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访谈太湖始祖之祖居地—殷家村
- 中华殷氏网 2013年8月30日 太湖殷昆明
继二0一二年国庆节赴镇江丹徒黄墟、丹阳埤城拜祖认宗,宗亲联谊活动之后,小阳春十月卄五日,太湖殷氏“三大股”后裔一行九人又赴歙县殷家村溯源访宗,实地考证。我们分乘两辆小轿车于上午八时从太湖新城出发,十二时许抵达歙城,受到歙县宗亲和虎先生〔在县公安局任职)热情接待。午饭后到殷家村溯访,黄山市新潭中学校长士弘宗亲夫妇专程从黄山市赶来接待陪同。
殷家村在歙县城东六公里处,地名上里。从歙城出发,途经下里殷和村,再到上里殷家村,殷家村是自然村名。从古到今,殷家村在歙县知名度都很高。是明初迁太湖之始祖的祖居地,也就是说太湖殷氏始祖是从殷家村迁来,我们此行是后裔回老家,殷家村现在的行政管辖属歙县桂林镇吴川行政村。
在殷家村口,我们瞻仰了正茂公的“尚书坊”和其父、祖的“大司徒”坊(详见《殷家村先祖的功名牌坊》一文所叙)听取了和虎、士弘二宗亲的介绍,相互进行了交流,并坊下合影留念。然后,进入殷家村实地访察。
村内现有宗家六户(含入赘)近三十人,“士”、“义”、“先”、“继”四辈共居(即上里22世至25世,承苏润族为27世至30世),我们想象中的村内古老建筑物、除两座牌坊外,一概时过境迁,随历史而去。一些新式居屋,座落零散,夹于外姓居屋之间。“义”字辈的炳荣宗亲,六十多岁,是这里的殷氏家族联系人(电话:13155592797),和虎,士弘二宗亲的祖辈是从这里搬出去的。炳荣先生的爱人指引我和时举先生看了他家居屋后的原“殷氏宗祠”和“尚书府”的遗址,昔日占地十几亩面积上的两大建筑物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了,仅剩存一节残墙脚,断断续续地约二十米长,高不足一米,其地基被几户商家作了房屋。在此残墙上加砌了围墙,气魄可观。在与宗亲的访谈中了解了今日殷家村之外貌概况。
从殷家村出来后,驱车赶至距上里十几公里外的霞坑镇石潭“殷家墳”,拜谒祖茔。汽车在不到石潭的地方停下来,这是一个里靠山脚(山势很陡),外靠河坝的居民地,公路两边是居屋,像一个小街道。当地住户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就有人清楚地指示出对河山上殷氏祖茔的具体位置座落。然后,由士弘宗家的一个表亲戚作向导,带我们过河上山寻拜祖先墓。河道不算太宽(两边陡山,中夹一条石头河),以地理和形该处山为凤形山,放眼望去,轮廓清晰,酷似一只上山凤,两翅展开,凤头朝上,凤尾蛋穴后有很大面积的一块平地,自凤尾后穴往上的凤身至凤头皆有祖墓,在凤嘴上就有上里七世祖文质公夫妇之墓。由于天色渐暗,又处干密林丛中,无法一一细寻,只得下山往回赶。
据宗家介绍,在殷家村附近的祖墓较少,古时殷家村的祖先们为了子孙发达,户族兴旺,不惜重金聘请地理先生四处择访好风水地,然后,不惜代价购买作为祖上墓地。该处凤形山就是明朝中期购买的,在山下作了屋,付与一吴姓人家居住,该山场内树木柴火供其无偿使用,山脚旱地也由其兴种,概不取租,赋其职责是保护好殷家坟墓和山场,也就是看坟户,一直沿续到解放初期。据说,该吴姓户几百年来也很兴旺发达,现在读大学、当干部、做企业家的人物不少。由于时间关系,像紫油山、坑塘山、虎儿峰、上干、鲤鱼仙桃等处墓地未能一一寻拜,待留与以后再去吧。从殷氏墓地座落各处的情况,可见殷家村的祖先在明、清两朝乃至民国初期这段相当长(六百余年)的历史时期内,在当地的雄厚势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试想,如果没有当时政界官方的权势,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周边人际关系,在居地几十里外的四面八方(不似今日交通便利)祖坟山不受丝毫外来侵犯,沿续几百年都能保护完好是不可能的。
