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两网站长的最新论文“说殷论商”(修订稿)

    中华殷氏网 2010年5月26日 殷作斌


说殷论商(修订稿)

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网/中华殷氏网

站长 殷作斌 2010-2-4初稿,2010-5-7修订

     《说文》释义:作乐之盛称“殷”。殷字的左边为“身”的原字,表示身体的旋转,舞者之容。殷字的右边为“殳”,表示手持木制之棒,乐者之器。舞者之美容,配上乐人击鼓之声音,组成一幅十分美妙盛大的欢乐场面,这就是“殷”字的本义。古之殷氏族就以善于跳旋转舞蹈而著称。因此,当代群体遗传学家袁义达氏认为,殷氏族的原始图腾是旋转舞蹈。殷字的引申义有殷实、殷聘、殷切、殷勤等词语。

     “殷”字最先为氏族名、地名;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地以后,商代又称为殷代或殷商,使“殷”字又与历史上的商朝联系起来;商亡,部分殷商王室成员为不忘先祖,又以国为姓,于是有了殷姓,使殷字又与姓氏联系起来。虽然也有些姓氏史书记载说,居殷地(溵水流域)之人,以地为姓,也是形成殷姓的一个渊源,但从今天所见到的各支殷姓的宗谱来看,以地为姓的殷姓分支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换言之,当今的殷姓除东北地区的殷姓中有一部分来自清初满族的音佳氏族外,基本上都是源于殷商子姓的殷氏。因此,殷姓一直是单一的族群,很少有其他基因的流入[注:清初,满州八旗音佳氏族全部改姓汉姓殷,并与当地的汉人混居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

       “殷”字作为氏族名、地名、朝代名、姓氏名,因而,形成了“殷人”(或“居殷地之人”)、“商族”、“殷商后裔”(或“商裔”)和殷姓(或“殷氏”)四个既有联系又内涵不同的概念[注:先秦时期,姓氏有别,秦汉以后,姓、氏混称合一,故今天“殷氏”的概念与“殷姓”的概念等同]。本文试图阐述之。

 

一、关于“殷人”(或“居殷地之人”)的概念:

       古时殷、衣、依三个字是通用的。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形成的十二个古姓中,有“依”姓。古时依氏族就是衣氏族或殷氏族,它是一支善于跳旋转舞的氏族,后人称该氏族为“殷人”。所居之地称“殷”。商朝盘庚时,由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地。这个“殷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就在今“殷墟”一带(今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一带)。殷地南边所面临的河叫“殷水”(溵水),在今河南商水县东。据汉代史游《姓氏急救篇》的“姓字注”所说,颖川(颖河)的一条支流叫殷水,住在那儿的人以水名为姓氏。殷水是因“殷人”而得名还是“殷人”以水名而得姓?居住在殷水流域的殷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殷水是古颖河的一条支流,目前殷水这条河流的名称已经不存在了,但河南商水县的地名应该可以证明,这条河流就在古代陈州(陈郡)境内,而颖河正是从今天紧邻商水县的周口市折向西南,汇入淮河。史传,从殷商的祖先王亥、上甲微开始,商族迁徙和活动的范围就已在这殷水流域了,商高宗武丁的坟墓就在那里。因此说殷水因殷人居住而得名倒是可信的,汉代史游《姓氏急救篇》所说殷姓的一支是因水名而得姓未必是可信的。还有一个反证是,历史上不仅这里,而且全国也没有一位殷姓人士自称是由殷水得姓的。因此从北之安阳到南之殷水这一带才是殷人、依人、衣人最早的活动地。考古今地理可知,安阳殷墟在今河南的北部,而古殷水地域在今河南的中部。古殷水发源于伏牛山区的鲁山境内,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在今安徽境内汇入颍河,为淮河的支流。古殷水流域与安阳殷墟二者直线相距约三百公里。由此我们大体上可做出下列判断:古之殷地大约相当于西依太行山、北隔漳河[注:漳河是现在河南安阳和河北邯郸的分界线,卫河支流]南至殷水而黄河贯中的一块区域,也就是古之中原的中心地带,而今安阳之“殷墟”一带当时则可能是这一区域未受黄水泛滥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盘庚才迁都于此。这里有几个问题还是需要进行考古学研究的:

       ①殷地是因殷氏族居住而得名还是殷氏族(殷人、依人、衣人)因居于殷地而得名?

