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昝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已阅:11695 / 回复:23(楼主)

[B][/B][color=#0066FF][/color]昝氏郡名:太原;四川蓬溪昝氏字辈[清皇嘉庆元年嘉平上浣集谱分派著曰:]:仕相现登言;东文先肇瑞;祥光映万国;明良庆朝元;德厚毓秀长;福禄寿永康;忠贞定祚远;有武必安帮。我的老父亲昝祥容用书面语言告诉的。老父亲昝祥容是1952年参加铁路工作;中共党员;曾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定居贵阳。   作者:昝光云  贵阳

作者:58.16.100.* (2008/9/16 15:01:18)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第 1 楼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姓氏故事,源远流长笔者,姓昝(zan,上声),念书、工作近60年,只接触过1-2户同姓人家。即使专家、教授,如果没接触过姓昝的,首次相会,谦虚者说:“第一次见到这个姓,不认识”;更有发愣者说:“你姓咎呵”。此时,我必做一番耐心的解释:“我姓昝,百家姓上有,就是昝管卢莫的昝” 。这是我小时父辈就教过的。几十年来为人解释过多少遍,已难胜数。

据说,今存《百家姓》已有一千多年了,是宋朝初年杭州一位教书先生编的,当初只是供读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可知,念过私塾的都认识“昝”字。小时熟知的《百家姓》是我母亲从姥爷那拿来的,不记得是哪朝哪代的版本了。那本《百家姓》上,除了记录历史名人及其所属家族外,还有人物图像,可惜不知何时失踪。

《百家姓》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38个是复姓,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昝姓排在第39行之首,位居单姓的153,比起常见的姓:丁、崔、车、叶等,要靠前许多。《百家姓》最早产生于浙江杭州民间,那时南方姓此姓者不会难找。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人进入中原后,大量改为汉族的姓,因此许多小姓的数量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后来的元、清等朝代,大量外族人进入中原,汉化后加入了汉族姓氏队伍。中国历史上有2万个姓氏消亡了。常见字作为姓的人越来越多。这有多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纵观姓氏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得出:由多到少,由复到单,由小姓到大姓,这样的变化趋势。我据此推测,几百年来,姓昝的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要越来越少了。

由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调查研究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找到约4100个姓,绝大多数是单字的姓。目前大部分常用字都能在姓氏中找到。据知,现在按人口数量排序,昝姓者在300位之外。昝字难认,昝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到底能排在多少位不得而知。有人在北京地区做过统计,在北京800万人口中,有1800个姓,常见的姓有400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单字姓,竟发现有400多个姓氏是以前没有记录过的。昝姓是肯定纪录过的,但肯定不是常见的。

我始终为姓昝,有一种隐性的骄傲。在大学念书时,即使学校有学生和教职员工上万人,一见到昝字,那就是我。没见重姓,也绝不会出现(女)王涛,(大)张楠这种重名的麻烦。但也吃过亏。例如:有一次机关推荐人选,一位与我对门办公的高级领导干部,想在推荐栏上写上我的名字,但不知昝字怎么写,他没有放弃,咨询坐在身旁的办公室主任,才标明已见。有怕露怯的,放弃了,我就丢了票数。有的朋友说,你把姓改了算了,没几个人认识你的姓。我会笑着回答:“哈哈,江山易改,本姓难移”。因为我更看重的是承载着我生命的信息。这“昝”字里有精深的族群文化史和挖掘不尽的历史记忆。从与孔夫子同时代的我的祖辈,传到我这,至少也有70-80代了。至今还以昝为姓,这族群肯定是纯的。

就绝大部分同姓而然,“五百年前是一家”已不可信。因为有的随了母姓,有的改了更喜欢的姓。可以肯定的是,有昝姓者出于好认、出于扩大知名度、便于社交、提高自己姓氏的文字内涵,而改为其他姓者有之。但除远古,由其他姓氏改为昝姓者,恐怕不会有。昝姓的家族就很纯,肯定是一家。


作者:58.16.107.* (2008-9-16 22:40:26)


作者:58.16.107.* (2008/9/16 23:13:15)   回复此贴
  回复: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第 2 楼

关于昝姓起源主要有二种说法:

一、由咎姓变化而来。咎,上古时有多种读音和含义。不仅有灾殃、加罪之意,还读作GAO,高),通“鼛”,作大鼓讲,也与“皋”字通用,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去世早,未继位,春秋时英、六等国是其后代。咎在姓中读“高”字音,可鉴,咎姓起源很早。后来,咎字的其他用意被别的字取代,专指灾祸,因不吉利,在多音多义的咎字的口中加一横,成为昝姓。商代时有大司空咎单,家族昌盛,时姓咎,后改昝姓。应是昝姓的先祖。