次日上午,和虎宗家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带领我们至古徽州城区参访,首先参观了建在古太平桥下游、渔梁坝下的紫阳桥、此桥因座落于紫阳山边而得名,又称寿名桥。古时为县南交通要道。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宗家说,正茂公在京任尚书时,为保上里殷家村的风水而筑建此桥),清光绪年间重修为九孔石拱结构,全长120米,桥面宽可为三车道,桥高18米左右,古时练江盛水期,来往的木帆船从桥下经过不需落帆放桅杆,桥墩分水尖与桥面同高。桥两头的高眉、紫阳二山,遥对相峙,紫阳桥如长虹跨川,气势非凡,该桥是歙县古桥中最高、最宽的石拱桥。宗家介绍,据说正茂公辞官归故里后以其几十年的官场经历,总结一些非议遭遇之教训,以断桥发誓不许其后世考士入官场。对这些说法是否真实,无须乎去考证。但此桥的建筑与上里殷家村祖先有关联无疑。我们站在紫阳桥上,遥望彼岸紫阳山施村之麓,己成为该城市一处热闹市区,始祖恂公夫妇之墓湮于该市区地下某一角,无法考寻,我们只得肃立于桥上,遥对施村之麓行注目礼,凭悼始祖。
从紫阳桥返回途中,根据宗家指引遥望了安徽省现存最长的古石桥〔十六孔石拱,全长280米,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桥西留有诗仙遗风的太白楼,还有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坝长170余米)—渔梁坝。而后,参观了古“徽州府”城。在入城之前,应笔者要求,和虎宗家带我们察看了古“徽州府”城南城门。由于年湮代远,时过境迁,该城门已湮入了地下,城门头上现在是公路纵横、楼房林立。该城门为石拱门洞,宽约5米,高约3. 5米,进身约6米左右,是古时出入府城的要道。面对古城门,思绪万千,遥想七百多年前的某一日,徽歙始祖恂公夫妇和子女就是从此门入住府南城的,在此生活了三十多年。那时,古城南到处都有始祖生活的足迹,“殷公井”就是一例,可惜现在无法寻找,这是继无法找到始祖墓的又一遗憾……
此次上里殷家村之行收获甚大,我祖迁太湖六百多年后的裔孙们拜祖访宗回到了祖藉地。更使笔者欣慰的是:殷家村之行圆满完成了家严嘱我寻祖的遗愿。
抚今追昔,今日的殷家村似乎少去了一些明清时代祖先们的盛势,是以改朝换代、兵燹战争,自然灾害,异地迁徙为主要原因所致,特别是人口大量外迁,使之失去了昔日的繁荣。从有关家乘、谱谍、地方史志等历史资料中去考研,去认识昔时的殷家村。借历史的镜头回转、追溯回寻殷家村的昔时。让殷氏后裔为先祖们的伟德而引以自豪和激励。
徽歙支始祖讳恂,字允恭,行细三公,系苏润族丹阳麒麟支五世祖讳定,字绍先,号东崖,行佰三公之第三子。生於南宋嘉熙乙亥年(公元1239年11月17日)行武偏将之孙,为万户侯领(世袭军官名)。南宋恭宗德佑年间(公元1275-1276年),恂公不愿与奸臣贾似道为伍去投降元朝蒙古军队而弃武逃离,时润州兵冲不可居,公偕妣郑氏、携子女避世躲乱,颠沛流离,择“地据万山,深峻奇绝,世为宁宇”的新安(古徽州府及所辖的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等六邑的总称)先居休宁西门,复依好友镇抚(地方官名)周维之邀,而徙居徽州南城,托言与周维同姓,隐姓埋名,“弃久宅之乡里,树新徙之门墙”。类似城南“殷公义井”之善举,比比皆是,城民多称其善,广颂其德。
公元1279年,蒙古人忽必烈灭南宋王朝,统一中国,正式称帝为元世祖,年号至元。为巩固其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利益,广求汉人为官,以汉人治汉人。彼时不少人知道恂公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是一名优秀官员人选,都劝他到元朝政府作官,公不失民族气节,仰天长笑谢绝曰:‘吾甘为有宋遗民矣’。坚持不作元朝政府官,“俯仰于新安山水间,为(徽歙支)起家之始祖”。
始祖恂公殁于元大德丙午年(公元1306年)三月十一日,享寿六十七岁,公、妣合葬紫阳山施村之麓,〔孺人郑氏之生卒时间无考),从居地到墓地仅隔练江,练江名为江,在春、夏深水期可行木舟,浅水期乃是一条河,从两地距离推测:恂祖是殁于徽州府城南居地而葬于施村之麓。