       ②盘庚迁都前居于殷地的殷氏族和契后之商族是属于同一氏族(或部落),还是臣服于商族统治的不同氏族(或部落)?

       ③今之殷姓或今之源于殷商的商族后裔各姓氏的先祖与盘庚迁都前居于殷地的殷氏族二者间有无直接的血缘关系(虽然从所见之各支殷氏宗谱中从没有见到奉盘庚迁都前居于殷地的殷氏族为先祖的)?

二、关于“商族”的概念:

       据传,约到了虞舜二十年(约公元前2260年),虞舜指派司徒禹去治水,又派契、后稷帮助禹治水,十三年后,禹总算治好了水患。契因功封于商(今陜西省商县,地处商山、洛水一带),赐子姓。此外,虞舜又命契为司徒[注:司徒是主要掌管教育的官,等于现今的教育部部长]。因之,契既治理商国,又在虞舜的“中央政府”做掌管教育的大官-----司徒。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接下去治理商国。后来,契子孙繁衍为商族。因此,商族子姓并奉契为始祖。商君传至十四世成汤,灭夏桀而建立商朝[注:关于商族起源,现有多说,如“陕西商县说”、“河北说”、“东北说”、“晋南说”、“环渤海沿岸说”、“豫东鲁西说”等,本文暂取《史记》中的“陕西商县说”]。汤后,商都屡迁[注:商朝屡迁都的原因,也有多说,略]。传至盘庚,迁都殷地,史称殷商[注:盘庚,迁都殷地以后,商都再没有迁过],直至武王伐纣,商亡。纵观商族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商族始祖契至成汤灭夏桀这一段时期史称先商时期,又叫商族的先公时期;自成汤至帝辛纣这一段时期是商族统治中国的时期,史称殷商时期,又叫商族的先王时期。

三、关于“殷商后裔”或“商裔”的概念:

       中国先秦以前的古姓,传说中,除太皞风姓、黄帝姬姓、炎帝姜姓、少昊赢姓、皋陶偃姓、夏禹姒姓、殷商子姓、周人姬姓外,上古时期还有“祝融八姓”和“黄帝之后十二姓”之说。祝融八姓是:己、董、彭、秃、妘、曹、斟、芈。“黄帝之后十二姓”是:姬、酉、祁、巳(“巳”亦作“己”与祝融八姓通)、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注:《国语·晋语四》中“衣”误作“依”]。中国先秦古姓到底有多少,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条下列出二十七个古姓;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三“姓”条下列出二十二个古姓;清初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记》中列出二十一个古姓。现代青年学者张淑一在其《先秦姓氏制度考察》一书中列出三十四个古姓。

       除了少数古姓以外,现今中国的众多姓氏都是由这少数古姓分化而来。分化的时间大约起自西周的大分封而终于春秋战国时。到秦汉这些众多的姓氏已经基本稳定形成了。分化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先由古姓分化出“别贵贱”的许多“氏”,到后来姓、氏合一混称以后,就自然形成众多的姓。据现代学者张淑一研究,先秦古姓分化出“氏”的方式大致有如下十种:①以国为氏,如殷氏、齐氏、鲁氏、宋氏、卫氏等;②以邑为氏,即以封地为氏,如赵、韩、魏、吕等;③以字为氏,就是以先秦男子的字为氏,如孟氏、叔孙氏、季氏、罕氏、驷氏等;④以官为氏,即直接以先祖或本人担任职官的名称为氏,或以担任职官管辖的事务为氏,如中行氏、尉氏、衅氏、屠氏等;⑤以祖先之名为氏,不过这相对较少,因为古人是忌讳先祖之名的;⑥以居地为氏,如东门氏、雍门氏等;⑦以溢为氏,就是以天子或诸侯死后的溢称作为其遗族的名号;⑧以爵为氏,就是天子或诸侯的子孙以所出之君的爵称为氏;⑨以身分为氏,就是天子或诸侯的子孙之子孙以其先祖的身分为氏;⑩复合氏,指包含两个以上意义的氏,其中有些后来转化成复姓。

