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中华苏氏网 2009-5-30 21:07:29 网络
苏辙 (1039—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苏轼弟。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 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他上书神宗,以为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朝廷不准,受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1085),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 祐四年(1089)任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晋升为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至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在颍川(今河南许昌)定居,过着田园隐逸生活,筑室取名“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不与人交往,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卒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苏辙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嫁》等到反映现实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
卒于徽宗政和二年(112),享年七十四岁,有苏迟、苏适、苏逊三个儿子。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栾城应绍集》十二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分享按钮