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氏渊源】江苏省成氏源流考释

    中华成氏网 2012年3月1日 成春到


据传江苏成氏宗支虽有不同来源,但主要出自姬姓。相传有两个支系:
一是周文王之子郕叔武之后。叔武以伯爵封于郕,古国在今陕西岐山一带。西周初,改封山东鄄城东南,后徙山东宁阳北。至春秋时,此时属于鲁,战国时,又灭于齐国。其子孙以郕氏为姓,有赵国大夫郕午。后来,后裔则去“邑”为成氏。
二是周文王后裔姬姓。在春秋时,分封至鲁国成邑,古城在今山东泰安南的宁阳东的华丰镇,也称盛。盛是鲁国大夫公孙成之食邑。公孙成即公孙宿,为鲁孟孙氏成邑之宰。后来成邑灭于齐,子孙便以成邑之“成”为姓。
纵观以上两种传说,都可足以证明,江苏的成姓是周文王的子孙,是从山东迁移至江苏。具体迁移的过程,从汉朝一直延续至明、清。
汉朝以后,居住在山东一带的成姓,逐步向江南发展。尤其是在东晋和隋唐期间,由于北方的战乱不断,人民生活不够安定,而南方逐渐富庶起来,因此,北方的一些成姓家族,举家从山东等地,纷纷南迁,到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并迅速繁衍。到了宋朝,江苏已成为全国成姓较多的省份之一。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从苏南向苏北移民,民间称为“洪武赶散”,原居住在苏州阊门的成氏五兄弟,除辛大公仍留守祖业外,有四人被移居苏北,其中辛二公移居兴化,辛三公移居距盐城四十多华里的西乡太平堤大成庄,辛四公移居宝应,辛五公移居盐城本城。从此,江苏成氏从苏南向苏北扩展,并在苏北立足生根,子孙繁衍不息。
到了明朝末年,江苏成氏已发展到5万多人,约占当时全国成氏总人口12万余人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成为全国成姓第一大省。
在清朝和民国期间,江苏成姓因任职、经商、置地、逃避战乱等诸多原因,逐步向南方和西南方向流动,如向浙江、江西、广东、四川、云南、湖南等省迁移,使这些省的成氏也一天天地多了起来。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苏、浙江两省和湖南、广东、江西、贵州四省,已成为我国江南两大成姓聚居地。而成姓比较集中的江苏、湖南、四川和河北四省,共已有成姓人口约51万人,占全国成姓总人口的67% 。
如今,江苏仍是全国成姓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十三个省辖市,每个市均有成氏宗亲居住,但分布不够均匀。在苏南,主要分布在苏州市、无锡市、镇江市和南京市;在苏北,主要分布在盐城市、泰州市、扬州市和淮阴市。根据不太准确的估计,全省各地现有成氏人口接近15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七千多万人的0.21% 。一些成姓集中聚居的少数县(市),如盐都县、兴化市等,成姓人口分布密度高,约占总人口的0.8% ,每平方公里有成姓5人左右。

文章作者:成春到 成刚


分享按钮>>《云南省志·古树名木志》特约撰稿人庞金祥
>>廉江市石城镇那良村庞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