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二)

    中华裘氏网 2009年5月22日 裘氏


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一~2)
宗谱的主体是世系表和谱传。
世系表意在理顺宗族之血统气脉,昭明传嗣之源流。首期宗谱采用“探臂式”,从上到下直排为大宗(嫡长子),其他庶弟向左依次横向排列,犹如平伸出去的左臂。仁忠不愧为太学上舍生,思维周密严谨。他制定的宗谱凡例、使用的世系表均为后世之法。以后各期谱牒的世系表都沿袭这种表式。
谱传分两类:一是行传。简明记载排行、官爵、卓行、妻室、子女、墓葬、产业、迁徙等。初几期内容粗略,以后逐渐详尽。第一期咸淳谱,先世系后谱(行)传,表传分列。第二期永乐谱,将行传皆列于世系表本名下,横列概书,不列别传,表传合一。以后几期宗谱在这两种横式中徘徊。第八期乾隆戊寅谱开创新格式。行传列于世系图之后。本人名目颜以大字,其上标明某公第几子,下用直行备记其婚娶姓氏、生育男女、生卒日期、并殡葬山地,逐一厘清本末。这种格式一直沿用了七期一百八十年。二是行状(传记)。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专文详细记叙评价德行卓著、官爵显赫的族人生平。也有族人自传。
第六期康熙十二年谱,得益于编修者向曙与江西派通判裘自滨的促膝交谈,并授藏义门裘氏锦轴,增添了不少有关云门裘氏宗族的资料。另外,向曙延请南明(新昌)画师陈丹青、章殿英楷画列祖像。此后,祖像成为宗谱中一项不可少的内容。
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突破了宗谱只记世系、人事的局限性。第三期明景泰谱在凡例中提倡“激扬宜公”、“古迹宜传”、“祖训宜遵”、“斗秤宜公”、“警醒宜切”,发表保护古迹、交易公平、与论公允等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观点。正如狮庵在他的谱序中所说的:“凡时事之因革,人物之藏否,无不厘然可考。庶几与国史之纪年、纪世、纪事、纪言、无不载录者有相类焉。”于是,家训、族规、规约,及有关裘氏宗族的山川、古迹、市井、宗祠、墓葬、水利建设、经济交易、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文章与茔产记载、契约相继录入宗谱内。宗谱中无论精神、物质的内容都十分丰富。从而,擢升了崇仁裘氏家谱的历史意义和史学价值。
敦睦堂宗谱
敦睦堂共辑谱七期。
距永昂定居崇仁三百八十年后,于公元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四十八岁的十世孙济首编敦睦堂宗谱。谱牒标列族人名字、行序、墓葬地。
公元1521年(正德十六年),七十三岁的十一世孙镜和练等七位老人编纂第二期宗谱。
再经二百五十多年,于公元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合族会议,推举六十一岁的邑庠生、十八世孙体乾和文玉等五人续辑第三期宗谱。由于,世远年湮,兵火频乘,前两期宗谱散佚,文献无征。距始祖定居崇仁七百多年,重起炉灶再修宗谱,其早期资料的准确性可想见了。当时的近期资料,则是本着实事求是精神,有据者详载,无稽者阙略不妄,寓外者详其去处,据实纂修。
以后在公元1923年(道光三年)、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公元1976年(光绪二年)、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编辑了四期宗谱。前后两期间隔少则二十年,多则五十年。咸丰谱一部八册,光绪谱一部十四册,民国谱一部十二册。
敦睦堂宗谱的特色是全体入谱人员的排行、世系、行传统一编序,不分房派


分享按钮>>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
>>裘姓来源,裘姓起源与迁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