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俞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俞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俞氏通论-俞氏四大古建筑群-武义俞源村明建筑群
已阅:2203 / 回复:0(楼主)
武义俞源村明建筑群
武义俞源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南宋,明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至清乾隆、道光时期再度兴盛。至今保存明代建筑12处,清代建筑44处,民国建筑82处。全村古建筑分上宅、下宅和前宅三大片,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俞源村建筑群类型有宗祠、宗庙、店铺、古墓、桥梁、私塾、书馆、戏台、花厅、民居等。
武义俞氏宗祠初建于明代洪武七年的,明嘉庆44年(1565)开工,三年后隆庆元年(1567)竣工。清乾隆年间(1756)重修。宗祠为三进二院,共五十一间,古朴典雅,开阔明亮,占地2400平方米。后在战乱中被焚毁。清隆庆元年重建,祠堂前后左右各六大厅、二小厅,共51间,占地3176平方米。宰相严讷还特赠送“壬林堂”大匾一块。
俞源村的太极星象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村口设一占地达8公顷的巨型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融合,是古生态文化的经典遗存。相传为俞涞的同学、明代国师刘伯温设计。刘伯温好堪舆之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同时,村庄建筑按星象、八卦布局设计。村周11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12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正好位于其星斗内。是古生态“天人合一”的经典遗存。
始建于南宋的洞主庙,是远近闻名的圆梦胜地。建于清道光年间的“精深楼”,此屋有九重门,层层设门以防盗,其中第七道门还设下暗道机关。在现存宗祠原址,原先曾建有一座二进十六间的俞涞祠,时称“孝思庵”,是洪武七年(1374)俞涞四个儿子所建,被誉为“处州第一祠”。祠内雕花戏台,有“金华八县第一台“美称。建筑精致以“声远堂”为胜。这是一座大花厅,共92间,前厅为康熙二年(1663)俞继昌所建。地梁全用砖雕,大门墙头砖雕镌有“丕整家声”四个大字。家住金华苏孟村的乡贡苏伯衡,据传是苏东坡的后裔,特为俞涞祠作《孝思庵记》,记述俞家世业诗书积善行义后代当不忘祖训。从“仁本堂”、“父子柱史”到“经学毓仁贤文才堪益世;宦门熏德范福寿可宜容”,都体现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这一套宗法文化传统,和整个建筑溶为一体,俞氏民居建筑讲究实用,结构科学合理,装饰典雅优美。经几代人的辛劳和努力,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相互协调的古建筑群落。主体是明建筑。
作者:知俞先生 (2007/7/31 10:57:3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5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俞氏论坛
执行时间:500.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俞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