中丁卯,乃应元公之十九世孙,避黄巢乱,光启丁未,始由金陵迁歙之黄墩。子洪公,复迁于婺之谢坑。”《严田李氏宗谱》记:“余族出唐宣宗之后,后避地于黄墩,时有兄弟三人,卜居址之地以从田为吉田。由是,德鹏居祁门之敷田或曰新田;德鸿居浮梁之界田;德鸾居本邑之严田。即余族所自出也。”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藏。 许登瀛《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记:“唐末朱温篡位,许儒为避祸,迁于歙之黄墩。”《京兆金氏宗谱》记:“自烈公通判徽州,遭唐末乱,复徙篁墩。”《方氏统宗谱》记载:“吾方氏先世,源濬而流衍,中莫殚述。后值巢寇,避难于篁墩,散居歙休。”“又闻唐黄巢之乱,各姓寻避于篁墩,护全家焉。吾族或散居歙休,亦有自篁墩迁于浙者”。其他还如《休宁戴氏族谱》、《新安毕氏族谱》、《新安武口王氏统宗世谱》、《新安张氏续修宗谱》等等。可以说,这种氏族的记忆,无论是繁衍了多少代、历经了多少年、辗转再迁过多少回,都是不可磨灭的。并且,这些家族在徽州经过发展,多成为名族望族,瓜瓞绵绵,名人辈出,构成徽州宗族社会的主体,影响极大。所以说,篁墩实为徽州宗族的一个“圣地”。明万历修刻、清雍正重刻的《程朱阙里志》中则有更多关于二程夫子出自新安的考证与叙述。如赵时勉在《考新安程朱三夫子源流记》中说:古先圣之统,自孔孟而下,一脉汇于朱子;而朱子得之二程子。人知朱子世家新安,不知程之先亦自新安而徙也……元礼部程公黟南《书河南上程氏宜振录后》云:“河南夫子,胄出中山;中山之胄,出自新安之篁墩,实忠壮公之裔,陈末播迁而北者也。”永新刘文安公定之《记程氏义田》云:“公之先,家徽郡,忠壮公灵洗蔓延厥系于海内,明道、伊川实祖之。”邓州李文达公贤《志程亚中公墓》云:“灵洗仕陈,至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元封忠烈王。五世孙大辨徙中山博野;六世少师羽,再迁河南;醴泉三世曰元白,宋宜春令,追封冀国公;四世曰琳,宋太师中书令,谥文简;曰珦,大中大夫,子为明道、伊川二先生也。”李公心传《识伊川先生后谱系》云:“靖康之难,先生之孙辟狄流寓池州,绍兴褒录党人,诏下提举招二子之孙,审验其谱系,上长孙观之年七十四,补登仕郎,充池州州学学宾,令本州于上供钱内支钱三千、米二石,俾奉祭祀;次谦之子源,四世嫡孙也,赴吏部铨,量补迪功郎。”本府志云:先代原有乡贤祠,并祀二程先生,先儒胡云峰撰文具《新安文献志》谓:“程之河南,实吾新安黄墩忠壮公后也。”按程叔子撰《纯公行状》:“河南之程,出自中山博野。”又按欧阳公撰《程文简公父冀国公墓铭》:“中山博野之程,出自灵洗。”文简公琳与大中公珦为兄弟,则新安为河南所出,何疑哉?
