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网新闻】任氏家书:百年流传一瞥惊鸿(组图)
- 中华任氏网 2014年4月1日 重庆晨报
上周四在重庆晨报“城与人”专栏里,编著《任鸿隽 陈衡哲家书》的任氏侄孙任尔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任氏家族两代人跟今年100岁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缘份和交情;今天,我们来说说任氏家书的故事,看看落款为“任鸿隽”、“陈衡哲”的那些或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最惊艳的百年家书,怎样历经沧桑,流传到今天这个已经淘汰了家书的时代。
花花纸纸
小时候,家里的那些信,在任尔宁眼中,不过是一些贴着花花绿绿邮票的字纸。“我从小喜欢集邮,对花花纸纸很感兴趣。家书信封上贴的花花绿绿的邮票,日本、美国、清代的大龙和小龙邮票,中外都有,是我的最爱,家书的内容,倒没在意。”
幸运的是,多次来任家抄家的人,跟小小的尔宁一样,对这些家书也没在意。
当时这些家书散放于江北任家花园、两路口新村任家几处房子的抽屉里面,从1950年代开始,抄家的一来就是几十个,筷子和碗都要抄走,有一张任尔宁父亲任百鹏和冯玉祥的大照片,被当成是“资本家和军阀勾结”的铁证,也被抄走。
家书没被抄走,但都被翻出来扔得满地都是,他们不识货,把它当成烂纸如粪土。“我喜欢花花绿绿的纸屑,因为当时花花绿绿的纸太少了。他们走了后,我就像捡垃圾一样,楼上楼下,前院后院,去把那些花花绿绿的纸一张一张地捡回来。”
但1960年代的红卫兵一来,这些家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当时只有《毛泽东选集》、《欧阳海之歌》这样的书可以看,要是有人看见孙中山临时总统府信封和印有‘总统府’字样的家书,你就说不清楚了。于是,这些家书就只好东躲西藏。曾先后在渝中区13次搬家的任尔宁,每次搬家首先想的就是,怎样把那些非常危险的花花纸纸藏好。
手风琴
最惊险的一次,1967年,任氏家书那些花花纸纸,被当时还是川油司(四川石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手风琴手的任尔宁灵机一动,藏在了家里的手风琴琴箱里。
十几天后,当他从川南巡演回到重庆,发现他离家后的又一次抄家,把他那个宝贝手风琴琴箱也抄走了。他心急如焚,叮叮咚咚跑到七星岗若瑟堂“抄家办”找到他们的头儿理论:“我们春节后就要上北京演出,况且手风琴不属于封、资、修的物品,它是1958年重庆乐器厂生产的,是我参加石油会战工作后才买的。”
但那个头儿随便他怎么说,就是不理他。“我口水都说干了,也说累了,只好静静地,固执地呆坐在他对面的长条木椅上。到了中午,那个头头也许是忽然恻隐心生,让我自己钻到仓库里面去找。他说:“你是第一个破例跑起来把东西要回去的人,要不是你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又是一个光荣的石油工人,我才不放你进去找呢。”
当时全国都在宣传川南气田32111钻进队的英雄事迹,托32111钻进队的福,也是石油工人的任尔宁,终于在若瑟堂内堆积如山的抄家物资中,找回了红卫兵还没来得及打开的手风琴箱。
总统府用笺
藏在手风琴箱里的那些家书,有的是写在孙中山总统府用笺上。
1912年2月5日,为孙中山草拟了《告前方将士书》、《咨参议院文》、《祭明孝陵文》之后,26岁的任鸿隽才得以有暇铺开一张总统府用笺,写他的家书,从“南京总统府秘书处”寄给“重庆千厮门镇江寺前水道警务处”大哥任鸿熙:
“隽自到东后,即投身革命党中,幸赖同胞奔走之劳,得有今日。隽虽归国,诚不敢独偷安逸,遽作归计,故复自汉返沪,适值各省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先生因约隽到宁(南京),为司秘书,刀笔鞅掌(事务繁杂)。瞬过一月,不及作书告家,至为歉也。季弟(老四任鸿年)近为蜀军书记,不久当与蜀军同归,隽则一时尚难托身。但俟和议告成,南北两政为合并时,或可遂吾归家之愿耳。通信可寄‘南京大总统府秘书处’,或‘上海东百老汇一百三十四号蜀军交通部事务所转交’,亦无不可。”
