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 殷文圭、殷崇义(汤悦)父子传记

    中华殷氏网 2013年6月14日 殷作斌


         殷文圭、殷崇义(汤悦)父子传记

 

殷商两网发表殷文圭、殷崇义(汤悦)父子传记的公告:

 

各位殷氏后裔和殷汤氏后裔:

      殷文圭、殷崇义(汤悦)父子传记为殷作斌站长计划编写的殷氏简史或殷氏族志中的一篇。因涉及到今汤氏大宗、主支殷汤氏的祖讳,故于成书前在网上先行发表,以广泛征求意见,以利修改。修改意见请统一发至站长信箱“hy_yzb@126.com”。

     殷文圭、殷崇义、殷崇礼父子三人已成为今汤氏大宗、主支之始祖,成为殷汤氏族史中的接口人物。因此在姓氏史学界,研究殷文圭、殷崇义(汤悦)、殷崇礼(汤净)父子者甚众。据现代汤姓源流研究学者汤锦程的研究,殷姓因避皇家名讳改姓汤虽非自北宋初始(殷氏陈郡主支南渡后,留居陈郡未南迁和仍散居于北方的各支殷姓,在公元560年,北朝北齐废帝高殷即位时,殷姓首次因避皇帝名讳被迫改为汤姓,但因当时殷姓主支已经过江南迁,分布于苏南、皖南、江西、湖北江陵一带,北朝的避皇家名讳令对当时殷氏总人口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以北宋初,避赵宋宣祖(赵弘殷)名讳对当时殷氏总人口锐减的影响为最大。北宋初,殷氏改为汤氏的规模极为宏大,除北方契丹统治区以外,宋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的殷姓和此前过江南迁的殷姓,几乎全部改为汤姓。而且宋朝所编的前朝正史、野史,凡涉及到殷姓的,亦全部改为汤姓。如晋代名将殷浩、殷仲堪在宋太宗时编的《宋钞本洪范政鉴》等书中,都分别被改姓为“汤浩”、“汤仲堪”。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的名臣殷文圭、殷鹏的后代,入宋后,绝大多数都因避赵宋宣祖名讳改为汤姓。殷崇义、殷崇礼兄弟改为汤姓只是有史记载而已,大多数的殷姓改汤姓者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而无人知晓。据当代群体遗传学家袁义达先生的研究,当代汤姓人口200万,而殷姓人口170万。但在宋代,只见有汤姓人口12万,未见有殷姓人口的确切统计数字(袁义达主编《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中册第67页和第10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 版,上海)。估计在北宋初,殷姓差不多全改为汤姓了。因此宋代的汤姓人口12万中可能绝大多数为殷姓改为汤姓的人口。到了明朝,可能是宋初被迫改为汤姓的殷姓人氏中有一部分又回了本姓,故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殷、汤各自的总人口统计数。明朝万历年间的殷姓人口为12万,汤姓人口为19万,殷姓人口还是远少于汤姓人口。可以想像,在明朝的19万汤姓人口中,于宋初改为汤姓的殷氏后裔当占绝大多数。从明清直到现在,汤姓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北宋初因避赵宋宣祖讳改姓而来的殷氏后裔的观点,并非是本书杜撰,而是现代汤姓源流研究学者汤锦程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汤锦程先生认为:“上古的汤姓和后来氏中的汤氏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上古的汤姓后来已经分化成许多姓氏。而后来的汤姓严格说来应该叫汤氏,“而汤氏只是由汤姓分衍出来的数万个氏族中的一个氏族而已。”后来的汤姓,即汤氏,“属于后来氏,……在中国古代史中出现较晚,……汤氏大量涌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上,并被名列百家门阀大族之中,主要是在宋代。”那么宋之前没有多少汤氏人口,到宋代突然出现了高达12万的大量汤氏人口是哪里来的呢?汤锦程先生分析了北宋初殷氏因避宋宣祖讳大批量改为汤氏的情况后得出结论说,宋初“殷姓改汤氏,为汤氏的最大一支。”(以上引文分别见汤锦程编著《中华汤姓源流》第97页、401页和11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北京)。

      本书为殷文圭、殷崇义(汤悦)父子分别立传,每传又设正传、附传各一篇。正传资料主要源于正史和可信度高的方志。附传资料主要源于正史以外的史书、方志和古家谱。请广大网友和宗亲,特别是请殷汤氏宗亲审阅,提出宝贵意见。这里说的汤殷氏主要指①公元560年,南北朝时期北齐废帝高殷即位时,长江以北殷姓因避皇帝高殷名讳被迫改为汤姓的殷姓;②北宋初,避赵宋宣祖(赵弘殷)名讳,全国(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殷姓被迫改为汤姓的殷姓,如唐末名士殷文圭、殷鹏等人后裔的改汤姓者。 

      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弄清,南北朝时期和北宋初这两次因避皇家名讳改为汤姓的殷姓人究竟有多少支?各支下落如何?他们在现代汤姓人口中占的比例究竟有多大?难道真如汤姓研究大家汤锦程所言,在现有的汤姓人口中,北宋初由殷姓改姓来的占绝大部分?从宏观来看,这两次因避皇家名讳而改为汤姓的原殷姓后裔可能在现有汤姓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他们的现在人口数可能远远超过现有殷姓的人口数。明年3月5日(旧历二月初五)是殷氏、汤氏和其他末代殷商王室后裔的共主或旁系近祖-----大殷帝辛殉难3060周年的大祭日,我们希望广大的“殷汤氏”后裔能和我们中华殷氏共同组织和搞好明年3月5日的大型纪念活动。