程颢、程颐虽迁出新安已有好多代,且其生活和从事学术活动地方也主要是在河南,其学术理论也称“洛学”。但如许多由徽州再迁居、侨寓外地的新安人士一样,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地有着强烈的认同。明修《程朱阙里志》中就记载程颢、程颐念念不忘自己是“忠壮公”之裔,程颢就曾有“忠壮公裔”印章一枚之事;清雍正重刻时,又加入了康熙年间河南程氏后裔来篁墩谒拜新安程氏始祖、显祖的事件。据徽州府儒学教授黄师琼撰《程氏倡建两夫子祠引》。
     第四节 桂花房近现代续修谱情况简介录序记载
     一、桂花房近现代续修谱录序
     桂花房传承经单簿(谱牒)记载
      桂花房传承《经单簿》历史源流记载《立雪堂宗派小引》,为赤水河流域及西南程氏嗣孙敬祖亲宗、寻根修谱奠定了基础。
    96世程钟灵与林氏祖母,迁川入黔始祖,麻城乡感有祖业。皇封圣召任职迁徙江西省吉安府泰和鹅掌大丘落业。因西羌之乱,攻破吾族所辖二城一县,程钟灵让位。公元1509年,平定四川蓝廷瑞之乱,领旨为业迁徙四川内江府高梁镇西涯街石子岭(今四川省内江市双才镇石子岭村)程家湾。
     聪、明二祖扶老林氏祖随军入黔遵义府,后又迁居落业仁怀市三合镇青菜沟。
      至程钟灵之孙程明长子程万都于1582年从青菜沟迁茅村大头坝(今仁怀茅台镇桂花村)创业以来,在没有编修族谱前,我房的历史记载方式主要是经单簿,因此,经单簿是吾族最早的家庭谱牒。
程万都之子朝举、朝选、朝钦、朝晋(字应孝)、朝识(字发祥)、朝敬(字忠志)、朝用、朝龙、朝敏九兄弟1648年做斋祭祀先祖,即:父亲程万都、祖程明、曾祖程钟灵做斋祭祀道场时,建造了《经单簿》,《经单簿》全面记载了程钟灵之聪、明、智、慧、定、国、安、邦祖籍源流至程万都1582年从龙井塆(今青菜沟村)迁徙茅台镇大头坝(今桂花村)落业后,程万都于1646年拟定二十字辈。从此以后,吾族不管那个家庭当举办丧事、做斋祭祀时,主办家当事人都要建造一本《经单簿》。其中,转抄祖系源流记载和字辈排行是建造《经单簿》 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对亡者的岀生地址、生辰年月、辈份排行、居住地的迁居情况、安葬地址、墓地规模、 墓志碑文、祭祀礼规、祭祀的规模以及本宗九族(五服图)等内容都要按序目录排列系统的记录在经单簿上。吾族这种独有传承祖系源记载,在几百年前就形成了传统族规内容之一。它记载了吾族发展史上的一个家庭(家族)的祖系源流,迁徙情况,宗亲九族,繁衍生息的衍变过程。
桂花房现存有经单簿(谱牒)139部,分别在各系各支房的一些家庭珍藏。1924年清未秀才程赐钦(字明安)建造的《经单簿》,在原老《经单簿》记载内容基础上,增写了《程氏族立雪堂宗浱小引》序,从而更加完善了经单簿的记载内容。曾在雪石坝程恩举家保存,可惜在“破四旧”运动中因故遗失。现存年限较长的《经单簿》1919年(民国八年农历己未年【羊年】)程思胜支系:雪石坝经单簿《慎宗追远》记载的程思周王氏有子文远、文荣……。桂花房各支系:桂花房老《经单簿》: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初十日),帼国英雄程正刚妻程马氏遇难,程效先、程忠先为祭祀先祖和父程正刚母程马氏做斋道场经单簿,容全面详实。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斗炳建卯月朔日癸已迨至十四日丁未安位《经单簿》一本,原文记载二世祖程明生三世祖程万都娶妻张氏,迁移大桃坝黄泥堡居住。此《经单簿》也是(谱牒)在程洪富家珍藏,保存完好。再止系程大富、程大兴提供于宣统三年辛亥菊月中浣日吉旦《经单簿》 一本,记载了二世程明生三世再止,传拱乡等内容(再止为梨渊山等支系始祖)。
     程万都和程再止两支系《经单簿》各记载详细,保存完好。遵义县(市)、绥阳县、毕节纳雍县、六盘水(水城)、四川沪州叙永县桂花房支系的传承《经单簿》,原根传承源流记载详实,其祖系源流与格式祖籍地的经单簿完全一致。珍贵的历史传承原根记载,填补了几次修谱中的历史空白,祖宗尽享天堂,族之大幸矣。2007年程恩龙等兄第在做斋祭祀父亲程洪崑、母亲王德珍道场,其规模宏大,以钟灵祖至下的世系祖人一脉传承名讳分别祭奠,火化了伏子,准备工作和正式道场起散时间半年之久,建造了《经单簿》,其内容之更加翔实,更加完整。
     桂花房《经单簿》传承经单簿(谱牒)400多年的记载文化,为赤水河流域及西南程氏寻根写宗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 桂花房《经单簿》记载文化,是完善吾族的历史记载史册,也是程明之长子程万都系之桂花房族400多年来的原根传承历史记载、各支系字辈完全统一的历史依据。这种独有的历史记载形式,全国少有。
