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家思想含义初探

    中华熊氏网 2012年8月17日 万家姓


关于我国文关于我国文字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文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来源于图画。如“能”字,在远古时期即被“画”成一只熊的形状,这让我们了解到,在当时,“能”即为熊。而又是在何时,“能”字被如今的“熊”字通假了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熊”字的原型来说起了。

许慎于公元100年左右著成《说文解字》,将如诗如画的篆体字用一些笔画规范和代替,大大减小了中国字的书写难度、使之更容易学习,同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为当时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简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偏旁两点为“冰”、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的规则,如“熊”、“熙”、“然”、“热”等字在篆体中均是“火”字底。而“灾”、“灵”等汉字和“熊”、“熙”、“然”、“热”等汉字因不在同一个“六书”规则范围内,因此保留了火字底,也因改成四点火字底的话反而不利于汉字的对称与美观。但也有例外,如“杰”字并不是火字底,它的繁体字是“傑”,是在近代繁体改简体的时候被“莫名的”改成了“杰”。

由此可知,“熊”的原型其实是“上能下火”,而令人奇怪的是,古人为什么要在代表熊的能字下面画蛇添足地加上一个“火”字呢?这就要从道家思想的鼻祖鬻子来说起了――鬻子,字熊(鬻熊),为周文王的老师,曾传八卦于周文王(周文王随作《易经》),并著有《鬻子》一书,是中国的第一部字书,中国哲学的第一部著作,更是楚国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又是道家学说的第一部著作,鬻熊因此被学界公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鼻祖。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鬻熊的字――“熊”,极有可能为其所首创,因为依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在鬻熊以前,“熊”字均写作“能”。假如果真如此,那么,鬻熊所首创的这个“熊”字,必定包含了极其丰富的道家思想,换句话说,“熊”字,富含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那么,鬻熊创造“熊”字的初衷及原因是什么呢?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了。在这里,让我们追溯一下鬻熊的世系,看有否能从中找出些许的端倪。

纵观各类史料我们可知,鬻熊的先祖为“火神祝融”,而祝融的先祖为黄帝有熊氏,均是值得整个家族引以为傲的显赫人物,因此,在鬻熊创造“熊”字的过程中,“能”表明祝融的“熊图腾”世系,“能”下面加火表明“火神”祝融之功德(因此“熊”字形容火势旺盛一直流传至今,如在公元2008年,奥运圣火在北京“鸟巢”熊熊点燃,当时无论各大电视台及各大报刊对圣火的形容除了“熊熊”一词以外,已经找不到了第二个可以与圣火相匹配的神圣词语了)。又因其后将其所创的“熊”字作为氏,并建立了绵延八百多年的楚熊王朝而使“熊”字与“能”字通假。

我们可以断言,在鬻熊以前,考古一日未发现“熊”字的存在,那么, “熊”字是鬻熊所创且富含道家思想的推论将一日不被推翻!
 


分享按钮>>歷史與空間:明末一代名臣袁崇煥
>>屈原故里熊、屈二姓结伴而居不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