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常宝霆“卖布头”感受“常氏相声”魅力

    中华常氏网 2012年7月17日 中国网


今年是常宝霆80寿诞暨从艺70周年。农历大年初五、初六,众多相声名家将齐聚北京中山音乐堂,为常老举办相声专场演出活动。4月中旬,中国曲协、天津市文联还将在天津大礼堂联合主办庆祝常宝霆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常老将给观众带来一段《卖布头》。近日,记者随着常宝霆的徒弟王佩元,探班《卖布头》排练现场。

70年舞台生涯

虽是八十高龄,老先生依旧很“帅气”,戴着一副眼镜,更显得文质彬彬。常宝霆说:“我这是老花镜,戴了有些年了。演出的时候,我一般不戴着上台。”

记者:您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上台了,具体原因您能说一下吗?

常宝霆:我的搭档白全福1993年去世之后,我就没有上台了,15年了。白先生大我10岁,他人很好,找个好搭档不容易。

记者:之前看到您还做了一些相声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吗?

常宝霆:自己做了一些工作,整理了一些传统相声。

记者:整理了哪些段子?具体是做什么?

常宝霆:这做得不够好。像《打砂锅》、《大审案》、《洋药方》等是整理的。具体也就是把不适合的剔出去,让它更精炼。

记者:对于现在的相声,您有什么看法吗?

常宝霆:现在的相声演员,有些人不错,有些不好。

记者:能具体说一下吗?

常宝霆:具体,我说不上来。

记者:说说您的学生吧。

常宝霆:我培养了一些青年演员,现在活跃在相声界的王佩元就是。

记者:您还记得您第一次登台表演相声的情景吗?

常宝霆:我八、九岁的时候就登台了。那时候启明茶社有“相声大会”,老演员多,我是相声家庭,有家庭熏陶。

记者: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呢?

常宝霆: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与白全福合作。我们一起合作表演了《卖布头》、《洋药方》、《大审案》,并创作了《一支新花》、《道德法庭》等相声作品。

记者:您能说下“常氏相声”的特点吗?

常宝霆:“常氏相声”的特色,主要是注重表演、刻画人物、动作舒展。而且,在传统相声中融入现代的东西,社会在发展,要随之进步,好好运用,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记者:今年是您的舞台艺术生涯70周年,在这70年中,说一下您最深刻的记忆?

常宝霆:最深刻的事情,是1962年的时候,我给周总理演出。

在离开常老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这件让常宝霆一辈子难忘的事:196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全国青联代表,常宝霆和马季表演了一段新相声《对歌》,总理听了非常高兴,并在下场后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你叫常宝霆,是常宝堃烈士的弟弟。你一家有不少的相声演员。”

此后,常宝霆又三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

常宝华说常宝霆我和三哥演电影

常宝霆是常宝华的“三哥”,在纪念常宝霆从艺70周年相声演出的发布会上,常宝华回忆了往事。

常宝霆的艺名叫“三蘑菇”,而这是由常家大哥常宝堃“小蘑菇”而排下来的。常宝华回忆,“我的父亲常连安是一个流浪艺人,小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孩子吃糨糊长大的。常家有了大哥常宝堃以后,在经济、事业上才有所抬头。常宝堃是天生的一个相声演员材料,三、四岁在张家口演出的时候,被观众称为‘蘑菇’。‘蘑菇’是张家口观众的爱称,也就是我们现在口头上说的‘宝贝’的意思。这样继承下来,后来有了我二哥,就随着叫‘二蘑菇’,我三哥叫‘三蘑菇’。”

常宝霆与白全福合作,被相声界称为“终身搭档”。自常宝霆正式登台后,就一直与白全福合作,直到对方去世之后,常宝霆也退出了舞台。不过,常宝华却说,“很少有人知道,常宝霆最早捧哏的并不是白全福,而是自己——常宝华。”常宝华还回忆了自己与三哥演电影的往事,“那时我十一、二岁,与三哥常宝霆合作拍电影。当时的时装片《锦绣歌城》和古装片《花田八错》,就是我们两个演的。一个是主角,一个是配角,轰动一时!”

如果真有人是为某类艺术而生,那么,常宝霆应该就是这样的人,他为相声而生。这就是记者看完常老现场排练《卖布头》之后的感想。对于这位80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来说,当青春不再、名利不重的时候,说相声,这项从事了一生的事业,是他最大的慰藉,保留着他最美好的华彩。

徒弟眼中的常宝霆老师生活很幸福

王佩元是常宝霆的徒弟。这次北京相声演出中的很多事情,也都是王佩元负责打理。王佩元说,“老师是一个很谦逊的人,从不说过去自己风采如何。‘我有什么可写的’,他总是这样说,说自己做得不够,很不好,没啥好说的。”

王佩元透露,以前师父有一句口头禅“人得讲理”,做事得公道、正确。他还说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件事情,“以前我们经常一起打扑克、玩牌。老师教育我们,说要少玩,要多弄业务,否则就玩物丧志。有一天,他突然说不玩了,以后就真的再也没有玩过。”常宝霆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说到就做到。当他的学生,可以明显地感受得到常老“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的人生态度。

常宝霆被人称为“相声艺术大师”,为众人喜爱。他在艺术上讲究精益求精。“老师在创作之前、之后都会失眠。创作之前失眠,是因为精神上不敢怠懈,一直考虑新作品。作品出来之后睡不着,是因为他还会不停地考虑、思考这个作品受到欢迎的原因。当然,如果失败了,原因又是什么?老师就是一个认真的人。”王佩元说。

常宝霆的相声特色,很多人评价是“帅气”,王佩元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老师的相声‘帅’,这不仅是说老师个人的外表,他气质很潇洒、漂亮,仪态很好,更应该是他的表演上的‘帅’,因为他的艺术的核心就是‘新’,追求一种常新的状态。他敢于突破原来的表演模式,许多作品经他努力后,和以往都不同了,跟现实更加贴近。比如他的相声作品《听广播》,在60年代大红大紫。这个作品是带着乐队在幕后弹唱的,在表演中还吸收了南方的滑稽剧等姊妹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颖。另外,老师演过戏,上过电影和话剧舞台,他在相声舞台上也擅长表演‘戏’。他一哼一哈,一举手一投足,围绕着整个作品的情绪,十分出彩。”

对于常宝霆现在的生活,王佩元说:“老师生活很幸福,他女儿在国外生活,有时候他会去美国看望女儿。而师娘和师父两人都很好,前年,也就是2006年,是俩老人‘钻石婚’纪念日,也就是结婚60周年的日子。”

常宝霆资料

常宝霆,“常氏相声”的嫡系传人。其父常连安是上世纪30年代相声大家,其兄常宝堃是一代相声大师。常宝霆自幼随父学艺,9岁登台,11岁在北京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12岁拜郭荣起为师。常宝霆14岁正式与白全福结为搭档,两人共同合作40余年。一起创作和表演的主要节目有:《听广播》、《挖宝》等。1951年,常宝霆应邀至天津工作。1992年,常宝霆从天津市曲艺团调入天津市艺术咨询委员会工作,专门从事对传统艺术的整理、挖掘和对年轻演员的传、帮、带工作。
 


分享按钮>>三晋文化研究会常氏专委会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晋商人物谱家族篇:无力回天的常氏后人——常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