桂花房《经单簿》这种独有的历史记载形式,几百年前就形成的,代代相承。《经单簿》传承历史记载形式,以【立雪堂】为堂氏,【安定郡】为郡氏,【明道家风】为家风提供了根椐。同时也奠定了吾族自立堂派、郡氏、家风基础。
据悉贵州遵义境内以及外省外县的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大房系10万余裔孙以及在赤水河流域一带及西南有些地方其他程氏宗亲系派支族都同样以以【立雪堂】为堂氏,【安定郡】为郡氏,【明道家风】为家风依据。
溯世系渊源,至96世程钟灵领诏为业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迁川落业内江市高梁镇石子岭,林氏祖母携子入黔落业仁怀市三合镇青菜沟。钟灵之孙程明之子程万都于1582年从茅台镇青菜沟迁茅村大头坝(今仁怀茅台镇桂花村)创业以来,在没有编修族谱前,我房的历史记载方式主要是经单簿,因此,经单簿是吾族最早的家庭谱牒。
一、桂花房大糟朝钦祖支系归宗
80年代初,参与本系修谱。80至90年代和父亲洪崑先生两修家乘。程明(二房)系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程氏族谱》,谱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史学家程有为编撰中国百家姓书库《程》卷、《仁怀县志》、《中枢区志》、《仁怀县水电志》、《仁怀县文史志》、《遵义地方志》等国家方志中多处录用了该谱的历史记载内容。
与父亲两修家乘期间,我与扬应道先生(现任仁怀市政协副主席)是很好的朋友,我请他帮忙打印排版谱稿,后来经他联系,将谱稿拿到茅酒厂党史办公室复印后到仁怀印刷厂装订。
就在要去茅酒厂党史办公室复印的头一天晚上,我在朦胧睡眠中做了一个梦:我走进一个神秘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盎然三面环山三面环水的三合宅院,宅院有正房、有厢房、有大院落,有亭子。亭子旁,溪流潺潺而下,在清澈见底的水面,迷人的故事如同溪水的清漪绵绵不断,在祝福与回忆中穿越了时空。往更远处看,又有一片片果园。走进果园,仿佛置身于水果王国,尤如立母的瑶池仙桃园,桃园旁直立苍穷的桂花树,桂花结满了桂子,就象传说中的吴刚在用桂子月宫中酿桂花酒。溪水流淌声音,一闪而过的俏丽眼神 划过一道目光 漂亮的面容象桃花 绰约的风姿象月亮 飘在天空象嫦娥起舞……;院落中央,一把太师椅坐着一个天神一样的仙翁。他见我却侃侃而谈,说道:“你明天要去印谱,这个寨子上的这些人家都是与你们是一脉相乘的,你们修谱没查清丢掉了他们,还有很多呢,你要查找清楚啊”。 就在这时,妻子叫醒了我,我神色惊讶, 满头是汗,把梦向妻说了一遍。本来是定好这天是要茅酒厂党史办公室复印族谱,堂叔程洪昌早上来约我去桂花老家吃酒席,印谱推迟两天。我和父亲、三叔述诉了我晚上的梦景,他们认为是我紧张过度了,也没在意。我和三叔去桂花老家吃酒席去了。第二天回来,三叔家中,族长程恩光带着坛厂大糟的龙德培(程德培)拿着被没烧完、发黄的一张草皮纸,有文字依稀可见:“祖系起源茅村大桃坝,一世祖程朝钦张氏传思禹、 登位、登相、登管、登彩、登美,其中后 5兄弟不详,其分布广,望后裔名达之士继续查寻。”;《立雪堂宗派小引》等内容。大糟程氏系桂花房程朝钦祖系,全体裔孙于1990年3月26日认祖归宗,真是:祖宗荫佐托梦属耀华,桂花房修谱世系脉清。
这只是在寻根修谱中的一个亲身经历片断记忆。后来在查迅程钟灵以上源流、查迅找到程钟灵之八大房系后人、桂花房九大房系、桂桂房之分散世系、聪祖系及八大房分散世系、宗亲旁系程万声世系、四川辛一辛、辛二、辛三在贵州的分散世系,这些支系全部认祖归宗,参加了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与遵义各系继总谱之后续编的《程氏宗谱》(支谱)汇谱。

作者:1528840685 (2015/2/11 14:14:23)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程氏论坛  执行时间:3,544.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程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