这种鲜衣怒马的民国青春,显然也感染了多年以后身体好得连一个感冒都很少得的26岁的任尔宁。“青年以后,慢慢在意家书的内容了,从无心的收藏到有心的保存,感觉家书是重要的史料。当时没有什么书看,家书就是我最真实最感人的历史书。”
任氏家书跟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相比,远远超出了家书的范畴。哥几个纵谈天下,“很少谈家事琐事,没得扯皮割裂,筋筋绊绊的事情,一封五六页信纸的家书,家事往往最后才提几句或一笔带过,他们心头都装着一个国家。”
薛涛笺
把家书写在孙中山总统府用笺上的那个人,他寄给重庆亲人的家书,有时是写在传说中的薛涛笺上。
台湾那边的大文人董桥在其随笔《珍惜家书》中说,杨绛先生给他写信提起《任鸿隽、陈衡哲家书》,他一看,觉得真是一本很好看的书,难怪杨先生多次问他买到了没有。全书十三章,每章都穿插家书原件彩色图版和黑白老照片,根据家书释文和时代背景细说任家故事的各章文字,都由杨绛昵称为“宁宁”的任尔宁执笔,淡笔陈述,句句充实,文字清爽,难得极了。董桥写到:
“读《家书》我最欣赏的是任鸿隽和陈衡哲的毛笔字,秀外慧中,俊帅里见刚毅,见风骨,见家教,看完再看百看不厌。杨先生说我喜欢集藏信笺,书上扫描的孙文临时政府总统府用笺我一定没见过。是没见过。可贵的其实还有任鸿隽初到美国写的那封信,竟然写在稀世的“薛涛笺”上,薄如蝉翼、艳似桃花,蛛网暗纹历历可辨,不谙书艺的人谁敢在这样的笺纸上落墨?还有清秘阁信笺、涵芬楼制笺、北平花笺。”
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一手操持的著名藏书楼,后被日机炸毁。商务印书馆的人在出版任氏家书时,看到曾任商务编辑的任鸿隽家书的涵芬楼制笺,很惊奇,因为他们也没见过;曾首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的任鸿隽,家书用过的“上海图书馆用笺”,上海现在也没有了,还专门复印了去。
大哥任鸿熙和二哥任洪泽的家书分别写在“彭水县行政公署用笺”和“渝简马路璧山县分局用笺”上。“渝简马路就是最早的成渝公路,当时只修到简阳,前面有大山,不好修,所以就叫渝简马路”。
任氏兄弟把家书写在从中央到市县的公用信笺上,写在从外国明信片到古色古香的薛涛笺这种私家信纸上,可以看出一部民国史和中国邮政史。任尔宁指着家书里一张“国务院用笺”,说,“这是中国共和以来的第一个内阁。这个从总统府寄出来的实寄封很少见吧,因为这个总统府只存在了三个月时间。”
任氏家书
100多件珍贵的的家书和老照片,商务印书馆出书时在北京制版厂制版,大的文件扫描要半小时,每页制版费就达1000元,这还是优惠价。任尔宁守了三天,看着这些他从小担惊受怕冒着生命危险保藏下来的“花花纸纸”,终于得见天日,他松了一口大气。
从1980年代开始,他就想理出一根具有历史感的线索,把这些零碎的家书串起来,从家族的角度看近代史,可以折射出更多的历史真相。最早他想从1840年任家从浙江移民写起,但篇幅太长,最后就从1907年夏天21岁的任鸿隽回浙江老家寻根的家书写起。20多年来,他零零散散前后写了几十万字,原稿19章,出版时选用了13章。这便是《任鸿隽、陈衡哲家书》。
“历史上的一些大事情,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会,如果参会的某个人第二天给家人写信说,兄弟我昨天开了一个会,那么,重要的史料就有了。”从报上看到有的历史大事件史料奇缺,爱写家书的任氏家族第四代传人任尔宁有些遗憾地说。这就是任氏家书的故事,虽然是家书,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国家的故事。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马拉
图/被访者提供
