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启宏: 当代字圣(蒋晔 武京予 (文化时报)

    中华萧氏网 2011年6月19日 网络转载


萧启宏: 当代字圣

蒋 晔 武京予 (文化时报)

核心提示

             他是我国著名的汉字研究专家。1962年参军,后被评为全军英模代表,参加建国十六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团,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1981年创办《汉字改革报》,后承担计算机汉字词频统计国家科委项目,由此开始全心研究汉字起源,发现了“汉字通易经”的秘密,指出了“汉字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他对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意通”规律的揭示,以及他发明的用之于电脑的《启宏全息码·全汉字系统》,为推动汉字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被誉为“当代字圣”。

萧启宏小传

        萧启宏,我国著名的汉字研究专家。1943年生于云南镇沅县,1962年参军。1975年在四川内江市建立“文字改革办公室”,开始推进汉字拼音工作,其影响之大,引起了全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高度关注。1981年创办《汉字改革报》,后承担计算机汉字词频统计国家科委项目。他对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意通”规律的揭示,以及他发明的用之于电脑的《启宏全息码·全汉字系统》,为推动汉字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而被誉为“当代字圣”。其主要著作有:《信仰字中寻》、《新编百家姓》、《汉字通易经》、《从人字说起》、《百科四字经》等。即将问世的《汉字世界》,是其扛鼎之作。

        今年62岁的萧启宏先生是一个“神秘”的学者。其“神”在于,他把我们今天天天使用的、最平平常常的汉字,讲出了精气神,讲出了汉字的博大精深,讲得让我们叹为观止,有一种为我们祖先的绝妙智慧而拍案叫绝、高呼万岁的感觉。其“秘”在于,他真正解开了几千年来、我们都早已忘记了的汉字奥秘。我们问他,您是发明者,还是发现者?他吃了一惊,惟恐伤害了祖宗灵魂,他讲:我是发现者,不是发明者,发明者是我们的老祖宗,我只是解开了这个秘密,找到了解密的钥匙。

        在解密的漫漫路途中,可以讲,萧先生一直是秘而不宣、藏而不露。由于他那呕心沥血的集大成巨著《汉字世界》尚未问世,所以,他根本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时间,为了全神贯注进行研究,他只能以隐秘的方式生活,在孤灯寂寞中享受汉字的快乐。为此,他翻烂了5本《新华字典》,翻烂了《辞海》和《辞源》,翻烂过3套《汉语大字典》。我们在他的办公室,当看到那些烂兮兮的字典时,顿时萌生一种敬意,正是这种超常的劳动付出,才换来了他杰出的汉字研究成就。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教授称他是树立了一个“里程碑”。日本汉学家金泰昌先生认为,萧先生汉字通“易”的解释,将汉字推举到它原有的哲学高度,为汉字成为人类共同奉行的公共哲学符号奠定了基础。中医学泰斗吕炳奎先生看到《汉字启示录》后,对萧启宏先生说:“过去我和钱学森、陈立夫常讨论中华民族怎样实现最终统一的问题,用易经可是知道的人太少,用中医也太专业化,看到萧先生的著作,这下放心了,用汉字,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从为政立教到领事办官,一切都有了可遵循的依据,祝萧先生获得巨大成功。”这些评价都构成了萧先生的“神秘”底色。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护身符

        中华民族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生命绵延8000年、而从未中断过历史进程的民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类奇迹。那么,使这个奇迹成为可能的生命根基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天天使用的汉字。正是这汉字,打造了我们民族的诺亚方舟,在每一次惊涛骇浪、生死存亡的灾难面前,我们这个民族都没有像泰坦尼克号巨轮那样,很容易地触险沉没。是汉字这个伟大的纽带,把所有的中国人都凝聚了起来,每一个方块汉字就像一个一个战士,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汉字方阵军团,在保卫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万里河山。

        任何一个入侵者,只要进入这个汉字方阵之中,无一例外地被汉字、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汉字文明所同化。入侵的越深入、陷入的越持久,被彻底同化的速度就越快。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本上超不过三代人、100年,外族入侵中国者必渐渐地自我消失掉,而入侵者的后裔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字这个护身符可以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战而胜。我们总是想,如果日本侵略中国不在1945年失败而撤回到日本国土,日本这个民族就可能永远也撤不走了。因为,日本现在通用的文字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汉字,汉字对日本的同化作用会更加明显,这一点完全不以某个战争狂人和政治疯子的意志为转移。中华民族的这种生存绝招,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所赐予子孙后代的汉字,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命根子,把汉字学好,就能保住我们的生命,保住我们的江山不动摇。汉字万岁,我们的民族就会万岁!中华民族就不可能长久分裂,因为秦始皇早已统一了汉字,而汉字又反过来统一了中国。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是靠汉字统一起来的国家,任何想分裂中国的人,必须先灭掉汉字,读者朋友们想一想,这有可能吗?