恂祖生有四子:长讳直,字正甫,行甫一公。次讳温,字和甫,行甫二公。四讳敦,字德甫,行甫四公,长、次二公后嗣失考,或曰迁河南汝州、浙江昌化、宁国港口等地。四公为后于周,(可能嗣周维后)。
唯三公讳权,字雄甫,行甫三,为迁徽歙之再世,生于南宋度宗咸淳己巳年(公元1269年)六月十七日,(随父迁徽歙时年仅七岁左右)殁于元顺帝至正戊子年(公元1348年)六月十七日(生殁月日相同),享寿八十岁,原配孺人桂林洪氏,继娶谷塘周氏,侧室许氏。周氏孺人生子二:长曰再立,字均树,号自然,行均一公;次曰爱凤,字均翔,号均轩,行均二公;另有一女(名字及生母不详),赘黟县汪枢密之孙,竦口汪道,〔详见《新安名族志》第198页,汪氏,竦口)。据歙谱(手抄本)载录再立、爱凤二公的出生时间推算:雄甫祖五十五岁生再立公、六十六岁生爱凤公,此女可能长于二公,或为洪孺人生,祖在未得子前视女为掌上明珠,故赘婿。
恂祖父子居城南(徽州府治在歙城)时,访知城东乡有项川山,川水萦迥,田园肥美,是宜居发展之地,再世雄甫公即徒居至此、地名叫上里。雄甫公久居上里,公与孺人周氏殁后合葬紫油山。由于时代变迁,后世迁徙频繁,加之一些诸多因素所致,目前尚未考寻到公妣之墓。太湖殷氏弥陀谱载雄甫公为明初迁太湖之始祖,经考证,明朝初期,公已逝去四、五十年之久,没有迁来太湖。
雄甫祖素有雄才大略,足备为官,但和其父一样不愿到元朝政府作官而“耕于新安之野”,“惟课诸子诗书督家僮于耕农”。雄甫祖在郡邑乡里广行善举,如造临溪桥方便交通,筑良干堨引水灌田等造福于民的工程,皆系祖之为。为褒奖祖之善举功德,元学士程文公撰文,元仁宗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歙县令达鲁花赤不花公(达鲁花赤为蒙语官名,不花为人名)立碑,元至正廿一年辛丑(公元1361年)里人唐仲撰记,绩溪县尹张其邵立碑,皆为赞颂彰奖祖之德绩。
雄甫祖正直为人,和邻睦里,虽不为官任职,但在乡邑里威望甚高,扶贫济困,惩强助弱,民众视他“无官而威,无刑而畏”“人争曲直,取公一言为平”。避世躲乱之君子成为名符其实的民间领袖人物。从《传》中可知,雄甫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武功高强,为民众驱赶屡屡侵害田地庄稼的军营之马,曾“一竹毙三马”,使兵众望而生畏,“乡人抵掌大喜,群戌自是不敢复逞”。众多的历史资料反映雄甫公是一位了不起的祖先,是殷家村后世孙曾繁衍、家道兴隆、人才辈出、门庭旺盛的奠基者。
三世系雄甫祖之两子:再立公生于元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三月初七日,殁于明永乐甲申年〔公元1404年)七月初四日,享寿八十一岁。孺人胡氏,合葬紫油山,生子三:讳道、讳曈、讳宝。
爱凤公生于元至正乙亥年(公元1335年)四月卄四日,殁於明洪武壬子年〔公元1372年)十月初八日,得年三十有八。元配孺人郡城汪守竦公之女(早卒,葬牌铺头),继配胡氏,合葬紫油山。生子三:讳庸、讳伏、讳武。
二公致力于农商创业,“与宁河王莫逆交,僉业三千七百余号”(僉业可能代指经营的各种行业)各业数量之广,涉及面点之多,表明彼之时二公创业规模大,经营积盈多,经济实力强(太湖殷氏是爱凤祖之裔)。
四世以“中”为行,自中一公至中六公,有兄弟六人。其中:再立祖生子三:长:讳道,字德中,行中一公,孺人顾氏。次:讳曈,字致中,行中二公。孺人戴氏。三:讳宝,字以中,行中三公,孺人汪氏。
爱凤祖生子三:长讳庸,字执中,行中四公,孺人洪氏。次:讳伏,字士中,行中五公,孺人陈氏。三:讳武,字永中,行中六公,孺人洪氏。
