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的缩影鲍屯(网络摘录、网络摘录)

    中华鲍氏网 2008年12月16日 汪洪梅



                

——穿越时空的相逢(一)

这次到贵州的采访完全是一次机缘巧合。去年11月,一位南京来的姓鲍的人特意找到我们,告诉我们说,在远隔万水千山的贵州省安顺市,住着一族徽州鲍氏的后裔。今年刚过除夕,南京的老鲍又打来电话,约我们去采访贵州鲍氏后裔的春节祭祖活动。
云南贵州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我们在电子地图上比划了一下,从黄山市到贵州省安顺市的直线距离是两千多公里。又打听了一下,火车的行车时间是40多小时,两天一夜。这样一来一去,路上的时间就得花掉五天。正当我们准备放弃这次采访时,有朋友告诉我们可以从黄山飞上海,然后转机去贵阳,这样路上的时间只需要半天,而且,关键是,往返程的机票因为办的是联票,费用居然和火车的卧铺相当。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去!
去的结果真的是不虚此行。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鲍家屯村,我们待了整整五天,拍摄了500多张照片和八个小时的节目素材带,参与了当地的山歌大会、祭祖活动以及中国城市研究会的专家组考察等等活动。这支明朝初年跟随朱元璋调北征南大军开往贵州的徽州先民,如今已经繁衍、绵延600多年,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一直保留着明代先民的衣饰风格、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周围的少数民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周开始,《家园》栏目将带你走进神秘、亲切的贵州安顺市鲍家屯村,穿越时空,去体验徽州鲍氏先人建屯戍边、开创基业、不忘先祖、固守传统的坚忍与执着。



穿越时空的相逢(二)

曾有一位外地朋友请我介绍徽州文化,对这个大问题我一时语塞。想了想,我简单地说:徽州就像银行里的保管箱,长久以来人们不停地往里面放东西,徽州人很负责任地保存着,勤加拂拭,一代一代传下来。今天的人看起来觉得陌生,认为是地方文化,其实是汉民族先辈们共同创造的财富。可以说,徽文化就是汉文化的一个浓缩体。
当时说得罗嗦,大意如此。自觉这个粗陋的比方能给外人提供一个关于徽州文化的大致轮廓。
正月里去了一趟贵州,寻访600年前迁移过去的徽州同乡。短短几天,给了我们一次近乎震撼的深深触动。在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围圈中,一支从江淮大地上开拔过去的皇家部队,将古老的智慧、淳朴的习俗以及那份经久不变的尊严默默恪守了600多年。他们聚族而居、崇文尚武,凭着强烈的自豪和自信,在充满凶险的环境中,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家园,让屯堡的文化成为黔中大地的主流文化。
军人们修建的屯堡村寨户家相连,形如迷宫,保存着古代军屯的原始风貌。村中老少大多昂扬挺拔,目光明澈,隐隐然一派将士后代的阳刚之气。妇女们个个妆扮整洁,言笑朗朗,直爽大方。这和沉静内敛的皖南真是有相当的反差。然而我们有些吃惊地了解到,屯堡人最尊崇的神灵居然是徽州的汪公菩萨;代代相传的鲍家拳也源自徽州;连屯堡妇女束在身上的丝头系腰,它的编织工艺据说就是歙县棠樾村的鲍家人传过去的……还有种种遗存都与皖南故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切,都曾经鲜活地存在于徽州大地上,喟叹之余,我不由得迟疑:如今的徽州还是那座保管箱么?


穿越时空的相逢(三)