上周四在重庆晨报“城与人”专栏里,编著《任鸿隽 陈衡哲家书》的任氏侄孙任尔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任氏家族两代人跟今年100岁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缘份和交情;今天,我们来说说任氏家书的故事,看看落款为“任鸿隽”、“陈衡哲”的那些或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最惊艳的百年家书,怎样历经沧桑,流传到今天这个已经淘汰了家书的时代。
花花纸纸
小时候,家里的那些信,在任尔宁眼中,不过是一些贴着花花绿绿邮票的字纸。“我从小喜欢集邮,对花花纸纸很感兴趣。家书信封上贴的花花绿绿的邮票,日本、美国、清代的大龙和小龙邮票,中外都有,是我的最爱,家书的内容,倒没在意。”
幸运的是,多次来任家抄家的人,跟小小的尔宁一样,对这些家书也没在意。
当时这些家书散放于江北任家花园、两路口新村任家几处房子的抽屉里面,从1950年代开始,抄家的一来就是几十个,筷子和碗都要抄走,有一张任尔宁父亲任百鹏和冯玉祥的大照片,被当成是“资本家和军阀勾结”的铁证,也被抄走。
家书没被抄走,但都被翻出来扔得满地都是,他们不识货,把它当成烂纸如粪土。“我喜欢花花绿绿的纸屑,因为当时花花绿绿的纸太少了。他们走了后,我就像捡垃圾一样,楼上楼下,前院后院,去把那些花花绿绿的纸一张一张地捡回来。”
但1960年代的红卫兵一来,这些家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当时只有《毛泽东选集》、《欧阳海之歌》这样的书可以看,要是有人看见孙中山临时总统府信封和印有‘总统府’字样的家书,你就说不清楚了。于是,这些家书就只好东躲西藏。曾先后在渝中区13次搬家的任尔宁,每次搬家首先想的就是,怎样把那些非常危险的花花纸纸藏好。
手风琴
最惊险的一次,1967年,任氏家书那些花花纸纸,被当时还是川油司(四川石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手风琴手的任尔宁灵机一动,藏在了家里的手风琴琴箱里。
十几天后,当他从川南巡演回到重庆,发现他离家后的又一次抄家,把他那个宝贝手风琴琴箱也抄走了。他心急如焚,叮叮咚咚跑到七星岗若瑟堂“抄家办”找到他们的头儿理论:“我们春节后就要上北京演出,况且手风琴不属于封、资、修的物品,它是1958年重庆乐器厂生产的,是我参加石油会战工作后才买的。”
但那个头儿随便他怎么说,就是不理他。“我口水都说干了,也说累了,只好静静地,固执地呆坐在他对面的长条木椅上。到了中午,那个头头也许是忽然恻隐心生,让我自己钻到仓库里面去找。他说:“你是第一个破例跑起来把东西要回去的人,要不是你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又是一个光荣的石油工人,我才不放你进去找呢。”
当时全国都在宣传川南气田32111钻进队的英雄事迹,托32111钻进队的福,也是石油工人的任尔宁,终于在若瑟堂内堆积如山的抄家物资中,找回了红卫兵还没来得及打开的手风琴箱。
总统府用笺
藏在手风琴箱里的那些家书,有的是写在孙中山总统府用笺上。
1912年2月5日,为孙中山草拟了《告前方将士书》、《咨参议院文》、《祭明孝陵文》之后,26岁的任鸿隽才得以有暇铺开一张总统府用笺,写他的家书,从“南京总统府秘书处”寄给“重庆千厮门镇江寺前水道警务处”大哥任鸿熙:
“隽自到东后,即投身革命党中,幸赖同胞奔走之劳,得有今日。隽虽归国,诚不敢独偷安逸,遽作归计,故复自汉返沪,适值各省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先生因约隽到宁(南京),为司秘书,刀笔鞅掌(事务繁杂)。瞬过一月,不及作书告家,至为歉也。季弟(老四任鸿年)近为蜀军书记,不久当与蜀军同归,隽则一时尚难托身。但俟和议告成,南北两政为合并时,或可遂吾归家之愿耳。通信可寄‘南京大总统府秘书处’,或‘上海东百老汇一百三十四号蜀军交通部事务所转交’,亦无不可。”