创业立家的上里祖先,以“耕读传家”为家训,教育培养后代,一边置买田地,力耕足食,一边督课子孙,精读诗书明理宏志,通过奋发努力读书,竞志青云得路,腾达飞黄,从而光宗耀祖,荣显门第。以执中公为首的四世祖十分重视家庭团结和发展。(执中公系爱凤祖长子,生于元顺帝至正庚子年(公先1360年)十一月十一日,殁於明成祖永乐癸卯年(公元1423年)九月初六日,享年六十有四,孺人洪氏,合葬坑塘山丙山壬向加午子)。考虑到后代人口繁衍,分支迁徙要形成一个家庭中心,于明建文至永乐年间,(约公元1400年至1420年间)在上里创建“殷氏家祠”,形成以“殷家村”为中心基地。祠宇有“六也堂”之名,堂名取自四书之中《中庸》的“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合为“六也”。 大意是要求殷氏子孙要遵从天地之法则,做到: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祠宇的建立为殷家村的发展规划出宏伟蓝图。此祠后更名为“怡睦堂”(太湖殷氏有“敦睦堂”)可能是上里十世正茂公任南北两尚书时(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570-1580年间)更名,其时“殷氏家祠’扩建并毗连新建了“尚书府”,一祠一府占地面积十几亩之多,其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在彼时之徽州府乃至江浙首屈一指,名传郡邑。上世纪四十年代中被侵华的日本鬼子飞机轰炸,毁为平地。
五世以“信”为行,有信一公至信七公共兄弟七人。其中:再立祖之长子中一公生子二:长:讳善,字信之,行信一公,孺人洪氏。次:讳庆,字赛之,行信二公,孺人许氏。再立祖之三子中三公生子一:讳员,字礼信,行信三公,孺人洪氏。
爱凤祖之长子中四公生子二:长讳荣,字荣信,行信五公,孺人方氏(上路方虚谷后伯瑜公之女,有贤行载《闺范考》)次讳贵,字臣信,行信六公,孺人洪氏。
爱凤祖之二子中五公生子一:讳一,字远信,行信四公,孺人胡氏。爱凤祖之三子中六公生子一:讳山,字的信,行信七公,孺人毕氏。
上里殷家村自始祖至五世的源流世系清楚明白:恂祖生子四,雄甫祖生子二,传有六个孙子,七个曾孙,信七公是雄甫祖的第七个曾孙,是爱凤祖的第四个孙子一脉相承详见《徽歙支一世至五世之世系简图》。
五世七祖使殷家村的生活规模、阵势都增大,时值明初“洪武大迁徙,大移民”时期,(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即公元1370年至1417年,历时四十八年的“洪武赶散”,此另文叙述)。彼之时,上里殷氏的人口、田地、村落、实力、门户均已趋旺族,不存在要外出谋生。但被框入其时皇旨难违的大迁徙、大移民“三丁走二、五丁走三”之列是可能的。从歙谱(坑口支手抄本)显示,只有信五、信六二公在殷家村发展传后。其中,信五公字荣信,“资产益饶,人称亿万”。生四子,曰:①道伟、②道明、③道宣、④道隆。信六公字臣信,生二子曰:道正、道兴。是为第六世,以“道”字为派。六世道明公,七世文清公皆“以资产倾郡中”。第六世祖名、字、行没有沿用从始祖到五世祖均以某一个字为行,以出生时间先后为序排名的作法,据此推测:五世兄弟七人,只有二人留居殷家村(或许再立祖的三个孙子有留居的未从抄本谱上反映)。余者异地迁徙,天各一方,遥远相隔,信息不通,所传后代的情况不明。也就无法确定行序。太湖殷氏也有“道”字派(是迁湖的第三世)。上里“道”辈为第六世,太湖“道”辈(从歙支始祖计起)为第七世,派字相同辈世不吻合,何也?笔者推测:清朝乾隆盛世,太湖殷氏已形成支股,各股先后编辑家谱,对迁祖根源不十分清楚,从祖上隐隐约约的传言得知,我支根在歙县,或许还知道上里殷家村有个殷荣公(即五世祖荣信行信五公之名讳),但对其辈世则不清楚,荣公之下有“道”字派。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口传之言,一传隐约二传讹,再传就有误,太湖谱把迁湖祖下一辈定为“荣”字派,再下一辈为“道”字派,似求能与上里同派字。诛不知,殷家村的那个殷荣公是信七公的兄长。在彼之落后封闭的时代,出现此类讹误不足见怪。