二、春秋时,蜀中有部落,以昝为名。后中原文化进入蜀中,昝姓随之融合于它姓,成为土著的姓氏,而离开蜀中的昝部落人便以部落为姓氏,成为昝姓的一个由来。另一说为北魏叱卢氏所改,但北魏也有昝卢氏。《西厢记》中有句:“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此处“昝”即“咱”之意。“喒”或“咱”是咱的异体字,古体“倃”字,与“咱”字义相同,也可鉴昝与咎字的渊源。 “揝”读昝,同”攥“义相同,“糌”,即藏族主食糌粑。喒、咱、揝、糌,都是昝字派生而来,可知昝字很早就有。

现在昝姓者比例小,至少昝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但昝姓人口分布也相当广泛。昝姓,很多都是聚集在某一小块地域,同姓人口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昝姓源远流长的作用。譬如,我的父亲是河北省泊头昝家庄生人,后来闯了关东。父亲说,别看咱这姓昝的少,到了老家都姓昝。
昝姓族人迁徙分布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百家姓》注:”昝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山西等地居住,以太原郡为郡望。此后因中原战乱,逐步向山东、河北及江南迁徙。明初昝姓作为洪洞县移民,被分迁到今安徽、江苏、浙江地等,并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形成望族。据了解,昝姓族村、庄、巷、坊、寨、家、镇、乡几乎遍布华北、西北、中南、西北、西南各个省区。举例:河北省有昝辛庄、昝岗、昝家庄;山西大同有几个昝姓集中的村庄;山东省兖州、商河、禹城;江苏省徐州、江宁、海门;四川省双流、广元、嘉川、蓬溪;湖北省十堰;陕西省三原、韩城、扶风;河南省南阳等地,都有昝姓较集中的集聚地。就是新疆还有个有名的昝卡河,青海省乐都藏族1000多人。传说从南京迁来,为什么藏族还姓昝?还是个迷。

值得重视的是:不变的族群姓氏是连接着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随着科学发展,遗传密码的破解,其意义之深远难以量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传统上中国人都随父姓。男性具有Y染色体,这样的巧合让姓氏和基因联系在一起。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理论上,在理想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那么姓氏的遗传和分布,就可以体现一个族群基因的遗传和分布,这不仅在医学上有重要价值,对研究族群的迁徙,族群的演变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等,都有重要价值。

当今,姓名已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很多海外华侨要出钱修补自己的家谱,他们要寻找自己的根,而在他们修家谱的过程中,通过与内地的联系,也对当地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昝姓家族和类似昝姓这样在历史上有过重要作用,当今又是小姓的家族,修补家谱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名人旺族,有一定道理。从古至今,名人效应始终存在。昝单,前面已经提到。另外,在我国历史上的昝姓名人主要有东晋大将昝坚;唐代博士昝商;宋代检校太尉昝居润,大将昝万寿;明代名士昝如心,孝子昝学易;唐代医学家昝殷;清书画家、进士昝茹颖,学者昝作栋等。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对扩大昝姓族群的影响起过很大作用。当代昝姓名人有航空专家昝凌,核电专家昝云龙等。毋庸置疑,假如有昝姓者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昝姓就好认了。就像老三机部的人都认识昝凌;核电工业都认识昝云龙一样


作者:58.16.107.* (2008/9/16 23:14:56)   回复此贴
  回复: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第 3 楼


0165 昝[朁、昝,读音作qián(ㄑㄧㄢˊ),亦可读作zǎn(ㄗㄢˇ),不可读作cǎn(ㄘㄢˇ)]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土正朁单,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朁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出自商汤时期五卿之一的朁单,时任职掌水土之职的土正。殷商王朝以五行命官。在西周时期改称冬官正,就是后世所称的大司空,掌管冬官府司,成为周王朝的六卿之一、先秦时期的三公之一。
“朁”字,在上古时期是“出人意表、特别、竟、乃”的意思,亦写作“曶”,表示为太阳忽然破云出现,义通“旸”,是夸赞某人做某事时常常出人意料,精彩之极。在秦始皇统一汉字时期,被宰相李斯规范为“朁”字,后在西汉时期有笔误者,写作“昝”,完全是“朁”的伪俗字。
在朁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朁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后笔误为昝氏,以讹为正,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仍作qián(ㄑㄧㄢˊ),不可读作zǎn(ㄗㄢˇ)或cǎn(ㄘㄢˇ)。
本书按:
一直以来皆有学者称:“昝氏是由商汤时期大夫咎单之后的咎氏变化来的,因为咎字后来被专用来指灾祸、灾殃(如咎由自取),因此人们认为姓咎不吉利,于是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横,便成了昝氏。”
这是非常错误的!
殷商文字中,无论现存的甲骨文、还是金文中,“咎”之一字原义皆是指负荷着大石块之人,意指罪过或处分,是受古刑法身绑石块的一种罪犯。没有哪位君王会用一名罪犯来执掌自己王朝的国土资源。
在《说文解字》中徐鉉早已明确注指:“朁,今俗有昝字,盖朁之讹”,在《集韻》中也早已经解释过:“昝,古作朁”。很显然,昝氏即朁氏之讹。不知为何,至今人们还要死抱着“音实咎之咎,故增一画为昝氏,是由咎姓变化而来”这样的无稽之谈不放?