这种鲜衣怒马的民国青春,显然也感染了多年以后身体好得连一个感冒都很少得的26岁的任尔宁。“青年以后,慢慢在意家书的内容了,从无心的收藏到有心的保存,感觉家书是重要的史料。当时没有什么书看,家书就是我最真实最感人的历史书。”
任氏家书跟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相比,远远超出了家书的范畴。哥几个纵谈天下,“很少谈家事琐事,没得扯皮割裂,筋筋绊绊的事情,一封五六页信纸的家书,家事往往最后才提几句或一笔带过,他们心头都装着一个国家。”
薛涛笺
把家书写在孙中山总统府用笺上的那个人,他寄给重庆亲人的家书,有时是写在传说中的薛涛笺上。
台湾那边的大文人董桥在其随笔《珍惜家书》中说,杨绛先生给他写信提起《任鸿隽、陈衡哲家书》,他一看,觉得真是一本很好看的书,难怪杨先生多次问他买到了没有。全书十三章,每章都穿插家书原件彩色图版和黑白老照片,根据家书释文和时代背景细说任家故事的各章文字,都由杨绛昵称为“宁宁”的任尔宁执笔,淡笔陈述,句句充实,文字清爽,难得极了。董桥写到:
“读《家书》我最欣赏的是任鸿隽和陈衡哲的毛笔字,秀外慧中,俊帅里见刚毅,见风骨,见家教,看完再看百看不厌。杨先生说我喜欢集藏信笺,书上扫描的孙文临时政府总统府用笺我一定没见过。是没见过。可贵的其实还有任鸿隽初到美国写的那封信,竟然写在稀世的“薛涛笺”上,薄如蝉翼、艳似桃花,蛛网暗纹历历可辨,不谙书艺的人谁敢在这样的笺纸上落墨?还有清秘阁信笺、涵芬楼制笺、北平花笺。”
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一手操持的著名藏书楼,后被日机炸毁。商务印书馆的人在出版任氏家书时,看到曾任商务编辑的任鸿隽家书的涵芬楼制笺,很惊奇,因为他们也没见过;曾首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的任鸿隽,家书用过的“上海图书馆用笺”,上海现在也没有了,还专门复印了去。
大哥任鸿熙和二哥任洪泽的家书分别写在“彭水县行政公署用笺”和“渝简马路璧山县分局用笺”上。“渝简马路就是最早的成渝公路,当时只修到简阳,前面有大山,不好修,所以就叫渝简马路”。
任氏兄弟把家书写在从中央到市县的公用信笺上,写在从外国明信片到古色古香的薛涛笺这种私家信纸上,可以看出一部民国史和中国邮政史。任尔宁指着家书里一张“国务院用笺”,说,“这是中国共和以来的第一个内阁。这个从总统府寄出来的实寄封很少见吧,因为这个总统府只存在了三个月时间。”
任氏家书
100多件珍贵的的家书和老照片,商务印书馆出书时在北京制版厂制版,大的文件扫描要半小时,每页制版费就达1000元,这还是优惠价。任尔宁守了三天,看着这些他从小担惊受怕冒着生命危险保藏下来的“花花纸纸”,终于得见天日,他松了一口大气。
从1980年代开始,他就想理出一根具有历史感的线索,把这些零碎的家书串起来,从家族的角度看近代史,可以折射出更多的历史真相。最早他想从1840年任家从浙江移民写起,但篇幅太长,最后就从1907年夏天21岁的任鸿隽回浙江老家寻根的家书写起。20多年来,他零零散散前后写了几十万字,原稿19章,出版时选用了13章。这便是《任鸿隽、陈衡哲家书》。
“历史上的一些大事情,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会,如果参会的某个人第二天给家人写信说,兄弟我昨天开了一个会,那么,重要的史料就有了。”从报上看到有的历史大事件史料奇缺,爱写家书的任氏家族第四代传人任尔宁有些遗憾地说。这就是任氏家书的故事,虽然是家书,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国家的故事。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马拉
图/被访者提供
分享按钮>>【任氏网新闻】广饶雷埠《任氏宗谱》付梓 跨越90年再度寻根续谱
>>【任氏网新闻】任法融会长为任氏宗谱题写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