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主 题: 我军一大批缔造者缘何放弃授衔?——看具备元帅资历的滕代远的排名 已阅:2392 / 回复:0(楼主)

王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仕衔论英雄。以毛泽东为首的一大批共和国缔造者,论资历,不能说不深厚,论战功,不能说不卓越,但却能淡泊名利,笑对得失,主动放弃评衔,为全军官兵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
军衔是军人地位和荣誉的象征。军衔评定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必须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
为了推动评衔工作顺利进行,毛泽东主动提出不授大元帅军衔,以身作则,为全军官兵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共和国缔造者放弃评衔,使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毛泽东坚辞不授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成了一纸空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予军衔等级设置上,我军曾参照苏联等国的做法,专门设立了“大元帅”这一军衔。早在195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初步形成,军衔条例草案将军衔等级划分为6等21级,其中元帅等级军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两个级别。
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发。《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军官军衔为4等14级,其中,第一等为元帅,下分两个级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以立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同时,《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按照《条例》规定,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元帅军衔标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毛泽东。
在研究确定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过程中,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个军衔应该授予毛泽东。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专门就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员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京军委委员除陈毅和叶剑英因病、邓小平因事未到外,其余委员彭德怀、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均出席了会议。
会上经过大家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授予元帅军衔人选应为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军委主席毛泽东理应授予大元帅军衔。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向毛泽东报告会议讨论结果。
毛泽东得知要授予他大元帅军衔后,当即表示拒绝。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开会进行讨论,由最高立法机构议决此事。
会上,包括不少民主人士在内的常委会委员们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的革命战争中,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雄才大略,居功至伟,为军队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
主持会议的委员长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愿授衔的态度,表示他个人对此“不能作结论”。其中有位民主人士说:“人大作出决定,他有什么办法!毛主席个人也不好不遵从决议嘛。”与会同志都表示赞同,要求给毛泽东授大元帅的呼声更高。
刘少奇说:“人大可以作出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还需要他下命令才行啊,他不下命令又怎么办?”最后,刘少奇只好无奈地表示:“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随后,许多同志纷纷劝说毛泽东接受大元帅军衔,并向他讲述苏联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情况,但是毛泽东却一口回绝:“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最终大家都没能说服他。
一次,彭德怀、罗荣桓率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到中南海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评衔评勋工作进展情况。毛泽东听完汇报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他问刘少奇:“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刘少奇当即表示:“不要评了。”他又问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他们俩都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毛泽东又转身问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来到地方工作的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你们几位的大将军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几位同志也都表示不要评了。就这样,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见。
这期间,总后勤部根据最初拟订的授衔方案,设计制作出了精美的大元帅礼服,送到中南海毛泽东面前。湖蓝色的大元帅礼服,纯呢料制作,熠熠生辉的肩章上镶嵌着金黄色的国徽和元帅星徽,胸前缀着金黄色的绶带和流苏,袖口和衣领绣着纯金丝线的边饰,非常精致、威武。尽管大元帅的肩章、礼服等均已制作完成,但毛泽东仍然坚持不授大元帅军衔,于是这套精心制作的大元帅礼服只能被搁置一旁。
最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级别的只有朱德、彭德怀等10人。因为毛泽东坚决不授大元帅军衔,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就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空衔。
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高风亮节,以身作则,对广大指战员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自己所授的军衔,起到了深刻教育和表率作用,解决了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大大推动了授衔工作的顺利进行。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秉持大义,主动放弃元帅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建国后,周恩来、刘少奇曾长期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邓小平成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作为开国元勋,他们功勋卓著,在党内和军内享有极高声望;作为中央军委领导,按照《军官服役条例》等有关文件规定,他们三人完全符合评定元帅军衔的标准,授予元帅军衔当之无愧。因而,在最初拟订的方案中,除了朱德等最后授衔的10位元帅以外,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也在元帅人选之列。
但在元帅名单最终确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给毛泽东“关于军委开会讨论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具体确定名单”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授予元帅军衔的人选。
1955年8月17日,中央军委第44次会议,宋任穷还曾提出:“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等同志以及陈毅、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同志今年是否授衔?”