作者:221.13.17.* (2008/9/17 15:17:29)   回复此贴
  回复: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第 4 楼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舅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舅犯,是一个有谋略之臣,诡计多端,又直率不奸。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楚成王芈頵(熊恽)进攻宋国,爆发了“围缗之战”,并围困宋国甚久。宋成公子王臣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姬重耳考虑再三,为了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准备与楚国交战,于是召来大夫舅犯询问方略。
晋文公说:“我们将与楚人作战,敌众我寡,这将如何呢?”
舅犯回答:“我听说,繁礼于君子,不厌其忠信;而战阵之间,不厌其诈伪。您只要多多采用诈敌之策就行了。”
晋文公辞别舅犯后,又召来大夫雍季,阐述了舅犯之计,而后详细问之。
雍季回答:“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晋文公曰:“好,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大军由棘津渡河(今河南滑县),进攻依附楚的曹、卫两国,企图诱楚国来援以解宋国之围。农历1月,晋军攻占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清丰),农历2月进军至敛盂(今河南濮阳)与齐昭公姜潘会盟, 卫国人感到恐慌,于是都城楚丘(今河南滑县)的卫国人逐其君归降于晋国。农历3月,晋军继续攻占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攻宋国都城商丘。
宋成公再一次向晋文公告急,晋文公用先轸的建议,利用秦、齐两国“喜贿怒顽”的心理,运用外交谋略制造了一系列秦、齐与楚的矛盾。晋文公一面让宋成公重金贿秦、齐两国,请两国出面求楚国退兵,一面分割曹、卫之地给予宋国,坚定其抗楚的决心。
商丘城两年都未能攻下,而曹、卫之地又被晋文公当作礼物送于宋国,楚成王因而怒不可扼,更加拒绝退兵。这样一来,楚成王便大大得罪了秦、齐两国,遂共同出兵助晋国,形成三强联合对楚的战略格局。
楚成王见形势急转不利,惟恐秦穆公嬴任好乘机攻其后方,只好退兵至申邑(今河南荥阳),并下令围攻商丘和缗邑以及占领谷邑的楚军撤回。但围攻商丘的楚军主将子玉骄傲自负,坚持要求与晋军决战,楚成王决心动摇,遍同意了子玉的建议,但又不肯全力决战,仅派王室亲兵六百人增援子玉。
子玉派人与晋文公交涉:“如晋国允许曹、卫两国复国,我们即解宋国之围。”
晋文公认为形势与晋国有利,当然希望决战,但又恐怕如果不允子玉的条件,将会遭道宋、曹、卫三国的仇视。于是一面暗中许诺曹、卫复国,条件是与楚国绝交,一面扣留楚军的使者以激怒子玉。子玉果然中计,怒而求战,率楚军进逼陶丘。
晋文公为疲敝楚军,诱使子玉轻敌深入,以便在预定战场与楚军决战,遂一连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撤至城濮与秦、齐两国联军会合。子玉认定晋文公不敢与自己正面对阵,兴高采烈地紧追不舍。
到了农历4月1日,子玉率楚军进至城濮,4月2日,双方对阵。晋军在秦、齐军声援下配置为上、中、下三军;楚军以陈、蔡两国联军为右军,申、息两国联军为左军,主力精锐为中军。晋军统帅先轸下令首先击溃较弱的楚军的右军;并让晋军之上军佯退,于阵后拖柴扬尘,制造后军已退的假象,以诱楚军的左军进击,使其暴露侧翼,尔后回军与中军实施合击,又将楚军的左军击溃。子玉及时收住兵力,方免于中军败溃。此时晋军与秦、齐两国联军乘胜逼近,楚军大败而退至连谷(今河南西华)。楚成王大怒,欲诛子玉,子玉恐而自杀。
城濮之战,晋文公在决战前充分运用外交谋略,由实力制胜向谋略制胜;在决战中,晋军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示利诱敌等狡诈战术,最终击败强大的楚军,大获全胜。
城濮之战后论功行赏,晋文公先重重奖赏了雍季,而后才奖励舅犯。属下群臣都不理解,纷纷说道:“城濮之事,我们都是用舅犯的谋略,君王怎么能先用其言,而后赏其身呢?”
晋文公告诉群臣:“此非君所知也。舅犯的谋略虽然非常有效,但只是一时权宜之计;而雍季的策略,才是真正的万世之利。”
孔子听到了晋文公的话后赞叹:“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晋文公将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赏给舅犯,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抑名称为姓氏,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ǎn(ㄗㄢˇ)。