上里殷家村祖先,自始祖至第五世的派字不联韵,以某字为行,以出生时间先后为序类推.始祖行细三,再世以“甫”为行,三世“均”,四世“中”,五世“信”第六世以“道”字为派,自第七世起,拟定了“文、学、守、正、宗,光、明、宜、自、立,世、嗣、思、安、全,士、义、先、继、美”二十个字的派行(即第七世为“文”字派,以此类推)。其中第十三个派字“思”与“兆”同。从上里殷家村迁居歙县各地的现有千余后裔都是沿用此二十个字的派行(目前派字基本用完)。
五世祖兄弟七人,至少有四祖外迁,其中,信七公迁安庆府太湖县,现太湖殷氏近万人皆祖之裔。信七公的父亲讳武,字水中,行中六公,生於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六月十一日,殁於明正统戊辰年(公元1448年)十一月十九日,享寿八十一年。孺人洪氏、合葬歙县)上干。
《皖桐殷氏家谱》显示其支也是明初从上里迁徙去的,据谱资料(《殷氏二姓考》)推敲,其始祖华富公可能就是信七祖之亲兄信四祖,现安庆枞阳旗山、幕山、江南繁昌、芜湖(繁芜支)等地殷氏一万余人皆祖之裔。
至于再立祖之孙信一祖、信二祖、信三祖兄弟三人徒居地待考。殷家村继五世祖外迁之后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因兵灾战争、自然灾害、外地经商、仕宦异地、分支发展等原因相继外迁。明末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间)因水灾瘟疫大量外迁,此时的殷家村基本上是倾村而出,留居村内的人丁很少,有到江苏南京、句容、镇江、吴江和临近的浙江境内有关县、镇,有到毗邻的绩溪县有关村、镇及歙县的南乡、北乡,分迁地域之广,迁徒人口之多,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外迁。其中有一支迁到江苏吴江县澄湖之滨,后又分迁震泽县平望镇,於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两股合修族谱,取名为“江震殷氏中正堂”,清末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公元1840-1883年)元老、朝廷一品大员殷兆墉就是该支(从上里迁吴江)第八世,他在为官主持安徽学政时曾多次到殷家村拜祖认宗。该支古今名人辈出,门庭高大。
此后,从清朝到民国三百余年间,外迁人口不在少数。有外迁的,也有回迁的。殷家村的人口呈波浪式发展清朝末期从道光三十年起发生的太平天国战争(有称洪杨之乱),持续十余年(公元1851年至1860年),此间对殷家村的损失较大,“大半迁於外藉”。尽管如此,殷家村的各世先祖谨遵家训,齐心协力,为振兴家族而奋力拼搏,使殷家村始终呈现一派繁荣兴盛景象,是微州府旺族。
自明朝中期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殷家村八世祖始,仕官显达者,皇旨封赠官职者,蔭袭为官者,孝廉成均、国学士、专技名人、经商能人等,层出不穷。官职最大的是万历年间任北京户部、南京兵部二部尚书的十世正茂公,官居一品(相当于现时中央正部级以上的干部),《明史》中有《殷正茂传》,皇旨封赠其父、祖均尚书官名,世袭官职至玄孙,上、下七代受皇封,在当时是一个十分显赫的门户,名扬海内。
据清道光《徽州府志》、民国《歙县志》、歙谱(坑口支手抄谱)等历史资料显示,明清间殷家村先祖中显达者有(以世辈为序):江西新城县知县柏山学夔公和守磺公,兵部车驾主事眉阳守善公,徽州府县丞奉祀惟贤守成公,户、兵二部尚书石汀正茂公,福建兴化司学两川正享公,光禄寺署丞玄成正青公,膠州明州簽判惺韦正寀公,吏部文选司主事泰寰宗器公,宁远都阃然明宗隆公,浙江布政司经历肖蘋宗俊公,河南永城令渠心宗衡公,湖广绥宁三尹景思宗伋公,陕西布政司理问羲民宗噩公,廕都督府经历起萃宗伊公,荫广威将军轻车都尉肖筑宗传公,苑马寺卿射甫光斗公,都察院照磨兴可光立公,荫南京刑部郎中元楷光彦公,荫锦衣卫正干户公觐光庭公,江西南城令夷仲光奇公,荫锦衣卫正德将军象先明易公,荫锦衣卫加授明威将军審言明诗公,蓟镇石匝营参将(启玄公)纉勣乾明;荫锦衣卫左厅印威德将军玉成公。八世祖如曾学益公以子守善公官皇赠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知县,八世祖頫公以孙正茂公官皇旨赠兵部右侍郎、资政大夫、户部尚书,九世祖璜公以子正茂公官皇旨封兵科左给事中赠兵部右侍郎、资政大夫、户部尚书。还有明崇祯三年庚午乡试长统周柞公(官职不详),清乾隆岁贡宜灏公(官职不详),清末殷蓉舫祖为中医药名家,其后裔有迁歙县城上路街、南源口等地.以祖传秘方行医,以医技高、医德好而远近闻名。至于商业经营而“资倾郡邑者”各世皆有,且不细叙。