       所谓“殷商后裔”或“商裔”就是指以契为始祖的源于子姓的各姓氏,据不完全统计,现今的“商裔”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如殷氏、宋氏、孔氏等,现今的“商裔”在全国人口中占有可观的比例。

四、关于“殷姓”或“殷氏”的概念,殷姓的起源:

       自秦汉姓、氏合一以后,殷姓即殷氏。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新著《中华姓氏河南寻根》[注: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2009年3月第1版]第三卷第859—872页间对殷氏的起源、播迁、古今名人、祖地新貌、遗迹名胜等有较详尽的考证。读者可自行参阅。总之,据该书考证,是殷商亡国后,才有了殷姓。从目前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商代人称自己的王朝为商,还没有发现商代人自称为殷的资料,周灭商后,商朝和商裔才被称为殷。周人在灭商之前,一直是商朝的藩属,一直自称“小邦周”,称商朝为“大邑商”或“天邑商”,周人在取得政权以后,当然愿意以地名代称前朝。同时,商裔在亡国后,特别是在武庚禄父复国失败以后,被迫从殷地故国迁往他乡,故地自称可以作为一种永久的纪念,这可能就是部分商王室后裔也愿意称自己的始祖为殷契,称先朝为殷商,称自己为殷姓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殷商王室中的那一支或哪些支还是全体都为怀念故国,以国为姓呢?从目前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全体殷商王室后裔都以殷为姓显然是不对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新著《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中认为殷商王室后裔中有三支以殷为姓:

       ①殷侯武庚禄父复国失败被诛后“殷侯武庚禄父后裔为不忘祖,以祖先封号为氏,称‘殷氏’(这一支脉因属于契后代帝胄中的‘大宗’,其后来迁居陈郡长平的一支,东汉以后被列为士族)”。[笔者特别注解:此处双引号连同所含括号中引用的内容:“殷侯武庚-------‘殷氏’(这一支-----------被列为士族)。”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新著《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中的原文,请各位管理员在给本文润色时,勿要改动]。

       ②微子被封于宋,逝后,其弟微仲衍继之。他们兄弟二人的后裔也有不少人成为“殷氏”。

       ③箕子被封于朝鲜,其后裔也有不少人成为“殷氏”,今朝鲜的殷姓恐与此相关。

       当然河南社科院此说也有与考古发现相矛盾的地方。河南社科院认为后来殷姓最出类拔萃的一支-----陈郡长平殷氏是武庚禄父之后,这与几年前出土的陈郡长平殷氏殷仲容、颜颀合葬墓的墓志铭并序的记载是矛盾的,因为从殷仲容墓志铭文可看出,唐时,长平殷氏自己是认为他们一支是微子的后人,而不是武庚禄父的后人。几年前在西安市南郊、唐长安城遗址西南部出土的初唐(武周)时殷仲容、颜颀合葬墓的墓志铭并序明载“夫殷氏之先盖微子之后也,…….府君讳仲容字元凯即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英童,….,祖闻礼,….父令名”[注:详见《唐殷仲容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2007年05期]。

五、殷氏播迁史略:

       殷氏现分布于全国各地,其大致的播迁过程如下:

       周灭商,特别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如何处理分布区域广大、人数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殷商遗民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最后采取了分化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将“献民”[注: “献民”是指与西周政治上基本一致或不反抗的殷商贵族]迁到周的腹地----九毕,二是把大批“顽民”迁往驻有“八师”的成周[注:今洛阳一带],实行军事管制,三是封受帝辛纣排斥的对团结殷商遗民有决定影响的箕子于朝鲜、封微子于宋等,并带去一批殷商遗民,四是将一部分殷商遗民分别赐给不同的诸侯国管理,如卫、郑、鲁、齐等国都得到了殷商遗民的封赐[注:作为奴隶],五是将殷商王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才或调往镐京[注:今西安西南]或派给各诸侯国任以职事,六是将部分殷商遗民向中原以外地区迁徙,以后融入当地各部落。西周处理殷商遗民的这六条基本国策是造成今殷氏分布全国的最初原因。