      我们还希望熟悉殷文圭和殷鹏先祖世系的宗亲能帮助我们搞清他们的先祖世系。就以殷文圭来说,我们虽知道他是南渡的陈郡长平殷氏后裔,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他究竟是魏晋间殷褒(亦作殷裒[póu])的后代还是东汉殷谏议公(或名封)的后代,即是说殷文圭是东汉时过江的谏议公的后代还是两晋间过江的殷敞或殷识的后代?就连殷文圭的父、祖辈是是谁,我们现在都还不知道。

 

                     殷商两网 站长  殷作斌  2013-6-14

           (以下为正文)        

                一、   殷文圭(殷举)传  (正传)

      殷文圭(?-?),又名举,字表儒,小字桂郎,五代时吴国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佑初(904)前后在世。初居九华山,刻苦于学,所用墨砚,底为之穿。唐昭宗乾宁五年(898),唐昭宗避难华州,因朱全忠(梁王朱温)表荐,殷文圭进士及第,后任吏部侍郎裴枢宣谕判官、记室参军。至梁,以身事叩朱全忠,朱全忠又上表荐之。文圭后来为了遮掩,遍投启事于公卿间,曰:”于菟猎食,非求尺壁之珍;鶢鶋避风,不望洪钟之乐。”意为投梁非本意。及第后改路由宋、汴急驰而归,不久为多言者告发,梁王朱全忠大怒,急遣兵追捕,已来不及,殷文圭幸免于难。不久,与康骈、杨夔、王希羽等人均为田頵幕客,颇承礼遇。唐昭宗天复三年(903),田頵为杨行密所灭,遂入吴事杨行密。吴高祖武义元年(919),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称帝,以殷文圭为翰林学士,官终左千牛卫将军。

      殷文圭以才闻名于时,其著述颇多,可惜均佚失,今只存文一篇,诗一卷。

      关于殷文圭的身世,正史未见有传。一般的生平简介多取于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由于殷文圭长子殷崇义是正史明载的因避赵宋宣祖讳(赵弘殷)改为汤姓的第一人(殷崇义被迫改姓名为汤悦,其弟殷崇礼也随之改姓名为汤静,后来史书以讹传讹被写成汤净),致殷文圭、殷崇义、殷崇礼父子三人成为今汤氏大宗主支之始祖,成为殷汤氏族史中的接口人物。因此在姓氏史学界,研究殷文圭、殷崇义(汤悦)、殷崇礼(汤净)父子者甚众。据现代汤姓源流研究学者汤锦程的研究,殷姓因避皇家名讳改姓汤虽非自北宋初始(殷氏陈郡主支南渡后,留居陈郡未南迁和仍散居于北方的殷姓,在公元560年,北朝北齐废帝高殷即位时,殷姓首次因避皇帝名讳被迫改为汤姓,但因当时殷姓主支已经过江南迁,分布于苏南、皖南、江西、湖北江陵一带,北朝的避皇家名讳令对当时殷氏总人口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以北宋初,避赵宋宣祖(赵弘殷)名讳对当时殷氏总人口锐减的影响为最大。北宋初,殷氏改为汤氏的规模极为宏大,除北方契丹统治区以外,宋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的殷姓和此前南迁过江的殷姓,几乎全部改为汤姓。而且宋朝所编的前朝正史、野史,凡涉及到殷姓的,亦全部改为汤姓。如晋代名将殷浩、殷仲堪在宋太宗时编的《宋钞本洪范政鉴》等书中,都分别被改姓为“汤浩”、“汤仲堪”。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的名臣殷文圭、殷鹏的后代,入宋后,绝大多数都因避赵宋宣祖名讳改为汤姓。殷崇义、殷崇礼兄弟改为汤姓只是有史记载而已,大多数的殷姓改汤姓者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而无人知晓。据当代群体遗传学家袁义达先生的研究,当代汤姓人口200万,而殷姓人口170万。但在宋代,只见有汤姓人口12万,未见有殷姓人口的确切统计数字(袁义达主编《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中册第67页和第10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 版,上海)。估计在北宋初,殷姓差不多全改为汤姓了。因此宋代的汤姓人口12万中可能绝大多数为殷姓改为汤姓的人口。到了明朝,可能是宋初被迫改为汤姓的殷姓人氏中有一部分又回了本姓,故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殷、汤各自的总人口统计数。明朝万历年间的殷姓人口为12万,汤姓人口为19万,殷姓人口还是远少于汤姓人口。可以想像,在明朝的19万汤姓人口中,于宋初改为汤姓的殷氏后裔当占绝大多数。从明清直到现在,汤姓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北宋初因避赵宋宣祖讳改姓而来的殷氏后裔的观点,并非是本书杜撰,而是现代汤姓源流研究学者汤锦程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汤锦程先生认为:“上古的汤姓和后来氏中的汤氏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上古的汤姓后来已经分化成许多姓氏。而后来的汤姓严格说来应该叫汤氏,“而汤氏只是由汤姓分衍出来的数万个氏族中的一个氏族而已。”后来的汤姓,即汤氏,“属于后来氏,……在中国古代史中出现较晚,……汤氏大量涌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上,并被名列百家门阀大族之中,主要是在宋代。”那么宋之前没有多少汤氏人口,到宋代突然出现了高达12万的大量汤氏人口是哪里来的呢?汤锦程先生分析了北宋初殷氏因避宋宣祖讳大批量改为汤氏的情况后得出结论说,宋初“殷姓改汤氏,为汤氏的最大一支。”(以上引文分别见汤锦程编著《中华汤姓源流》第97页、401页和11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北京)。前人关于殷文圭的某些研究虽鲜见于正史,但多考于方志和其它史书,因此可信度较高。现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成文,以《殷文圭(殷举)轶事》为篇名,作为附传列于后,以别于正传。 