一晃贵州之行已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那座屯堡村寨的蓬勃生机至今依然在我脑海中萦绕徘徊。
记得刚走进鲍屯村,马上被这石头的世界深深吸引。举着摄像机四处扫射(不是扛着,只带了一台便携式DV),新鲜感让我一下子变得业余,都忘了变换景别、选择角度、处理前后景……退到一户院门前,忽然身后传来招呼:“进来嘛,一起吃饭。”忙回头,一位老者端着饭碗在院里朝我招手,屋里两位应该是婆媳俩的也点头笑着。一瞬间我没反应过来,赶紧自我介绍。他们好像并不感兴趣我从哪来,干什么的,只管邀我同吃……后来,还是推辞了。老人家已经知道我从徽州来,说:“哦,我们老家来的。”依然平和地微笑,并没有因这层关系加倍热情。
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明显地感觉到屯堡人的独特气质:他们的热情来得自然,毫不做作,大大方方的笑容背后,洋溢着一种温暖的信任。时间稍长,我明白了这种对人的坦然信任,源于他们自古以来的强烈自信,或者说是一种优越感。
当年的征南部队平定云贵靠的不仅仅是武力,先进的大汉民族的身份背景让他们一直保持着坚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靠着这份强烈的自尊,他们才能在险峻的环境中生存壮大,并且把祖先的文化代代传延,包括习俗、礼节以及日常的服饰等等。如今,在安顺的城里和乡间,时常可见明朝打扮的妇女谈笑走过,令西服洋装的我们称赏之余,隐隐然自惭形秽。
贵州屯堡经济并不发达,但是他们的村寨整洁有序,人人精神焕发,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最近那里也在开发旅游,干劲很足。我祝愿可爱的屯堡人在迎接八方宾客的时候,坦荡依然,自信依然,精彩依然。



贵州发现最后的明代古村 六百年与世隔绝的生活

近日,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专家专程前往距离贵阳75公里、黄果树60公里的安顺市附近进行实地考察。专家发现,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屯内采取八阵图结构布局,建筑多为军事需要考虑
屯堡的民居结构十分有特点,基本上采用小青瓦、白粉墙。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鲍世行教授告诉记者,虽然屯堡依然沿袭着汉族人从江淮地区带来的徽派建筑风格,但是也只是内室采用了木制结构,并且建筑平面多为合院式,采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而外面为了抵御外侵,选用的都是厚重的石头作为房屋的墙壁。以鲍屯为例,鲍屯内的街道狭窄,曲折多变,并且按八阵图布置,敌人进来就像进了迷魂阵,这里的房屋屋顶非常平缓,上面像鱼鳞一样错落地布满石片,各家的屋顶相连,平时居民可以很轻松地在各家的屋顶上走动。这样一旦有外敌入侵不但可以让居民迅速爬上屋顶,并能行动自如,而且屋顶上的石片扔出去就是很厉害的武器。除此以外,屯堡地区民房的门都很低,这和传统的徽派建筑的高大房门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型的武器搬运进屋。专家说,屯堡的建筑处处都为军事上的需要做了考虑,这些设计构成了屯内多层次的防卫体系。



贵州发现最后的明代古村 六百年与世隔绝的生活 (2)

2006年09月08日09:03  当地人至今仍然穿着明代服饰

记者注意到,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非常特别,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据当地的老人讲,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唐以后,中国社会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子缠足曾被视为一种美与德的象征,而屯堡的妇女是不缠足的,据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以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家属缝衣做鞋。屯堡妇女说到自己为何不缠足时总会说:“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虽然不裹脚,但是屯堡的妇女都有一双非常别致的绣花鞋,这种鞋只有屯堡的人才会做。鲍教授说,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上面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屯堡的女人不论去哪儿,就连在田中劳作都会穿着这样的鞋。
此外,屯堡妇女的发型也非常的特别,俗称“两耳盖发”。它是将一绺头发从耳下梳过,结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在后脑勺上盘成碗口大小的发髻。已婚的妇女还要在头上带一块白手帕。鲍教授告诉记者,每个朝代的更迭,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改服易冠。清朝时期,清政府宣扬“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时,汉人都要改变自己的发型,选用清朝的发式,否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屯堡地区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依然能把明朝的服饰和发式保留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研究屯堡的汉服对于我们现在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屯堡人的服饰可以让我们穿越历史看到最古老的汉族服饰,这也许在世界上是最后一块完整的保留汉族服饰文化的地方了。
最古老的地戏,可能是京剧的根源
自徽班进京,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国粹京剧,人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京剧的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在屯堡,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戴着面具表演的传统地戏,这里的地戏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的武戏。鲍教授说,根据戏剧专家的分析,它是戏剧活化石———傩的遗存,也有可能就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傩在古代盛行于官方,为“国傩”,又流行于民间叫“乡傩”,对照屯堡的地戏表演能发现不少汉魏遗风。唐宋以后这种地戏更富有表演性,并从中原流传到江南。在明代初年,跟随军队的迁移从徽州带到了屯堡。因此它可以说是徽剧最早的形态,在屯堡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保存了下来,也可以说是京剧的根源。(孙燕燕)



分享按钮>>晏姓历史人物系列介绍—————晏日启
>>晏姓历史人物系列介绍—————晏仲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