       但不管怎么迁移,在西周时期,中原地区仍是殷氏比较集中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殷氏的主要聚居地仍在今河南境内,其中殷墟近域的卫国最为集中。秦统一中国时,迁卫国君及卫王族于太行山野王[注:今河南沁阳一带],殷氏亦随迁野王,当时秦实行将天下著姓大族迁往关中地区和其他地方的国策,殷氏此时又一次被迫由中原迁往他处,如陕、晋、和江南的会稽郡[注:今苏州]。秦处理六国遗民的这一国策是导致今殷氏分布全国的第二个古老原因。但是秦末,殷氏主支仍大多居于河南野王、睢阳[注:今商丘]一带。

       入汉以后,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后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其后裔衣领相继,成为长平最大的门阀贵族。另外以博士殷崇为代表的琅琊[注:今山东临沂]殷氏、殷嘉为代表的东海[注:今山东郯城北]殷氏、殷谟为代表的雁门[注:今山西河曲北]殷氏、殷肃为代表的弘农[注: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一带]殷氏、殷周为代表的左冯翊[注:今山西大荔县]殷氏、殷通[注:为项羽所杀]为代表的江南会稽[注:今苏州]殷氏等殷氏支脉也有较大影响。总之,到了汉代,殷姓已经播迁到了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东汉桓帝、灵帝间,河南长平一支殷姓代表,唐司空殷侑之二十一代祖[注:唐司空殷侑之二十一代祖的名讳待考。虽然,四百多年前,明尚书殷正茂在其《本源考》一文中,曾据唐 冯宿:《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中关键一句中的“封”字----“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将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定为殷封,后来有人在族谱中又给殷封起了个字号叫殷建之,即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字建之。但笔者认为当年殷正茂将冯文中“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这名话中的“封”字理解成人名殷封可能不一定是准确的。按笔者看来,这段古文,加上现代标点符号断句。可能有两种断句法。一种是:“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按这种断句法理解,殷侑的二十一代祖叫殷封,这就是四百多年前殷正茂的理解。另一种是:“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或“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若按第二种断句法理解,冯文这句话中的“封”字应是动词,即“封官”的封。笔者以前曾倾向于第二种理解的理由有二:一是在冯宿的《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廟碑》一文中,殷侑对其三代近祖都恭敬有加,在曾祖名、祖名、父名之前都加有一个“讳”字(殷侑尊曾祖名讳为讳楷字文绚、尊祖父名讳为讳元觉字元明、尊父亲名讳为讳怿字易从),唯独对二十一代祖“封”却直呼其名,名字前没有加“讳”字,也没有用“二十一代祖讳封字建之”,这样做在避讳之风盛行的唐代应该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可能是殷侑在建家庙时,只记得三代近祖名讳并考证出其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曾被封为谏议大夫,做过大官,而根本考证不出其二十一代祖的具体名讳,故在碑文中只用“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这句话一笔带过;二是将冯文中“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这名话中的“封”字理解成动词封官的封字,也是符合古汉语的句法习惯的。按这种理解,“封”字作“赐给”讲,“帝王以爵位、土地或名号赐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封”字作动词用法时的例句如下:① “守敬按:申见《淯水〉篇,封在周初,其后中绝,至宣王时,以王舅改封于谢”,此句出自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十九/通行本;②“英之封在洪武十七年”,此句出自“明•郑晓《今言》-卷一/纪录汇编丛书本;③“其说甚善。然窃疑康叔之封在武王时。”,此句出自“清•杭世骏《订讹类编》-卷四/通行本;④“而英、六之封在皋陶卒后”,此句出自“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九/通行本。不知笔者的上述理解是否正确,请古文专家指正。],曾出任冀州刺史,封为谏议大夫,为避党锢之祸,隐姓埋名,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今江苏丹阳),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注:见唐 冯宿:《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这是有文献可考的河南陈郡长平殷氏南渡过江最早记录,其后成为江南东吴世家门阀,至三国时期,名人辈出。[注:曲阿,古县名,秦置。即今江苏丹阳。属会稽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改名云阳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名曲阿县。属毗陵郡。隋属江都郡。唐属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丹阳县。]