                殷文圭(殷举)轶事  (附传) 

      殷文圭(?-?),又名举,字表儒,小字桂郎,清朝时,为避讳一度将殷文圭改名为殷文奎。唐末进士。五代时吴国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子三:长崇义、次崇礼、三崇范(庶生)。长子崇义,有大名于天下,南唐宰相,入宋避宣祖讳,易姓名为汤悦,诏封光禄卿、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为宋初学界泰斗。次子崇礼亦易姓名为汤静(后被传抄成汤净)。三子崇范奉兄命,隐于民间,为延续殷氏香火,未改姓。现将正传未能尽载的殷文圭轶事辑于后,是为附传。

(一)正史虽未为殷文圭立传,但关于殷文圭的记载至少有三处:

(1)《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四》田頵传中记有:“頵善为治,资宽厚,通利商贾,民爱之。善遇士,若杨夔、康骈、夏侯淑、殷文圭、王希羽等皆为上客。文圭有美名,全忠、镠交辟不应。頵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故文圭为尽力。夔知頵不足亢行密,著《溺赋》以戒,頵不用。”

(2)《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八(周书)世宗本纪五》记述汤悦为江南进奉使,所引注中提及其父殷文圭:“…… 赐宰臣、枢密使及近臣宴於玉津园。己巳,占城国王释利因德漫遣使贡方物。壬子,天清节,群臣诣广德殿上寿。江南进奉使商崇义代李璟捧寿觞以献。(《宋类苑》云:汤悦,父殷举,唐末有才名。本名崇义,建隆初,避宣祖讳改姓汤。初在吴为舍人,受诏撰扬州《孝先寺碑》,世宗亲往,驻跸此寺,读其文赏叹。及画江议定,后主遣悦入贡,世宗为之加礼。自淮上用兵,凡书诏多悦之作,特为典赡,切于事情。世宗每览江南文字,形于嗟叹。当时沈遇、马士瓦等皆不称职,复用陶谷、李防于舍人,其后用扈载,率由此也。)”

(3)《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第一》记载杨隆演登吴王位时有殷文圭任职的记载:“…… 追尊行密孝武王,庙号太祖,渥景王,庙号烈祖。拜温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以徐知诰为左仆射、参知政事,严可求为门下侍郎,骆知祥为中书侍郎,殷文圭、沈颜为翰林学士,卢择为吏部尚书,李宗、陈章为左、右雄武统军,柴再用、钱镖为左、右龙武统军,王令谋为内枢密使,江西刘信征南大将军,鄂州李简镇西大将军,抚州……”

由以上三处正史记录可知:①殷文圭,一名(或曾用名)殷举,在唐末即有“美名”,是当时权势者竞相“交辟”的对象。殷文圭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本来无意仕进,是善于使用人质为要挟手段的田頵“迎其母”,并且甘于当殷文圭的外甥,才到田的帐下的,同时也说明殷文圭虽然祖籍北方陈州长平,但在南方已有一定的生存经济条件,亦即其先人在南方已生活了数代,置有田产,因而他不屑于到军阀那里去“舔碗边”。另外田頵既然拜殷文圭为娘舅,也就说明殷文圭与田母当是远房同宗。②殷文圭在田頵战死后又归顺了杨吴。③殷文圭有后代,并且在南唐当大官,建隆初年,南唐臣服赵宋,被迫“避宣祖讳”改姓为汤。因而殷文圭成为今汤氏之极大宗、主支殷汤氏之始祖,成为中华殷氏和中华汤氏的关键接口人物。

(二)野史和方志中有较为完整的殷文圭传记:

巴蜀书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野史集成》中有关殷文圭的资料凡三则:

(1)(宋)路振:《九国志·拾遗》,《中国野史集成》第四册500页:“吴殷文圭举进士,途中遇一叟,目文圭久之,谓人曰:‘向者一人,眉绿,拳必入口,神仙状也,如学道,当冲虚;不尔,有大名于天下。’而文圭拳实入口,乾宁中擢第。”

(2)(宋)路振:《九国志》卷上,同上书452页:“頵善抚将卒,通商惠民,复疏财爱士。时游其门者:杨夔、康骈、夏侯淑、殷文圭、杜荀鹤、王希羽。”

(3)(宋)郑文宝:《江南馀载》,同上书427页:“殷文圭为举子时,尝经大泽,中遇大雨震电,仆乘皆踣,文圭安详如不闻。及至逆旅,从者怪之,试视文圭,两耳皆有泥封云。后为翰林学士。”

上述三则资料,描写了殷文圭的外貌和其人具有的传奇色彩,印证了殷文圭的确是先附田頵再转附杨吴的。

另外,《中国野史集成》中未收的清人吳任臣编撰的《十国春秋》卷十一中,倒有一篇殷文圭的比较完整的传记:

“殷文圭,池州人,一云陈州西华人,小字桂郎。居九华山苦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穴。唐末词场请託公行,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乾宁中,昭宗幸三峰,文圭携东平王全忠表荐及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至汴州,全忠复表荐之。既而文圭投启于公卿曰:‘於菟猎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避风,不望洪钟之乐。’及南归,为多言者所发。全忠大怒,遣吏捕之不及,由是屡言‘措大负心’,每援文圭为证。时宁国节度使田頵雅重儒士,置田宅迎文圭母,以甥事文圭。文圭感頵意,为之尽力。頵死,事太祖父子,掌书记。以文章著名,太祖墓志铭盖其手出也。武义元年,拜翰林学士,一云终左千牛卫将军。有《登龙集》十卷、《从军稿》二十卷、《笔耕》二十卷、《冥搜集》二十卷。子崇义仕南唐,为宰相。

“先是,文圭举进士,道遇老叟,目文圭久之,谓人曰:‘向者若人眉绿,拳必入口,神仙状也。如学道,当冲虚;不尔,有大名于天下。’而文圭拳实入口,后显名当时,果符其言。(《唐诗记事》又云:文圭中途遇一叟,鬓白眉绿,拳文入口,神仙状也。曰:‘如学道,当冲虚;为儒,有大名于天下’,云云。)又尝经大泽中,骤雨震电,众骇踬,文圭独安详如不闻。雨定,旁人见其两耳中鬼神以泥封之,其异征有如此。

“文圭晚年颇急于赀财。一日,草司空李德成麻,润毫久不至,作诗督之,因为时论所少。诗曰:‘紫殿西头日欲斜,曾草临淮上将麻。润笔已曾经奏谢,更将诗句问张华。’”

从这篇传记里可看出,殷文圭虽然在仕途上一再受到朱温推荐提携,但仍然大义凛然地在上层社会揭露朱温胸怀篡夺大唐野心,说明他在人格上是瞧不起这个农民起义军的叛徒的,对大唐皇朝还是怀有忠君思想的。他先后所附事的田頵和杨行密当时名义上还是唐朝的节度使或一方藩镇。这些都表明年轻的殷文圭作为一个儒士还是讲气节的。至于杨吴已经不奉大唐正朔,改元武义时,他仍然充当杨吴的翰林学士,则一是朱温已正式篡夺大唐天下,改朝为梁,唐朝不但实际上已亡国,连名义也不存;二是此时的殷文圭已人到中年,历尽沧桑,上了杨吴的船且离岸已久,他眼见得多少手握重兵的各路诸侯对朱温不是臣服,就是自己草头称王,李唐王朝气数已尽,因此自己也不烦着为它殉葬,总算识了时务。同时,从这篇传记里可看到他曾担任过宣谕判官一职。另外,传记中提到的游恭,是他的同年好友。而游恭的儿子游简言,又是汤悦之前的南唐的首相。

现存的明代嘉靖、万历和清代乾隆三套《池州府志》中对殷文圭有相对完整的记载。其中以乾隆《府志》对殷、汤父子的记载较详。乾隆《府志》中殷文圭的传记全文如下(清代,不知避何人之讳,将殷文圭改名为殷文奎):

吴殷文奎,小字桂郎,其先为陈州西华人,后迁江南贵池。幼居九华山苦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穴。尝赴举,中途遇一叟奇文奎相貌,曰:“子学道当冲举,若为儒当大有为于天下。”词场公行请託,乾宁中,帝幸华山,文奎携梁王表荐及第,仍与天下名士游恭辈同省试《春草碧色》诗,列名榜中。有《省试夜投献座主》诗、《行朝早春侍师门宴席上》诗。时德王裕为皇太子,飨于行庙,有《观贺太子册命》诗。会散骑常侍裴枢宣谕汴州,辟文奎为宣谕判官,遂至汴,朱全忠表荐之。既而与全忠不合,遁归江南。全忠大怒,遣人追之,不及。自是,全忠屡言“措大率负心”,每以文奎为证,白马之祸所由起也。文奎在江南,适杨行密僭国,遂事吴。武义元年,与沈颜同拜翰林学士,尝为吴草制,终左千牛卫将军。二子悦、净。

(三)殷氏、汤氏家谱中对殷文圭父子的记载甚详:

现存《范阳汤氏宗谱》(出于安徽省潜山县塔畈乡周祠村汤湾村民组)载殷文圭有两房夫人,元配江氏无出,继室姜氏生崇义、崇礼,又娶妾,生崇范。因知,殷文圭生有多子,可考者有三。长子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被迫先改姓为商,名崇义未变,后又因名字中的“义”字犯了宋太宗赵光义名讳,于是将姓和名全改了,改姓汤名悦,是秋浦(今安徽贵池)汤氏之祖,也是北迁江北的潜山汤氏之祖。次子殷崇礼,也因犯赵宋祖讳,仿其兄名,改为汤静(后世谱牒中,以讹传讹,将“汤静”误写为“汤净”,繁体为“湯浄”),是抚、建两州汤氏之始迁祖,也是明代杰出戏剧家、大文豪汤显祖的直系先祖。季子殷崇范,庶出,未改名,仍从殷姓,现存的潜山《范阳汤氏宗谱》一册,其中明载:殷文圭“长子崇义,次崇礼,三崇范”,“崇义,即悦公;崇礼,即净公;崇范,庶出,仍殷姓”。现居皖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桃坡(即镇治)以西的牌坊村殷家老屋殷文圭公的后裔殷传德先生,即是殷文圭三子殷崇范的嫡传裔孙。明清之际贵池隐士刘城的《游殷村记》(载光绪《贵池县志·卷六、舆地志·村镇》)一文中也记有:殷文奎“子孙留池者多,仍本姓,故殷为著,而汤亦有之。两家别族以居,居相去十里。”

