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俞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俞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俞氏通论-俞氏宗流-明派鄞州俞氏 已阅:2363 / 回复:0(楼主)

明派鄞州俞氏
原在河北省河间郡,东晋末年(317-322),时任征西大将军的俞纵,跟随晋元帝来到新安。传宗接代到了俞昱,由新安迁到杭州。其子三人,分别居住在杭州、越州和湖州。唐睦州刺史俞稠的第三子俞玗(862-934)的后代。俞玗嗣裔一支是俞鼎,宋朝咸平年间(988-1003)他任官一方,由吴兴的蠡山(今德清)迁至鄞县,定居在今俞家。俞鼎应是鄞州俞氏的始祖。公元988-1003年,应是开宗的年份。
他的后裔分居象山、梅墟等地。俞鼎的孙子,镇江府金坛县主簿,三世俞褒迁到梅墟俞家,后裔分居镇海俞万和东吴俞家。他的后裔又分居象山、梅墟等地。俞鼎的孙子,镇江府金坛县主簿三世俞褒迁到梅墟俞家,后裔分居镇海俞万和东吴俞家。俞山寿携其弟俞山静迁到塘岙(今东钱湖镇俞塘村),世称大嵩公。
到了明朝,俞鼎的一支后裔俞勤又从梅墟俞家迁到东吴镇,后裔有迁居到杭州的。俞姓在明朝的迁移较活跃:俞山寿偕弟俞山静自洋山岙迁到韩岭俞家塘岙,世称大嵩公。俞积功偕弟俞积德自俞家塘迁居白岩头村;俞继杠自梅岭俞家山迁居下宅俞家;山东濮州知州俞文宸自台州迁居姜山张俞,后裔迁居到定海六横、紫薇岙及鄞州横溪,清光绪进士俞廷熙是他的后裔。
自俞鼎开始定居鄞州起,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越时千余载,俞氏族中名人辈出,计中进士18名,举人17名。《甬上望族表》列俞氏第三代世祖俞伟为一望,久享“桂林十代人间少”之美誉。今俞家人每遇婚娶吉庆,必书“河间枝叶千年载,桂院诗书百里香”之名对,以示对先祖的缅怀。
在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倭寇侵犯沿海,鄞县首当其冲,屡遭烽烟之苦, 不得已由俞承岐率领本门族人,迁往江苏淮安府山阳县石塘乡(淮安楚州区石塘镇)。嘉靖四十四(1565)年,承岐公又由石塘迁桃园县之崇河乡,(今泗阳县县城)生三子俞思聪、俞思恭、俞思敬。堂号为:古琴堂 后裔分衍至江苏淮安、泗阳、六合、南京、扬州、河南南阳、新疆阿克苏、北京、安徽来安县等地
目前鄞州约有俞姓16000人,横溪镇俞姓人数最多,约有2200人。鄞州共有21个村以俞为第一姓,俞姓百人以上的村有31个,前五名依次为:东钱湖俞塘村、姜山俞家埭村、古林俞家村、东吴南村和横溪中街村。

作者:知俞先生 (2007/7/31 11:36:3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俞氏论坛  执行时间:58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俞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