       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等。即在三国时,殷姓人已南迁至今江苏、四川等地。

       东晋时,陈郡长平殷氏随司马氏政权南渡过江迁到丹阳[注:今南京之江宁与皖当涂之交界一带]的一支,成为江南名门望族。陈郡长平殷氏以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为祖,西汉初由河内野王迁汝南,再迁陈郡长平。殷续之后直到西晋荥阳令殷褒之前,陈郡长平殷氏世系无法考证,因此殷褒是魏晋以后记载于正史的长平殷氏的第一位历史名人。东晋时殷褒之孙殷敞等长平殷氏代表人物[注:同批过江的可能还有殷羡之父殷识,但正史无记载]避永嘉之乱与当时司马氏政权渡江移居江左。其后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客居江左的长平殷氏迅速崛起,涌现了豫章太守殷羡、建武将军殷浩 、东阳太守殷仲文、荆州刺史殷仲堪、尚书仆射殷景仁、兖州刺史殷孝祖、豫州刺史殷琰、同为东宫大学士的小说家殷芸和著作家殷钧、光禄大夫殷不害、上书左丞殷不佞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晋至南北朝期间,客居江南的长平殷氏被正史立传的多达十几人。殷敞等迁居江南以后,一开始居于丹阳[注:今江苏南京之江宁与皖当涂之交界一带,非今江苏镇江之丹阳,今镇江之丹阳,那时叫曲阿],殷羡之子殷浩一支后又由丹阳[注:同前注,即今南京]迁东阳信安[注:今浙江衢州],成为东阳殷氏之祖。殷浩的侄子[注:羡弟殷融之孙]殷仲堪任荆州[注:今属湖北]刺史时,其子弟随任迁居荆州。另外,当时润州[注:今江苏镇江]、歙州[注:今安徽休宁]、豫章[注:今江西南昌]等地的殷氏也是由陈郡长平或先或后迁去的。

       北齐乾元五年(公元560年),北方的殷姓因避北齐废帝高殷名讳,被迫改为汤姓。

       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制度在政治上虽有所减弱,但门第观念仍然影响很深。这一时期,陈郡长平殷氏的历史名人中,大部分已迁出原籍几百年,在江南等其他地方生活了十几代,但都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以示不忘本。殷不害是殷褒的第十世孙[注:不害是褒十世孙,是否准确,待考],从殷褒之孙殷敞移居江左算起到南陈灭亡,已经历270多年[注:陈亡于589年,殷不害去世于这年迁居长安的途中],殷不害长子僧首陈末随父及庾信等出使北齐被扣为人质,定居于长安,后移居雍州[注:今陕西凤翔县],殷不害孙殷开山[注:名峤,以字行]为唐朝开国二十四位功臣之一,直到唐末,殷开山的后代子孙们,都仍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另外,再如武周时著名书画家、申州刺史殷仲容,盛唐时大学问家被大诗人贺知章称为“五总龟”的殷践猷,中唐曲阿[注:今江苏镇江丹阳]人司空殷侑,同州诗人殷晓藩,唐末五代名士殷文圭及其子殷崇义[注:入宋,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改姓汤,名悦]等,也都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几年前在西安市南郊、唐长安城遗址西南部出土的初唐(武周)时殷仲容、颜颀合葬墓的墓志铭并序明载“夫殷氏之先盖微子之后也,…….府君讳仲容字元凯即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英童,….,祖闻礼,….父令名”。这一墓志铭并序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唐时最有名望的祖籍为陈郡长平的殷氏仍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

       若按实际居住区域而论,隋唐时期殷氏分布更广,播迁范围西北至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西南至今四川、云南、贵州,南至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东南至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北至河北,东至山东,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部分殷姓后人为了入仕方便,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被迫改为汤姓、商姓、戴姓等。例如,陈州西华[注:今河南西华]人汤悦,本姓殷,名崇义,是唐末文士殷文圭之子,曾任南唐宰相,入宋后,先改姓商,名崇义,后又因名字中的“义”字犯了宋太宗赵光义名讳,于是将姓和名全改了,改姓汤名悦,是秋浦[注:今安徽贵池]汤氏之祖。宋代殷姓避讳改姓对殷姓一族影响很大,改为他姓的应不在少数,但普通百姓,特别是边远地区百姓仍有不少未改姓的。宋室南渡以后,已改姓的北方殷姓有的又恢复本姓,如宋末义士华亭[注:今上海松江]人殷澄仍保留本姓。南宋亡后,南方已改姓的殷姓有一部分也恢复了本姓。