崇义、崇礼兄弟为何改名汤悦、汤静,而崇范却未改,有个缘故。崇义、崇礼当官,迫于赵宋朝廷压力,不改不行,崇礼是庶出,不引人注意,遵兄命,为延续殷姓香火,未改姓。之所以改姓汤,显然是为了不忘殷氏祖先---商代开国明君汤。赵宋皇帝赐殷崇义、殷崇礼兄弟汤姓,只是顺水送个记念先祖的人情罢了,实质上是强迫性的。改名曰悦、曰静,有个历史故事。公元960年赵匡胤篡位代周后(建隆初),南唐在赵宋威逼下、改奉赵宋王朝。遣殷崇义作为使者到宋都汴梁,碰到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赵匡义责问道,“不知我宣庙讳耶?”宣庙即赵匡胤、赵匡义兄弟的父亲赵弘殷,赵家坐天下后被追尊为宣祖。实际上崇义之“义”,也犯了赵匡义的名讳,只不过赵匡义还未作皇帝,不好直接指责罢了。因知,“汤悦”是宋建隆初,南唐取消帝号称江南国主,改奉赵宋王朝时,受赵匡义逼迫改的姓名,其弟殷崇礼自然随之改姓名曰“汤静”(后来以讹传讹,在明嘉靖《池州府志》中被写成“汤净”,后出的《范阳汤氏宗谱》从之)。“悦”者,心悦诚服崇“义”归宋也,“静”者,庄严肃穆崇“礼”也,都寓向蛮不讲理的赵家兄弟做出臣服的姿态,表白改姓换名的心境是如此的好,如此的恭敬严肃,即是说改姓换名是“自愿”的。同时,“悦”、“静”二字与他们的原名也有联系:“崇义”嘛,就得多交朋友重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悦)乎”;“崇礼”嘛,就必须庄严肃穆。汤静后被池州仍存世的志书包括其中最早的明嘉靖《池州府志》写成“汤净”。而后出的《范阳汤氏宗谱》从之。

另据殷文圭三子殷崇范的嫡传后裔殷传德说,其父殷义恒(殷义恒,2001年农历二月三十日去世,享年80岁。生前即殷文圭墓的兼职文物管理员。土改前后担任过农会主席,工作队员,后来在政治运动中受冲击回家务农。他家中曾藏有《汝南殷氏宗谱》两套,一套为刻印本,一套为手写的墨谱,并藏有“宗容”——祖宗画像,均于“文革”初期大破“四旧”时被查抄)在临终前的一、两年,天天把家族的故事“当作经来念”,曾说汤悦在南唐危时,曾回家嘱咐小弟弟殷崇范把其父文圭公坟墓上的碑碣和石仲翁埋入地下,平去土封,在佃田庄刘街乡的殷村姚家另造假墓疑冢,并疏散了人口。說他们这一支殷氏宗族就是老三崇范的后代,除老屋殷家外,还有和平殷家、新屋殷家,曾发展到一千多户,到清朝后期,迭经战乱、瘟疫,到殷传德记事时,就只剩下十几家了。殷义恒还强制性地让殷传德背诵殷氏辈份字“百代歌”共四十字“文崇太亮国,深松君俊亲。百和千祥瑞,能全化彩云。良意优本桂,世月云光启。道德永相承,礼义传家正”,并且还向殷传德交待文圭公墓的确切地点和碑碣石仲翁的埋藏之地。殷传德提到,贵池境内白洋等村的汤姓即汤悦之后,其远迁江北潜山县的一支近年来每逢清明都有上百人来祭祖墓,并曾送给其父亲殷义恒《范阳汤氏宗谱》一册。

宋初,因避皇帝祖讳,殷氏被迫改为汤姓、商姓等他姓者,数量非常可观,见于正史的殷崇义改汤悦仅是一个特例而已。只是因为被迫改姓者,位卑名微,史书未记而已。如能广查散于民间的族谱家乘,一定会有更多发现。就以上海图书馆王鹤鸣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收入的汤氏族谱为例,就有下列四宗(摘录于該书第6册第3581至3598页的汤姓部分,均系原文):

[1] 420-0001[全國]范陽湯氏宗譜。 纂修者不詳。清末刻本,三十二册。存卷一至十一、十三至二十、二十四至二十八、三十、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三。書名據版心題。始祖殷文圭,宋代人。始迁祖悦,原名殷崇义,殷文圭子,宋代以避宣祖廟諱賜湯姓,易名悅。后裔散居江西波陽,安徽安慶、淮南、青陽、蕪湖,浙江杭州。景德鎮圖。

[2]420-0088[江西萍鄉]郊溪湯氏族譜不分卷。(清)湯鍾岑等纂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永思堂木活字本,六册。書名據版心、書名頁題。書名頁題文峰堂梓。始祖殷仲堪,字可任,晉荆州刺史。第十三世孫成,字公立,宋代避諱改姓湯,始遷永新錢市,又自錢市徙居夏陽。其子澤、貴、寅分為下墟、市江、田心三派,居夏陽者即市江派。始遷祖克昺,字德隆,殷仲堪第二十九世孫,明代自永新夏陽遷居萍鄉郊溪。譜載家規、誥封、祠記、傳記、壽文、世系等。上圖

[3]420-0102[江西永新]夏陽湯氏族譜。(清)湯文蔚等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木活字本,一册。存卷下。書名據版心、書簽題。五修本。始祖殷仲堪,字可任,晉荆州刺史。第十三世孫成,字公立,宋代避諱改姓湯,始遷永新錢市,又自錢市徙居夏陽。其子澤、貴、寅分為下墟、市江、田心三派,居夏陽者即市江派。存卷載序、傳記、墓誌、跋等。上圖