        萧启宏先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以中国为家、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的伟大民族。汉语汉字是伴随我们终生的文化之母,是中华文化的根。”他认为汉字产生在上古时代的末尾,也就是说,从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这一时期。有巢氏发明树上建房,燧人氏发明用火取暖和驱兽,伏羲氏发明结网和易卦,炎帝时代开启农工,黄帝时代圣人发明文字。圣人是根据伏羲氏的八卦原理而发明了文字,有了文字之后,百官用文字来作为办理政务的根据,万民用文字作为指导人生的准则,由此开启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讲,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中华文明,就诞生不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是汉字哺育了这些圣哲。

        萧先生说:“‘五四’运动时期,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兴起,虽有倡导科学和民主的进步,但也有对中华文化认识不清的糊涂观点。表现在对汉字的评价上,就有‘汉字落后论’。而这个论点的理论基础是鲁迅先生的:‘众人造字说’”他认为‘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鲁迅文集》六卷75页)。既然,文字是众人造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学问和规律性,只能靠‘约定俗成’来规范了,这样‘约定俗成论’便提了出来。后来,前苏联语言学家契柯巴瓦提出了文字发展有表形、表意、表音三个阶段的‘三段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汉字还停留在表意阶段,那么,汉字就更为落后了。

        王蒙先生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的演讲中,明确提出:‘我们中国应该明确地放弃汉字拉丁化的目标。’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倘若汉字取消了,中华民族也就失踪了。”

        如何看待简化字、繁体字?萧启宏说:“汉字本来不存在什么繁简问题。笔画多少那是满足汉字表达信息的需要。譬如说,表达宇宙万物就用“一”字,就一画;表达天地相交产生万物就用三字,是三画。多一画不行,少一画也不行,当多则多,当“少”则少。简化字,产生于那些写草书的人。作为书法艺术,这种艺术的抽象,人们是能接受的。五十年代,为大众扫盲和书写时代的需要,国家颁布了一批简化字。使许多常用汉字写起来简单方便,这是得利的方面。可也有不利的方面,简化字丢掉了汉字部分信息,破坏了汉字部分的结构规律。举例说:以‘奋’代‘奮’。奮字,上面是个‘大’,指鸟长大。中间是个‘隹’,指鸟。下面是个‘田’,指大地。这个字明确地表达出,候鸟长大后,要迁徙栖地,中间要经过万里云程的拼搏。而简化成‘大田’为‘奋’后,就成一个死符号了。它与学習的習字,小鸟练翼的翼字,内在的联系断了。

         现在有一种糊涂认识,说简化字是大陆的,繁体字是台湾的,谈汉字是自己制造祖国分裂。另有人更糊里糊涂地说,简化字比繁体字先进。这种认识,我过去也有过。但随着汉字研究的深入,我是不敢妄言了。我举几个例子:如以‘种’代‘種’。 ‘種’字中有一个‘重’字,这是非常有讲究的,农村老人都知道,选最重的果实为種,才会越来越好,谁也不会去选‘中’性的为種。再如以‘动’代‘動’。‘動’字中有一个‘重’字,重力为‘動’,用一种物理的运动规律来讲‘動’,人人都可以看得见,听得懂,这是非常先进的力学观点。比简化字要深刻得多。胡秋原先生说,只识简体字,逐渐与历史文化脱节,这是很危险的。台湾、香港虽然使用繁体字,但是如果讲不出道理来,时间长了也难坚守。现在著名书法家写错别字,特别多,原因就在会写字,而不识字。所以,我们担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今天的原则应当是坚持写简体字,符合国家正字法要求;坚持讲繁体字,确保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不下来,我们的根就会断,我们民族的命就会丢。”

 让汉字说话

         萧启宏先生之所以被誉为字圣,那是因为,他在汉字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他出版的《汉字通易经》和《中国汉字经》等重要著作,使得我们能够跨越汉字诞生之后几千年来演变的历史时空,一下子把今天的汉字使用,与最古老的汉字创造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的名字就是“汉字起易说”。这一学说指出了汉字的本质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符号”,阐明了汉字存在着“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和“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进而发明了“汉字全息教学法”,开辟了按照汉字规律进行教学的高速公路;发明了“启宏全息码·全汉字系统”,解决了全部汉字进入电子计算机的难题。

