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县发现战国时期毛遂后裔

    中华毛氏网 2010年8月12日 毛启国


------大堰村毛志成系毛遂92世孙

      本网讯(特约记者毛启国)战国时期,自荐陪同赵国平原君出使魏国,成功说服魏赵两结盟,共同抗击秦国而家喻户晓的毛遂后裔,在湖北长阳县被发现。
 
       4月15日上午,湖北枝江市偏洲《毛氏族谱》续修委员会正式致函长阳县民政部门,确认长阳县磨市骆家坪村、大堰钟家湾村两地毛氏村民,为战国时期毛遂后裔,并确认大堰镇大堰村二组村民毛华荣之孙、2009年11月出生的毛志程小朋友,是长阳毛氏辈份最低的毛姓族人,系毛遂92世孙,同时也是长阳毛氏始迁祖毛诗兴的第14代孙,是枝江长阳两地毛氏划时代人物。

      4月5日,应长阳县磨市、大堰两地毛氏宗亲邀请,记者以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理事、枝江《毛氏族谱》续修主笔的名义,专程前往长阳县考察长阳毛氏迁徙历史。在长阳县姓氏与家谱研究专家向家舟先生协助下,先后到长阳县磨市镇的骆家坪村、花桥村、磨市村,大堰镇的钟家湾村、赵家堰村、香炉观村、马家坪村等10个毛氏居聚地寻访、考证、调查,拜见当地毛氏宗亲,通过寻找祖坟、考察祠堂、核对家谱、校正字派,查询档案,终于确定长阳县磨市、大堰两地毛氏,为战国时期毛遂后裔。

      据《枝江县志》《长阳县志》及长阳姓氏研究专家向家舟先生所著《长阳姓氏研究》等资料考证:长阳境内两支毛氏是清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从枝江县百里洲偏洲岛上迁徒来的,始迁祖为毛诗兴、毛曰庠二公,分别在磨市镇罗家坪村、大堰镇钟家湾村两地定居,至今已整整314年历史,共繁衍了"朝、毓、士、本、有、德、大、成、启、国、华、长、守"等13代毛氏子孙。

      据了解清康熙35年长江连续二年发大水,百里洲上大小洲堤、小垸悉数溃口,庐舍漂流,烘干机,淹死人无数,良田、祖坟、房屋全被水淹。大水退后,因良田全被河沙淤积无法耕种,时值长阳“改土归流”后,封建王朝允许外地居民迁入鄂西原属土司直接管理或买管的地区。包括毛氏、鲍氏、林氏、李氏、周氏、吕氏、傅氏、赵氏、尤氏等在内的数十个枝江姓氏支系即由于上述原因在这一时期陆续迁入长阳“挽草为业”,定居繁衍至今。

      目前生活在长阳县磨市、大堰两地的毛姓人口约500人。均系314年前从枝江县百里洲偏洲岛上迁徙去的,他们至今还沿用当年枝江偏洲毛氏的派字,为后代取名,仍保持着汉族身份,每年清明节都派代表前往枝江傺拜毛氏先祖。

 


分享按钮>>枝江市江西毛氏后裔组团 参加丰城建县千年庆典
>>新编《中国边氏族谱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