[4]420-0103[江西永新][湯氏]湯村潔德堂譜一卷。 湯新發主編。2001年鉛印本,一册,精裝。書名據封面題。書名頁題潔德堂譜。先祖同上。裔孫瑞卿,宋季自夏陽徙居永新西鄉厚田高居。始遷祖以謹、以敬,明季始徙湯村。江西圖

(四)殷文圭墓

殷文圭墓已定为原贵池县文物管理所的县级重点保护地表文物。弄清殷文圭的田舍邱陇后嗣的重要人证是现居皖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桃坡(即镇治)以西的牌坊村殷家老屋殷文圭公的后裔殷传德先生,重要史料是前文提到的(在光绪《贵池县志》中发现的明清之际)贵池隐士刘城的《游殷村记》。殷传德先生的父亲殷义恒2001年农历二月三十日去世,享年80岁。生前即殷文圭墓的兼职文物管理员。据殷传德先生说:殷文圭墓葬在黄龙出洞形的龙头上,左为月形山,右为龟形山,前方原为池州城通往山区刘街、棠溪一带的人行大道(现在看到的却是荆莽丛生,因为已另有公路取代),可通徽州。离殷村三里许有田畴谓之“下马畈”,因为过去曾经是文官在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下马的地方。他说其父殷义恒在临终前的一、两年,天天把家族的故事“当作经来念”,曾说汤悦在南唐危时,曾回家嘱咐小弟弟殷崇范把文圭公坟墓上的碑碣和石仲翁埋入地下,平去土封,在佃田庄刘街乡的殷村姚家另造假墓疑冢。其父殷义恒在世时还特别向殷传德交待文圭公墓的确切地点和碑碣石仲翁的埋藏之地。

               二、   殷崇义(汤悦)传  (正传)

      殷崇义(汤悦)(?-?)五代十国时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殷文圭长子。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博学善文。南唐李璟时,历右仆射(宰相),封为“范阳郡公”。

      当殷崇义(汤悦)出任南唐宰相的时候,南唐已经沦落为对后周割地赔款、苟安江南的半壁河山。在面对强敌的艰难情况下,他精励图治,锐意进取,对内团结,力求挽救危境,对外则力争划江而治、有个和平的环境,以取得南唐局势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这个时期,南唐之诏书、敕令、文献和外交文书,绝大多数均出于殷崇义(汤悦)之手,文名声震江南。后周每接到南唐的文书,周世宗必亲自览阅,并每每都把这些文书,当作典范文字,敕命朝臣传习模仿,希望在自己朝臣中培养出像殷崇义(汤悦)那样的文韬武略人才。北周此举致誉冠江南的才子殷崇义(汤悦)又名震中原,成为举国皆知的一代文豪、名吏能臣。对于这件事,北宋人马令的《南唐书》、南宋人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以及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清人邵晋涵《旧五代史考异》等书中,均有记述。《宋朝事实类苑》,是江少虞(字虞仲)花了十五年功夫撰成的一部巨典,历代文坛对其评价甚高。其中有殷崇义(汤悦)传,全文如下:“汤悦,父殷举(即殷文圭—引者注),唐末有才名。本名崇义,建隆初,避宣祖庙讳,改姓汤。初在吴为舍人,受诏撰《扬州孝先寺碑》,世宗亲征,驻跸此寺,读其文,赏叹之。及划江议定,后王遣入贡,世宗为之加礼。自淮上用兵,凡书、诏多悦之作,特为典瞻,切于事情。世宗每览江南文字,形地嗟叹。当时,沈遇、马士元皆不称职,复用陶谷(《旧五代史》作陶蒨---编者注)、李昉于舍人,其后用扈载,率由此也。” 
     

      南唐国亡入宋,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易姓名曰汤悦,封为光禄卿、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为宋初学界泰斗。宋太宗赵光义勅撰江南录,自言有陈寿史体,世颇称之。

      其弟殷崇礼,亦改姓名曰汤静,后以讹传讹,在明嘉靖《池州府志》中被写成“汤净”,后出的《范阳汤氏宗谱》从之。

      殷崇义(汤悦)是池州历史上,也是赵宋以来殷姓改为汤姓的人氏中惟一的宰相人物,因此历代池州人和现代汤之大宗---殷汤氏后裔研究殷崇义(汤悦)者众,前人的某些研究虽鲜见于正史,但多考于方志和其它史书,因此可信度较高。现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成文,以《殷崇义(汤悦)轶事》为篇名,作为附传列于后,以别于正传。

 

                 殷崇义(汤悦)轶事 (附传) 