        他即将出版的《汉字世界》巨著,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汉字通易经的学术著作,而且也是第一部将汉字推举到哲学高度、展示汉字博大精深的大型工具书。翻开这部书,汉字个个如黄金出土,白玉洗尘,闪耀着文明始祖的智慧光芒。汉字成了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的活体。我们这些读过《汉字世界》未刊稿的人,无不有茅塞顿开、如梦初醒之感。

        自从《说文解字》诞生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新修的字典出现,但都是在许慎“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理论框架下,作内容的扩充,没有一部字典是超过《说文解字》的。然而《说文解字》它只告诉了汉字是什么,而没有告诉人们汉字为什么。传至今日,汉字文化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代现象,有关汉字深刻内涵的研究极为缺乏,人们均停留在表面现象上,99.9%的人不知道天天使用的汉字里面,藏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脑黄金。萧先生说,我们可以拿“欲”字本身来了解一下老祖宗是怎样参透人生的。

        欲,左边是个“谷”,右边是个“欠”。“谷”有两层意思,一是“谷”指粮食五谷,人缺少(欠)了五谷,发生饥饿,必然要产生食欲。这是从生理到心理的反应过程,因此欠谷生欲。二是“谷”又指山与山之间的山谷。是说人的欲望无止境,如果把它刺激起来,那就会变成“山谷”,山谷永远是填不满的,所以,人应当节欲。

       “欲”字为什么和“裕”字同音呢?“裕”字左边是个衣字旁,指的是衣,其右边是个谷字,表示有穿有吃。孙中山先生讲“三民主义”,第一条就讲“民生”。民生的基本问题就是衣、食、住、行几个字。人的欲望不仅是饥饿时想吃饱饭,更想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人的这种心理和要求是正当的,所以,“裕”字和“欲”字同音。

        再看儒字,左边是个人字旁,右边是个“需”,是讲人之所需。需要什么?“一需营养,体魄健康。二需教育,头脑灵光。”为什么儒字念这个音呢?这个音就是“乳”的意思,乳指的是母乳,即指营养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起。这个“孺”字,和“儒”是同形同宗、同音意通。左边是子,右边是“需”,是说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颂”字中有个“公”,“贬”字中有个“贝”,可见惟有“天下为公”是最值得歌颂的,要贬斥的是贝字当头的“拜金主义”。汉字文明,是非明确。

        有人问,反腐败怎么解释。萧启宏说,“腐”字已说明了问题,上面是政府的“府”,下面是鸡鸭鱼肉的“肉”,它告诉人们反腐败不是反政府,而是反政府下面的“烂”肉。百姓的住宅称家室,大富之家、官府才称为“府”。“府”字中有个“广”字,意指广大。广中有个“人”字、有个“寸”字,是指官府之人,应寸心为民,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但是,如果政府中的人不勤政廉政,整天陷于酒肉,变成了行尸走肉,那府上就会出“腐”了。尸腐必败,肉腐必臭,所以腐败非反不可。一个“腐”字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1996年萧启宏看到一位科学工作者写文章说,汉字不科学,说汉字是科学这话本身就是伪科学。萧启宏请他讲一讲科学的含义,他说科学是知识,科学是数据,还有美国库恩的潜科学论云云。萧启宏对他说,你讲的这些都对,但条理不清。汉字一个“科”字讲得很清晰:“禾为科首,生产第一。斗为北斗,系统全息。科音通课,细分课题。斗为量器,数学规律。”这四句话,说的是科字,讲的却是科学工作的四条原则:①科学为生产服务的原则。禾为科首,我国古代是农业立国,科学首先要为生产服务。②知识系统的原则。斗为北斗,讲的是天文学。农业生产讲究农时,农时根据气候,气候来自宇宙星际的变化关系,离不开大系统。科学大系统,是综合的。③科学是分课题的原则。“科”音与“课”相同,讲的是课目,科学要求从宏观到微观,细细地分科、分属、分种。④科学是数学规律的原则。斗是量器,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科学讲数据,讲数学模型,无数据则无根据。

         他听了以后认为萧启宏是附会而成。萧先生告诉他:“我是根据汉字通易经的理论模型来做的。我已经做了几千字,无一例外。”接着萧启宏又讲了几个不同的字,他听了之后,才谦虚地说:“哦,汉字竟有这么精密,这么高深呵!惭愧……”