       两宋间,官至右武大夫的殷秩(字秉常,1099-1167),建炎三年(1129)二月,以千兵官于汴都,因金人逼,奉命护送宋高宗南渡越州[注:今浙江绍兴]。于隆兴末年(1164)因病乞休,定居今镇江丹徒大港,乾道三年(1167)卒,葬于大港,历425年后,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又由其十五世孙明代户部、兵部尚书殷正茂力挺迁葬今丹阳经山泉水湾雀梅墩。现墓尚存。据现代江南姓氏研究学者殷耀祖、殷民栋考证:殷秩一脉叶茂枝荣,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诗书世泽,忠厚家声,令人不禁心焉慕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苏南的华墅殷氏、黄墟殷氏、麒麟殷氏、留村殷氏、姚巷殷氏、申港殷氏、江震殷氏、谷阳殷氏、锡北殷氏、海安殷氏、云亭殷氏、月城殷氏、常北殷氏、润城殷氏、村前殷氏、张家港暨阳香麓殷氏和安徽歙县之上里殷氏等分支都是殷秩的后裔,其人口总数起码在二十万以上,该支可能是目前有谱可考的国内最大的殷氏分支,上海图书馆馆存的各支各种版本殷氏族谱中,以该支的族谱品种最多。因此殷秉常被尊为“宋代殷氏南渡始祖”。

       宋元交替之际,中原一带,兵荒马乱,殷姓和其他姓氏一样四处逃难,分布更加广泛。如江苏常州殷氏等即是于宋元之际迁来的。元末,因战乱,中原一带出现了“千里无鸡鸣”的现象,人口十分稀少,农田荒芜。因此,明初,朱明王朝将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政策列为国策。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即是将当时人口密度很高的山西各姓氏返迁到中原地区的一例。殷氏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被迫迁返河南、河北、山东西部的姓氏之一。据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光由山西一地外迁至河南、河北等地的规模较大的强迫移民事件就有十几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明初至明中,还有一个史家不敢记载,因此正史无记录的大规模移民事件,那就是将江南人口移向荒芜苏北的苏州阊门移民事件。在这次移民事件中江南殷氏中凡是支持盘踞吴地(今苏州)的张士诚义军的江南富户被一律驱赶到荒芜苏北沿海充当盐丁,去烧盐,且不得列入“民籍”,只能列入“灶籍”,笔者所属的海州朐阳殷氏就是其中的一支,我家世代相传,祖籍陈郡长平,先祖为避晋永嘉之乱,南渡过江。我始迁祖殷聪约在明隆庆年间(约在1570年左右)被明军经苏州阊门举家(携夫人刘氏和潮、岗、谷三子)迫迁到苏北海州朐山之南定居(烧盐为生,被列为灶籍)。故我这一支叫海州朐阳殷氏。传至五世(明末清初)又由朐阳迁古涟水地区(即清安东县,即今涟水、响水、灌南、滨海一带)定居。现在苏北和鲁南地区的所谓“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等传说,当指明初至明中的苏州阊门移民事件。“红蝇赶散”,是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正史中不见正式记载或只有蛛丝蚂迹零星记载的明初苏南人口大驱散的真实原因。据现代学者研究 ,明初洪武年间至明中为巩固朱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打击张士诚残余势力,确实发生了政府强迫苏州一带富商向海州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移,大多数人不敢直接说“洪武赶散”,就一代代地讹传说成是“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等咒骂的词语。如灌云县博物馆,就有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其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该《新安镇志》记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即朐阳山之南的海州地区)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州地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至明中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和北方的山西等人口密集地区。