殷家村的祖先为官者,为民者,行医者,经商者均皆忠实勤劳,善良淳朴。他们爱国、爱民、爱家、爱族十世祖正茂公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在为官期间,勤政为国为民,除敌寇卫国家,去民危保安宁,上对国家利益负责,下对民众利益负责,是为官之楷模。他在家族方面敬祖敬宗,联宗谊族,十分重视纂修家谱,倡立家庙。万历元年癸酉(公元1573年)他把润(镇江)、常(常州)、徽(徽州)三郡属南宋迁润始祖殷秩字秉常公裔实行了大联宗,并以他为主修,编修了《万历癸酉纂修大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0年)纂修润、常、徽三郡大宗谱时,正茂公又亲手辑订了《十二考》(即《姓氏考》、《本源考》、《世系考》、《世德考》、《闺范考》、《训典考》、《文献考》、《宅第考》、《丘墓考》、《遗事考》、《遗迹考》、《里社考》),并为各《考》作序载入大宗谱,还立了华墅、麒麟(含上里),黄墟等各分支每届修家谱时应互送谱本供校阅存考的例规,自明朝至民国期间,苏南各支修辑家乘、家谱均照此规矩实行。《麒麟殷氏家乘》、《黄墟殷氏家乘》、《留村殷氏家乘》等众多的苏南家谱都把正茂公的《十二考》刊入谱内,某一支谱谍内除共同祖先和本支世系资料外,还刊有他支有关简录。正是如此,笔者二○○八年起寻祖考源,从南京市尚正宗家提供的古苏润有关家谱资料中考寻到了太湖殷氏弥陀谱始祖雄甫公的《传》和有关资料记载,这就是正茂祖的历史功德所赐。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在北京任户部尚书的正茂祖到润拜渴始祖秉常公墓,见墓地狭窄,捐奉二十金,易地五亩余,培广墓地,又在经山泉水湾鹊梅墩置祭田四十亩,松山二十亩,供岁时祭祖之用。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因洪水侵袭始祖墓地,正茂公又捐宝银十两,供迁墓之用,并为始祖墓护墓祠(俗称小祠堂)题写“秉常陵”匾额,落款为“正茂赐”,正茂公在京都任尚书,为朝廷一品大员、常伴君侧,万历皇帝神宗知其敬祖爱族之德,曾口谕称苏润殷氏为“东汉世家”,正茂祖即挥毫提写“东汉世家”匾额,送至苏润家祠悬挂(解放后六十年代“文革”期间被毁〕。苏润族众为纪念正茂公的功德,曾在始祖墓旁护墓祠内设立“功德堂”,并立有“尚书牌坊”惜於一九三七年冬被侵华的日本鬼子飞机炸毁无存。
日月流逝先祖去,山河易色续新篇。以正茂祖为代表的殷家村祖先的丰功伟绩将水远激励殷氏后人,在振兴家族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此访谈又笔拙肤浅,欢迎族内有识之士赐教)
太湖殷氏弥陀谱“多”派裔孙昆明稿
二0一二年壬辰季冬月下浣於太湖新城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皖南绩溪县坑口支安錩公民国七年手抄本歙谱
2、南京市尚正宗家提供的清道光《徽州府志》、民国《歙县志》资料
3、《新安名族志》和《太函集》(徽学研究辑刊)
4、苏南殷氏有关谱牒及《中华殷氏网》有关资料
5、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锦绣安徽●歙县卷》
分享按钮>>筹备庞氏宗亲大会路上的“一哥”
>>荣昌(吴家铺)成立敖氏理事会、宗祠修缮领导小组及筹委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