作者:221.13.17.* (2008/9/17 15:22:11)   回复此贴
  回复:四川蓬溪昝氏字辈 第 5 楼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舅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舅犯,是一个有谋略之臣,诡计多端,又直率不奸。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楚成王芈頵(熊恽)进攻宋国,爆发了“围缗之战”,并围困宋国甚久。宋成公子王臣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姬重耳考虑再三,为了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准备与楚国交战,于是召来大夫舅犯询问方略。
晋文公说:“我们将与楚人作战,敌众我寡,这将如何呢?”
舅犯回答:“我听说,繁礼于君子,不厌其忠信;而战阵之间,不厌其诈伪。您只要多多采用诈敌之策就行了。”
晋文公辞别舅犯后,又召来大夫雍季,阐述了舅犯之计,而后详细问之。
雍季回答:“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晋文公曰:“好,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大军由棘津渡河(今河南滑县),进攻依附楚的曹、卫两国,企图诱楚国来援以解宋国之围。农历1月,晋军攻占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清丰),农历2月进军至敛盂(今河南濮阳)与齐昭公姜潘会盟, 卫国人感到恐慌,于是都城楚丘(今河南滑县)的卫国人逐其君归降于晋国。农历3月,晋军继续攻占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攻宋国都城商丘。
宋成公再一次向晋文公告急,晋文公用先轸的建议,利用秦、齐两国“喜贿怒顽”的心理,运用外交谋略制造了一系列秦、齐与楚的矛盾。晋文公一面让宋成公重金贿秦、齐两国,请两国出面求楚国退兵,一面分割曹、卫之地给予宋国,坚定其抗楚的决心。
商丘城两年都未能攻下,而曹、卫之地又被晋文公当作礼物送于宋国,楚成王因而怒不可扼,更加拒绝退兵。这样一来,楚成王便大大得罪了秦、齐两国,遂共同出兵助晋国,形成三强联合对楚的战略格局。
楚成王见形势急转不利,惟恐秦穆公嬴任好乘机攻其后方,只好退兵至申邑(今河南荥阳),并下令围攻商丘和缗邑以及占领谷邑的楚军撤回。但围攻商丘的楚军主将子玉骄傲自负,坚持要求与晋军决战,楚成王决心动摇,遍同意了子玉的建议,但又不肯全力决战,仅派王室亲兵六百人增援子玉。
子玉派人与晋文公交涉:“如晋国允许曹、卫两国复国,我们即解宋国之围。”
晋文公认为形势与晋国有利,当然希望决战,但又恐怕如果不允子玉的条件,将会遭道宋、曹、卫三国的仇视。于是一面暗中许诺曹、卫复国,条件是与楚国绝交,一面扣留楚军的使者以激怒子玉。子玉果然中计,怒而求战,率楚军进逼陶丘。
晋文公为疲敝楚军,诱使子玉轻敌深入,以便在预定战场与楚军决战,遂一连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撤至城濮与秦、齐两国联军会合。子玉认定晋文公不敢与自己正面对阵,兴高采烈地紧追不舍。
到了农历4月1日,子玉率楚军进至城濮,4月2日,双方对阵。晋军在秦、齐军声援下配置为上、中、下三军;楚军以陈、蔡两国联军为右军,申、息两国联军为左军,主力精锐为中军。晋军统帅先轸下令首先击溃较弱的楚军的右军;并让晋军之上军佯退,于阵后拖柴扬尘,制造后军已退的假象,以诱楚军的左军进击,使其暴露侧翼,尔后回军与中军实施合击,又将楚军的左军击溃。子玉及时收住兵力,方免于中军败溃。此时晋军与秦、齐两国联军乘胜逼近,楚军大败而退至连谷(今河南西华)。楚成王大怒,欲诛子玉,子玉恐而自杀。
城濮之战,晋文公在决战前充分运用外交谋略,由实力制胜向谋略制胜;在决战中,晋军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示利诱敌等狡诈战术,最终击败强大的楚军,大获全胜。
城濮之战后论功行赏,晋文公先重重奖赏了雍季,而后才奖励舅犯。属下群臣都不理解,纷纷说道:“城濮之事,我们都是用舅犯的谋略,君王怎么能先用其言,而后赏其身呢?”
晋文公告诉群臣:“此非君所知也。舅犯的谋略虽然非常有效,但只是一时权宜之计;而雍季的策略,才是真正的万世之利。”
孔子听到了晋文公的话后赞叹:“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晋文公将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赏给舅犯,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抑名称为姓氏,称昝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ǎn(ㄗㄢˇ)。


作者:221.13.17.* (2008/9/17 15:22:1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3 每页5条 当前1/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昝氏论坛  执行时间:4,074.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