       明初至明中,战乱减少,社会由动荡逐渐趋于安定,各地殷氏宗族又开始呈恢复壮大趋势,此时南北方都出现了较大的殷氏宗族。明初,南方殷氏,浙江嘉兴殷近仁、殷厚善兄弟以博学孝悌闻名于世;萧山殷旦任监察御史期间,不避权贵,留下了“殷旦入朝,百官失色”的佳话;常州府无锡人殷序,是有名的能吏;广西临桂殷从俭,曾任岭东兵备,是当时抗击倭寇的一员主将;应天府潭阳(今南京)人殷迈,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郞管国子监事,是一位名士;先任两广提督后又升任兵部、户部尚书殷正茂为代表的徾州府歙县(今属安徽)殷氏。北方殷氏则有以户部尚书殷谦为代表的顺天府涿州(今属河北)殷氏;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殷正茂同朝为伍的殷士儋(人称“殷阁老”)为代表的济南殷氏;以南京工科给事中殷云霁为代表的山东寿张殷氏;以总兵殷尚质为代表的天津卫殷氏等。此外,还有以奉大明洪武皇帝命入川驻守因功御封滇南武略将军殷成式(原籍苏州府昆山县城马军巷,属江南殷氏支脉)为始祖的四川西康建南殷氏,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板冠军殷剑就是殷成式的二十一世孙女。除大陆外,明代殷氏播迁入海南岛,其支脉初祖殷谱连入琼落户于今海南万宁县窝子村。

       清代殷氏布更广,全国各地殷氏纷纷开始修族谱,反映了各支脉在不断壮大。陕西咸阳人殷化行,在清收复台湾后任台湾总兵,成为有始记载殷氏入台第一人;河南新乡人殷元福是康熙年间提倡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晚年主持杭州敷文书院,影响很大;晚清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南)人殷兆镛(为宋代殷氏南渡始祖殷秩裔孙),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和礼部侍郞,多次疏清抵抗外敌。笔者就读清华大学时,亲眼见到殷兆镛撰写的水木清华轩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此轩联,在文革期间被破坏,现已修复,今已成为清华大学一景。

       经明清两代迁徙,殷姓人士已遍布全国各地。清代以后殷姓陆续又有渡海赴台及扬帆出洋的。近代以来,随着留学、经商、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华侨中殷姓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近代现代殷姓中也不乏名人,不再一一列举。

六、殷姓人口的古今分布的统计资料:

       秦以前,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居住地。

       秦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南河内野王(今沁阳一带)。

       西汉初,殷姓的主要族群由河内野王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陈郡长平,形成望族,以汝南为郡望。

       东汉末至三国两晋时,殷姓的主要族群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南渡江左,全面进入江南地区,但他们当时总以为是权宜的,是客居他乡的,没有想到这一迁就会“客居”成百上千年,但为不亡本,他们一直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一直以汉初殷续封地汝南为郡望。

       唐宋时期,殷姓在江苏(主要是江南)形成大族。明朝时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

       明朝时,全国殷姓约有12万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3%,排在第130位。当时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江苏殷姓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36%。全国殷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四省,这四省殷姓大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69%。

       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主要族群总的趋势是向东南地区迁移,至明末,以江苏为中心的殷氏聚集中心已经形成。

       以2006年的全国人口科学抽样的统计数据推算,当代殷姓人口约170万,为全国第11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殷姓人口增加率成上升态势。目前殷姓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这两省殷姓人口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河北四省,这四省又集中了殷姓总人口的20%。目前全国形成了以西南云南、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西南云南的殷姓聚集区是怎么形成的,目前还缺乏可信服的统计资料,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殷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云南大部、川黔南部、广西西部、陕鄂渝交汇地区、苏皖大部、上海、鄂皖贑交汇地区、宁夏大部、甘肃西部、青海东北、新疆西北、冀辽蒙交汇地区、黑吉东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为0.21%,其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6%以上, 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8%的殷姓人群。在山东大部、皖苏北部、鄂贑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东南、重庆南部、广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东南、陕宁南部、辽吉大部、黑龙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4%--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殷姓人群。[注:这里引用的统计数据出自现代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研究权威学者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中册第100-10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每第1版,上海。]

 


分享按钮>>殷商两网站长答微山殷氏宗亲宪斗先生问
>> 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陕西分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