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皇堤第一人---董令聪请愿记

    中华董氏网 2012年8月22日 万家姓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的光绪年代。主人翁董公令聪,字焕文。系安微宿松桑落乡人(今属宿松汇口镇曹湖村)。昔日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每年一到夏季,江水猛涨,上游浩荡的洪水向下游奔来,卷走了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吞噬了两岸百姓庄稼。尽管后来洲区的百姓,自发挑圩筑堤,但由于无组织领导,无金钱补助,加之灾民外流,筑起的堤防,仍是挡不住泛滥的洪水。年复一年和灾害,让洲区人民饱受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这一切董公令聪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反复琢磨:本朝政府对此事不闻不问,百姓又无力回天,能挡洪水的大堤谁来建造呢?那么这只有皇家出资,百姓出力,废除“民修民保”江堤传统做法,建立国家出资兴建江堤、防护江堤新举措,才是灾区人民生存出路。

  于是,大清光绪十四年秋(1885),令聪公不顾家人的阻止,毅然从仅能养活家人的几亩土地中卖出三亩作盘缠,单枪匹马赴南京“告御状”----为民请愿。文书无法递进,旅店住两月有余,铜钱用尽,只好在旅店端盘洗刷碗,以劳换食,宁可受饿,不改初衷。老板也知其因,但爱莫能助。一日店老板获悉八月十五南京制台兼八府巡按刘坤一将要出衙,赴嘉庙行香。于是机不可失,令聪公与老板商议:刘出巡阵容庞大,刀光剑影,求见制台断定冒险,平民欲见老爷,唯一得拦轿喊冤。届时须两袖加长,袖缠轿子跪地拦驾。令聪公照此一番筹备。时至这一天,制台大人的轿子果真出现了,威风禀禀,声音由远及近。令公带着勇气和恐惧冲向八抬大桥喊冤。霎时间几名武士,挥动长刀砍向拦轿手,幸好有备无患,却被抻回府衙严以拷问。令公跪在堂中见到刘戴着面具,很有几分胆寒,颤抖不堪,哆嗦回答:“余不为已利,也无冤情,只为家乡民众鼓与呼,求大人开恩,救助灾民。”此时堂前有两位九江衙役,听出口音便知是家乡人(令聪捎九江口音),忙奏道:“老爷,乡下绅士,未见过老爷,不敢直面对话。”刘大人听后恕他无罪,站起身来,实话实说,从头讲来。令公平静了许多。接着详细介绍宿松沿江人民连年受灾,哀鸿遍野,怨声载道的情景。接着冒昧提出国家财政应出资建造大堤,防护大堤的请愿,并呈上请愿文书。制台大人亲听了灾区民情反映,阅读了民众的强烈愿望的文字之后,深怀感慨:乡下先生自备盘缠,长途跋涉,为民请愿,实属罕见。我们是百姓之父母官,确实要解决人民痛苦。生存在长江之畔的百姓,每年自修自保长江大堤,那么脆弱的肩膀,有堪重负。皇家要付出银两,让建堤防的灾民大军,食而有其粮,住而有其棚,劳者才能建高堤、筑牢堤…….于是“皇修皇保江堤”的重要批示,终于出自制台之手,书于令聪公请愿文稿之上。从止,修防江堤开创了国家负担的历史先河。

  几日后,令聪公带着南京道的批复,会见宿松县长,县官很是赞赏令公为地方民众谋利益的善举,当即落实了这个批示。并委任令聪为宿松同仁堤委员长的职务,全权负责宿松段江堤的重建和今后江堤防护工作(同仁堤系宿松段原江堤的名称)。特恩赐“同仁堤”字样的灯笼一盏,即便午夜令公公务赴县,亮起灯笼,守城人照样开门迎接。

  令聪公与南京、宿松办妥有关事宜之后,返回乡里,喜讯传开,妇孺老幼欢欣鼓舞,感激涕零。数日后令公率领沿江百姓,披星戴月重建江堤。离乡在外的农夫兄弟闻讯归来,首先领到挑堤有偿钱、粮,即而勇跃投入挑堤战斗。奋战一冬春,蜿蜒百里的江堤建成了,魏然屹立。堤内人民从此春种秋收,构建广厦,安居乐业。令聪公这义举,宿松洲区人民受益匪浅,感激万分!他的名字,百年后,仍在百姓中流传。

 

              流坑理事会理事董福育敬撰

                  2011.10.1

 


分享按钮>>董氏家族墓地
>>董氏历史名人-董邦达与董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