至1955年9月3日,罗荣桓、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联名致周恩来并刘少奇的报告中,提出“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问题,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此后,1955年9月14日上午,军委召开临时会议,讨论元帅军衔问题时,聂荣臻提到:“主席讲他和中央负责同志暂时不授衔,待第二批、第三批再说(毛泽东、邓小平暂时不授)。”至9月20日,总干部部印发《元帅、将官名单》,其中元帅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位。
根据中央决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队干部原则上不参加授予现役军衔。当时,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刘少奇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他们均以不在军队担任职务为由,坚持放弃授衔。
对此,1955年9月23日,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授予解放军有功人员勋章的第一批名单等问题时,主持会议的陈云解释说:“有些同志曾长期在解放军中服务,现在转业了,没有授予军衔。授予元帅的同志定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中对建军和指挥作战都是有功的,他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考虑可以授予,但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中央秘书长,授个元帅不好,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为好。”
1955年9月27日下午4时许,中南海怀仁堂,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等人,在休息室等待授衔授勋仪式开始。周恩来总理身着灰色中山装走了进来,由衷地向这些老战友表示祝贺。贺龙真诚地说:“我们的周总理也应该授衔嘛!”周恩来笑了笑,谦逊地摆摆手说:“我是政府工作人员,是为诸位元帅服务的,当好你们的后勤嘛。”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待荣誉的豁达态度和服从大局的崇高思想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等一大批功勋战将,因去地方工作未被授予军衔
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等一大批我军高级将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都在军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我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但是,建国后,他们服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离开军队转到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工作。
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聂荣臻联名向毛泽东报告14、15日军委座谈会关于军衔问题的讨论情况,在初步拟订的将帅人员名单中,提到:“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王维舟、邵式平、冯白驹、周保中、王世泰等同志都是与部队有历史联系或与某一地区有联系者,是否须授予现役军衔或预备役军衔,均请主席考虑决定。”
2月4日,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署名,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地方负责干部的军衔评定和授予问题的请示》,建议“与军队有历史联系和与某一地区有联系的代表人物”的军衔,可采取三种方式办理:一是“须评定军衔又授予的”;二是“只评定军衔不授予的”;三是“授予预备役军衔的”。
总干部部的具体意见是:“须评定军衔又授予的”有王维舟、冯白驹、周保中;“只评定军衔不授予的”有滕代远、李先念、薄一波、邓子恢、张鼎丞、王世泰;“授予预备役军衔的”有程子华、蔡树藩、谭启龙、何长工、张际春、姬鹏飞等。
最后,这部分同志的军衔一直没有评定。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大家坚决服从中央规定,坦然放弃了评定军衔。
此外,还有一大批曾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作出突出贡献的原解放军高级将领,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分管地方工作,同时兼任军队职务,都符合授予军衔的条件。
原本,军委评衔《指示》规定:“省、市、地委书记及省公安厅长兼任军队首长职务者,均应评定军衔。”但是,1955年7月14日,总干部部《关于评定军衔工作向军委并中央的报告》中又规定:“对于兼任军队职务的地方干部,凡兼任分区政委(地委书记)以上职务者,对其军衔采取评而不授的办法。凡兼任县兵役局政委(县委书记)以下职务者,则不评定授予军衔。”
此项规定,除个别人授予了军衔(如四川省省委第四书记兼成都军区副政委阎红彦)外,多数人没有按原计划执行。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按照本规定精神,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建议评而不授军衔的22名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名单,最后也未见评定,如陕西省省委书记兼政委张德生、甘肃省省委书记兼政委张仲良,等等。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仕衔论英雄。以毛泽东为首的一大批共和国缔造者,论资历,不能说不深厚,论战功,不能说不卓越,但在荣誉和名利面前,他们却如此的从容和大度。
毛泽东曾说过:“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对人生追求的深层次的定位。
“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才能具备淡泊的心境和超然的态度,淡泊名利,笑对得失,历经艰难而不馁,面对利诱而不惑,他们崇高的精神令世人敬佩,虽然没有被载入将帅名册,但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于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为共产党人所铭记。

作者:松桃滕 (2015/10/17 11:21:4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7,101.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