         联合国国际合作与协调委员会秘书长曾安立说:“萧先生解释下的汉字,对建立人类公共文化,促进世界和平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希望中国伸出一只手来,与联合国寻求世界和平事业。”可见,萧先生汉字文化的研究成果,具有世界意义。怪不得法国总理在给中国总理的电文中公开说:“我们对中国的市场和古老的文化感兴趣。”

        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在古老的埃及早就流传着这么一句古话:“要寻找智慧,就到中国去。”

       所以,萧启宏先生讲:“我们要看到,开发汉字宝藏,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为了统一国家。中华文化是贯穿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延续中华民族的命脉。抓住汉字文化,就抓住中华传统文化,就抓住了团结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抓住了有助于当代、有利于未来的宝贵财富。

        汉字宝藏包含着智慧,犹如煤炭蕴藏着光与热的巨大能量,只有把它点燃,人们才能感到它的温暖,得益于它的光芒。”

向祖宗赎罪

       萧启宏先生早年是一个狂热的鼓吹“汉字落后论”、“汉字死亡论”者,他要为实现汉语拼音文字斗争到底,为此,他还谱写了《拼音文字战歌》。今天的萧启宏与昨天的他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

        1962年秋天,19岁的他初中刚毕业就参了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有一番作为。当兵第一年,他就成了一名出色的神枪手和连队的五好战士。1964年,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5年,他被树为13军学雷锋标兵,并参加昆明军区组织的学雷锋报告团到各部队巡回演讲。当年10月,又被选送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萧启宏像雷锋那样,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所以,毛主席当年发出来的号召“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使他热血沸腾,他要为扫除文盲而奋斗。恰好这时,他认识了一位老师。他从这位老师那里,看见许多研究语言文字的书籍。他如获至宝,全部借来阅读。接着,他向部队领导提出:到地方去试验文字改革。师政机关给他以支持。他以近于狂热的激情,提出了一套可以操作的设想,并脚踏实地去行动,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内江各级领导,特别振奋了教育部门的同志。他终于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专门为之立项,为之抽调了相关人员,为之划拨了专项经费。

        于是,自1974年至1976年间,他带头执笔谱写了《拼音文字战歌》《大家来说普通话》的歌曲,在内江各地唱响;他编写了一系列《为实现汉语拼音文字而斗争》的文字材料,印发宣传;还编印了《拼音文字教材》,在内江各地工厂、农村、学校试行推广。一个有l0多万工农群众和学校师生参加的拼音文字学习热潮,很快就在内江开展起来。这一举措惊动了全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胡愈之、王力的推荐下,他竟被四川大学、四川师大、西南师院、西南民院、南充师专、重庆师专等6所大专院校,一一聘请为兼职老师,共同进行汉字教学科研活动;教育部和全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也派出工作组调查了解情况。

        1978年,萧启宏转业到了四川师大任教。1979年,创办了《汉字改革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萧启宏重新审视具有5000年历史的汉字。从1981年开始,他与北京航空学院刘源教授合作,着手“汉字信息化处理研究”,进行计算机现代汉语词频统计国家科委项目,由他负责汉字编码。他终于发明了文字学造字法编码——“启宏全息码”。经国家技术测定中心评定,结果令人惊异:在进行多达60万汉字的输入测试中,平均每个字仅打2.4键。他一下子明白过来:拼音文字具备的优点,汉字同样具备。而汉字独具的优点,拼音文字则无法相比。汉字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化,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古体字以及外造汉字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获得信息处理,这一系统使中文信息处理能力,由几千字级向几万字级迈进,为大型汉字库的应用、中文古籍整理、图书编纂、情报检索等创造了条件。

        在这个事实面前,萧启宏这个曾经竭力鼓吹拼音文字的狂热军人,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他成为一名恢复汉字尊严而潜心研究并不断呼吁的学者。他坚决反对“汉字落后论”,只要一听到有人对汉字不恭,他都要找机会讲清道理,让你信服。

        他说,他曾经对不起汉字,他要用拼音文字来消灭汉字,这是他的罪过,他对不起老祖宗。他知错即改,近20多年来,他完全以赎罪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卫汉字、光复华夏文明的使命之中。为此,他历经了学习上的千辛万苦、艰难寻觅,生活上的家破人离、经济困境。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的意志,他的成功就在于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他都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汉字就是这复兴的智慧明灯,就是继续民族命脉的根本载体,就是促进和谐世界的人类最早的公共文化遗产。


分享按钮>>军事新闻摄影家--林茂兰
>>北京经济学总会名誉会长侯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