      殷崇义(汤悦),生于安徽贵池马鞍山马牙山,少时,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时人谓之“神童”。因而,其后裔得堂号“掬星堂”、“吞星堂”。 父亲殷文圭,刻苦攻读,诗文出众,可在朝廷动荡、宦官秉权、藩镇割据的末唐时期,于考场多年奋斗,却成就不了一位及第进士。后来在大军阀、梁王朱温(李全忠)推荐下,方得进士登科。父亲的艰苦奋斗、磨砺不止的行为和精神,对儿子殷崇义(汤悦)有着很大影响。殷文圭虽接受举荐,但他厌恶那些分裂国家的军阀藩镇,因而由于他不去为梁王的政治服务,被朱温骂之为“措大”,并下令通缉捉拿。对另一位割据势力越王钱镠的高官邀聘,殷文圭也依然不应,隐居于九华山而不出。当时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部属田頵驻宣州,行使军政大权,为招揽精英人物殷文圭,他于宣州建起豪华住宅,私下将殷母接来,并以外甥名义加倍侍奉,以行孝为伦理根本的殷文圭,这才举家迁至宣州,成为田頵的上客。《新唐书·田頵传》云:“田頵善遇士。……殷文圭有美名,朱温、钱镠交辟不应,頵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故文圭为之尽力。”但田頵不听劝告,起兵反叛杨行密,兵败被杀。杨氏因赏殷文圭才能,邀之至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先任淮南节度使的掌书记,后任吴王杨行密父子的翰林学士,曾以文宦身份随军征战,故曾写有《从军稿》一书。由于文采卓著,杨行密死后的墓志铭,杨氏家族均托其为之。

      殷崇义(汤悦)也随着父亲,于扬州仕吴,任中书舍人,迁秘书省校书郎,其诗书誉冠江南,碑刻图于寺庙,以文名显于世。南吴睿帝杨溥天祚三年(937),齐王李昇自立代吴,改国号曰“南唐”, 改元“升元”,史称南唐前主。南唐前主升元七年(943)二月,李昇卒,南唐元宗李璟即位,史称南唐中主,改元“保大”。南唐中主保大十三年(955年),南唐国开科取士,殷崇义登进士第,擢升为翰林院学士。后来,南唐之诏书、敕令、文献和外交文书,绝大多数均出于其手,文名声震江南。其时,殷崇义(汤悦)奉旨撰写《扬州孝先碑记》,其文一出,朝野传抄,广为流传。中主李璟极为器重殷崇义(汤悦),拜其为吏部尚书、知院事。殷崇义(汤悦)主持吏部,选仕多能臣,因治绩有佳,改任内枢使。 

      南唐李璟保大十四年(956年),后周世宗柴荣亲统周师伐南唐,南唐李璟被迫过江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周世宗柴荣在扬州孝先寺,得阅殷崇义(汤悦)撰书的《扬州孝先碑记》,亦为其文采赞叹不已,对这位江南才子十分仰慕。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周世宗攻下南唐江北的十个州郡,南唐小朝廷因由投降派宰相宋齐丘主政,被迫向后周赔款纳贡、割地称臣,尊北周为中央政府,将南唐江北庐州(安徽合肥)、舒州(安徽潜山)、黄州(湖北黄州)、蕲州(湖北蕲州)四个州郡割让给后周。殷崇义(汤悦)奉旨以战败国使节出使北周,向周世宗请降。其觐见周世宗时,从容得体,不卑不亢,始终保持着南唐国的尊严。周世宗见其仪表非凡,甚为爱之,以国家元首的礼仪接待之,诏准南唐去帝号,改称“唐主”, 臣属北周。北周得到州土贡奉后,知足退兵,自此南唐以附属国身份与北周中央政府划江而治。后周退兵后,南唐中主李璟在殷崇义(汤悦)等爱国人士的支持下,终于下定决心整肃投降派。将投降派首领、南唐宰相宋齐丘囚禁于九华山中,令殷崇义(汤悦)代草《放宋齐邱诏》,历数宋齐丘奸恶卖国之罪,为国锄奸,有力地打击了南唐国内的投降派,稳住了江南半壁江山。南唐李璟为了重振朝纲、恢复国势,擢升能臣殷崇义(汤悦)为平章政事、右仆射,封“范阳公”, 出掌南唐宰相职权。(其后因而称“范阳汤氏”)。殷崇义(汤悦)临危受命,以宏图大略的治世之才力挽狂澜,整顿吏治,推行善政,使南唐国上下齐心协力,在短期内百业俱兴、国势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周世宗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九月,周世宗柴荣过寿,大宴宾客,殷崇义(汤悦)以南唐进奉使之职奉旨入后周朝觐周世宗,其以人格魅力和精于外交礼仪赢得后周朝野的赞颂,为推动南唐和后周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稳定了两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局面。其时,周世宗接了殷崇义(汤悦)奉诏起草的南唐国书,阅之爱不释手,并诏令在后周国内推广殷崇义(汤悦)的奏章模式,以其为参照选拔入士人才。因此,殷崇义(汤悦)这位江南才子又名显中原。

      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荣病逝,年幼太子柴宗训即位,史称周恭帝。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趁主年幼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改国号曰“宋”,改元“建隆”。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南唐中主李璟卒,后主李煜嗣位,殷崇义(汤悦)奉诏主修《南唐国史》。宋建隆三年(962年)四月,宋定难节度使李彝殷遣使贡马300匹于银台,大臣奏其名犯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诏令其改名为李彝兴。殷氏闻知,也纷纷改为汤姓。其时南唐国已经臣属于赵宋,殷崇义遵照礼数,先只改姓,未改名,叫“商崇义”,后因名中之“义”字,又犯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于是将姓和名全改了,叫“汤悦”。此为史载的北宋初“殷氏避宣祖讳自愿改姓说”。其实宋初殷氏纷纷改为汤姓(也有少数改为商姓的),还有一说,叫北宋初“殷氏避宣祖讳被逼改姓说”。此说谓北宋初,太祖太宗二圣密旨,凡殷氏子弟,不改姓者不得入国学,更不得入士。即是说,北宋初的殷姓改姓是政府行为,是强制性的。二者比较起来,后说更为可信。否则怎么解释“为何历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竟没有汤氏(名人)的记载”,而到宋代突然冒出12万的汤姓人口呢?怎么解释自商至两晋两千年来默默无闻的汤氏为何突然于宋代“被名列百家门阀大族之中”呢?(引号内的文字为当代汤姓研究大家汤锦程编著《中华汤姓源流》中的原文)又怎么解释自公元前1046年帝辛纣失国后,至晋、唐又因陈郡殷氏显达而中兴八百年之久的中华殷氏人口在宋代几乎降到零呢?唐末时还众多的殷姓人口怎么到宋代就无影无踪了呢?显然持“殷氏避宣祖讳自愿改姓说”者是解释不了上述问题的。这里有一个故事,很有参考价值:

      公元960年赵匡胤篡位代周后(建隆初),南唐在赵宋威逼下、改奉赵宋王朝。遣殷崇义作为使者到宋都汴梁,碰到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赵匡义责问道,“不知我宣庙讳耶?”宣庙即赵匡胤、赵匡义兄弟的父亲赵弘殷,赵家坐天下后被追尊为宣祖。实际上崇义之“义”,也犯了赵匡义的名讳,只不过赵匡义还未作皇帝,不好直接指责罢了。因知,“汤悦”是宋建隆初,南唐取消帝号称江南国主,改奉赵宋王朝时,受赵匡义逼迫改的姓名,其弟殷崇礼自然随之改姓名曰“汤静”(后来以讹传讹,在明嘉靖《池州府志》中被写成“汤净”,后出的《范阳汤氏宗谱》从之)。“悦”者,心悦诚服崇“义”归宋也,“静”者,庄严肃穆崇“礼”也,都寓向蛮不讲理的赵家兄弟做出臣服的姿态,表白改姓换名的心境是如此的好,如此的恭敬严肃,即是说改姓换名是“自愿”的。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三月,南唐国宣布废除永通大钱,铸当二铁钱,致物价飞涨。殷崇义(汤悦)力谏,后主不听,致南唐饥荒内乱。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五月,南唐灾情严重,饿殍遍野。殷崇义(汤悦)为解民于水火,立即派人出使宋王朝求救,当即得到宋王朝十万斛米的援助,使南唐官民度过危难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十一月,迫于宋王朝的压力,南唐正式去唐号,改国号为“江南”。江南国为防止宋军南渡,后主李煜诏令殷崇义(汤悦)出任润州(江苏)节度使,以巩固边防。但殷崇义(汤悦)不愿久居外任,奏请回京,后主准其还京,出任太子太傅兼修国史。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殷崇义(汤悦)出任江南司空、判三司、尚书都省,其虽力图振兴,但终因后主不理朝政,昏庸无能,难以实现,不得已辞官归隐于贵池县马牙桥。宋开宝七年(974年),殷崇义(汤悦)复出任江南国宰相、知左右内府事(原名中书门下),但已回天无力。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遣宋将曹彬、潘美讨伐江南国,宋军自春至冬围困金陵(南京)长达十个月之久,江南国粮绝,后主李煜被迫出降。后主李煜率殷崇义(汤悦)等50余人束装赴宋国都城汴梁(河南开封),中途其为守臣节自尽,幸被救起而免于难。宋太祖封后主李煜为“违命侯”;宋太祖久慕殷崇义(汤悦)文名,见其神貌异常大喜曰:“卿之贵异,他日无比者。”宋太祖封殷崇义(汤悦)为陈县男,食邑三百户,殷崇义(汤悦)奉旨迁居河南开封定居,并将父亲汤文圭之墓迁葬陈县。宋开宝九年(976年),宋王朝成立学士院,诏以殷崇义(汤悦)等十七位学者为翰林学士。同年十月,宋太祖卒,其弟赵光义立,史称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宋太宗久慕殷崇义(汤悦)之名,拜其为太子少师詹事,对殷崇义(汤悦)的宠信无与伦比。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十一月,又委任其主管宗学、太学,成为宋王朝的学界泰斗。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殷崇义(汤悦)上表告老乞养,宋太宗不准。同年三月七日,宋太宗授殷崇义(汤悦)银青光禄大夫。宋太宗曰:“银青光禄大夫汤悦,学贯千古,智足以达其道,辨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润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事储养北门,堪称为内相尔。学士汤悦少学孔孟,长师瞿聘纲、罗文若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兴国之有为首,群贤而效用,正需功业之成,顿起山林之想,究望规模遥见风采,岂谓告归之臣,竟靳褒荣之文是用,宠以殊遇之位,蔚为儒者之光,灵贤有知服我休命,可特赠光禄大夫(从二品文散官),以慰祖先。”同年,宋太宗诏令殷崇义主修《江表事迹》,又名《江南录》共计十卷。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宋太宗封殷崇义(汤悦)为光禄卿,置光禄寺,殷崇义为光禄寺长官,主管朝廷祭祀、朝会、宴享、酒醴、膳羞、果实、薪炭、点馔、进胙等事务。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太宗诏令殷崇义(汤悦)主修《太平总类》,殷崇义(汤悦)每日进献三章,其文彩华丽,叙述详实,宋太宗甚喜其文,每览一章,必赞不绝口。书成之后,更名为《太平御览》。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卒,太子赵恒即位,史称宋真宗,改元“咸平”。宋真宗拜老师殷崇义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宋咸平元年(997年),一代文豪殷崇义病逝,其著有《汤悦集》三卷、《江南录》十卷、《太平御览》等书传世。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湖南省何氏宗亲总会章程(讨论稿)
>>马路天使、道德模范—全满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